浅谈粮桑混作地区秋蚕农药中毒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_农林学论文二十篇

时间:2023-08-31 14:03:54 | 作者:无名

浅谈粮桑混作地区秋蚕农药中毒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_农林学论文二十篇

【医药论文】导语,眼前欣赏的这篇共有57812文字,由时渊方专心整理,发布到美文档!荆芥(学名:Nepeta cataria L.),是唇形科、荆芥属多年生植物。茎坚强,基部木质化,多分枝,高40-150厘米,基部近四棱形,上部钝四棱形,具浅槽,被白色短柔毛。浅谈粮桑混作地区秋蚕农药中毒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_农林学论文二十篇要是你对此篇文章有更多的感触,可以和大家一起探讨!

第一篇 浅谈粮桑混作地区秋蚕农药中毒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_农林学论文

1中毒种类与症状

(1)有机磷中毒。常用的有机磷农药有敌百虫、敌敌畏、辛硫磷、甲胺磷、乙酰甲胺磷、乐果、久效磷、毒死蜱等,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蚕儿中毒后,停止食桑,大量吐水,头胸钩起,胸部膨大,尾角上翘,很快倒卧死亡,死后前半身环节膨大伸长,后半身环节皱缩,有脱肛现象。

(2)有机氮中毒。常用的有机氮农药有杀虫脒、杀虫双等[1]。杀虫脒中毒主要表现为拒食、乱爬、吐浮丝,最后饥饿而死。杀虫双中毒后呈麻痹瘫痪症状,静伏蚕座,不食桑、不摇摆、不吐水、不变色,背脉管仍有搏动,逐渐死亡。轻度中毒则表现为不脱皮、半脱皮或脱皮出血、不结茧等。

(3)菊酯类中毒。菊酯类农药主要有速灭杀丁、敌杀死、氯氰菊酯等。蚕食下农药污染过的桑叶后吐水,足部失去把持力,翻身打滚,蚕体向背面、腹面弯曲呈螺旋形,最后大量吐水、脱肛、弯曲而死。

(4)沙蚕毒素类农药中毒。wwW.meiword.COM沙蚕毒素类农药主要有稻虫清、杀虫单、稻福、病虫清等。其中毒症状主要为:各龄蚕眠起时向蚕座四周爬动,盛食期行动呆滞、缓慢,体色灰白,蚕体逐步软化,体壁缺乏弹性,头胸部突出,少量吐水直至死亡。轻微中毒的蚕儿虽能食桑,但食欲减退,体色转变慢,不活泼,龄期延长,虽能上簇,但蚕附着力差,易跌落,易结薄皮茧。

2发生原因

(1)稻田治虫用药污染桑叶,导致蚕儿中毒。这是引起秋季蚕儿中毒的最主要原因,目前苏南地区水稻上普遍使用有机氮、沙蚕毒素类农药,如杀虫脒、杀虫双、杀虫单、杀螟丹以及含有这些成分的复配新农药,如虫杀手、杀螟宝、稻福、螟克清等。由于该类农药对多种水稻害虫有良好的防治效果,而且对人畜低毒。因此,深受粮农欢迎[2]。但是该类农药是根据软体动物沙蚕体内的毒素人工合成的仿生农药,它们具有胃毒、触杀、熏蒸作用,残毒期长,对蚕儿生长危害极大。当蚕儿食下该类农药的药量极微时,食桑并无明显异常,但上簇后却不能吐丝结茧,最终成为“肉蚕”而死亡。稻田农药通常是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污染桑叶:①相邻的桑田与稻田不是同一农户,喷药时不考虑相邻桑田的安全。②桑田治虫误取有毒水源。农户桑田治虫时为了取水方便,往往从渠道里取水,而这些水恰是稻田里流出来的农药污染水。③稻田治虫与桑田治虫的药水桶混用,致使农药喷到桑树上。④稻田里的有毒水流入桑田,被桑根吸收污染桑叶[1]。

(2)蚕室附近稻田治虫时,未及时关闭蚕室门窗,通过空气造成蚕儿中毒。

(3)蚕农对各类农药的残毒期把握不准,桑田治虫时随意加大配药浓度,造成实际残毒期超过理论残毒期,给桑后引起蚕儿中毒。

(4)秋期蚊虫较多,蚕农室内使用灭害灵等菊酯类除虫剂或蚊香。

(5)邻里之间因为其他纠纷,而恶意报复,对桑叶投毒。

3预防措施

(1)合理调整养蚕布局,避让水稻用药高峰。9月初,正值水稻破口用药高峰,要合理调整养蚕布局,避开水稻破口用药高峰,适当推迟发种,提高安全系数。

(2)蚕桑重点地区,牵头,禁止稻田使用沙蚕毒素类农药;对蚕桑非重点地区,在确保水稻高产的前提下,兼顾蚕农利益,对该类农药加以限制使用,每年使用不超过2次,而且最后一次使用应在收蚁前20 d结束,以延长药物降解时间,能够大大提高用桑安全性。

(3)制订乡规民约,规范施药方法。桑田周围200 m以内禁止弥雾机稻田施药,只能用人工喷雾,并要注意风向,尽可能减轻对桑叶的污染。

(4)加强技术培训,增强蚕农防范意识。①桑田治虫配备专用喷雾器,防止稻田有毒水流入桑田,治虫用水确保取用无毒水源。②让蚕农掌握桑田常用农药的施用浓度、残毒期、残效期,科学指导蚕农正确用药治虫,蚕药与稻田农药分开放置,防止混淆。③小蚕期不采田边、路边、稻田边桑叶,用叶做到先用田中间叶、后用四周叶,稻田附近桑园,应在大批用叶前进行试喂,在确认安全后,方可大批用叶。运放桑叶要用专用工具。④稻田大批治虫时,及时关闭蚕室门窗,防止有毒空气进入蚕室。饲养人员稻田刚治虫后,严禁进入蚕室,应洗澡、洗头、换衣,手用肥皂多次清洗后,方可进入蚕室。⑤蚕室内禁用除虫剂、蚊香等菊酯类药剂,堆放过农药的房屋不能作为蚕室养蚕。

4抢救措施

蚕儿中毒后应根据其表现症状,确定何类农药中毒,及时查明毒源,打开门窗,通风换气,同时根据不同毒源采用药物救治,具体措施如下:

(下转第342页)

(上接第337页)

(1)有机磷类农药急性中毒后,立即重撒一层新鲜石灰粉,加网隔离,网上添食硫酸阿托品(每支加水0.5 kg)桑叶,30 min后抬网[4]。网下面中毒较重的拾出后用清水(或浓茶水)清洗,再用硫酸阿托品添食,并放置室外空气流通处,让其复苏。

(2)菊酯类农药中毒后,将蚕拾出来放在1%~3%新鲜石灰水溶液中反复淘洗1 min,取出后喂新鲜无毒桑叶。

(3)有机氮、沙蚕毒素类农药慢性中毒后,蚕儿神经受到麻痹,活力减弱,应及时多次添食、体喷盐酸肾上腺激素(1支加清水0.5 kg),以提高其兴奋度,增强蚕儿活动力,增加食桑量。

(4)蚕儿中毒后体质虚弱,易感病,要精心饲育,蚕头稀放,良桑饱食,适当添食蔗糖水,以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

5参考文献

[1] 钱祥明,李雪勤.沙蚕毒素类农药危害养蚕的途径[j].江苏蚕业,2000,22(2):22-23..

[2] 陆建明,杨军.秋蚕防治农药中毒的体会[j].蚕桑茶叶通讯,20xx(3):22.

[3] 汤传根.家蚕农药中毒症状及急救处理[j].农家致富顾问,1991(9):35-36.

[4] 黄应琴.家蚕农药中毒症状与急救措施[j].上海农业科技,20xx(4):69.

第二篇 中草药在鲍鱼养殖防病中的应用_农林学论文

前言:随着现代集约化和规模化水产养殖业的发展,鲍鱼养殖也有了迅速的发展。但是在养殖过程中疾病暴发比较严重,长期使用抗生素和其它化学药物来进行防治,容易引起环境污染也会影响鲍鱼的肉质。因此,在养殖过程中,对水体消毒和在饲料中用中草药来改善养殖生态环境,控制病原微生物和提高鲍鱼的抗病能力,从而减少疾病的发生。上文库近年来,中草药制剂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并已创造了很好的经济效益,有望成为水产养殖病虫害防治的一种新方向,中草药资源种类丰富,易于栽培种植,无副作用、无污染、无残留、无公害特点,更具有不影响产品质量和不影响人们的健康。中草药与其它添加剂合用时不发生或很少发生配伍禁忌,细菌对其不产生抗药性。有些中草药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调整机体生理机能、促进水产动物的生长、提高饲料利用率并能提高养殖产量。

1 常见鲍鱼疾病的症状及危害

1.1 皱纹盘鲍脓胞病

由河弧菌的感染所致。症状为足肌上有1-10个微微隆起的白色脓疱。高温季节病情加重,短时间内即行破裂,破裂脓疱流出大量白色脓液,镜检发现有活动能力的杆状细菌,并留下0.2-0.5厘米不等大的深孔,使其足部肌肉呈现不同程度的溃烂;此时病鲍的附着能力差或者完全不能附着,只要感染3-5厘米的皱纹盘鲍时,食欲明显下降,直至翻转死亡。

1.2 鲍的溃疡病

由溶澡弧菌感染引起。水中病原菌通过鲍的上皮组织进入体内,进而侵入血窦和神经鞘周围。wWW.meiword.coM病状为足、外套膜水肿及其出现大小不一的溃疡;足部、触手、松弛;内脏团和足部萎缩,不能翻转直至死亡。春末夏初为发病高峰期,感染3-5厘米的杂色鲍,死亡率可达60%,是我国目前流行较广的疾病之一。

1.3 破腹病:由弧菌引起的

病鲍分泌黏液增多,外套膜与鲍壳连接处变为褐色并易分离,严重时外套膜多在内脏角状体处破裂、内脏、上下足肌肉变软、最后腐烂致死。

1.4 肿胀病

拨开病鲍上下足可见外套腔内液体增多、呈淡红色、并产生气泡,内脏团锥体肿大、突出外壳、鲍附着力下降,活动迟缓直至死亡。有的是由于水质污染,食物变质引起的一种消化系统疾病,该病发病突然,死亡率很高、而且快。

2 常用中草药作用简介

2.1 大黄功效

泻下;利尿;抗菌;镇痛、解热作用。

2.2 五倍子功效

收敛作用;抑菌作用;抗病毒作用。

2.3 黄连功效

抗病原微生物及寄生虫;抗毒;抗炎;解热、镇静作用。

2.4 黄柏功效

抗病原微生物;降压;另有抗毒、解热和抗炎作用。

2.5 甘草功效

解毒作用;抗炎及抗变态反应作用;另有增加粘膜和抑菌作用。

2.6 黄芪功效

抑菌作用;消炎作用。

2.7 鱼腥草功效

抗病原微生物;增强抗感染免疫作用。

2.8 丹皮功效

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作用;抗微生物作用。

2.9 当归功效

补血作用;镇静作用;抑菌作用;抗维生素e缺乏症作用。

2.10 板蓝根

增强巨吞噬细胞吞噬微生物的功能。

2.11 白芍

解痉;镇痛;抗惊厥;降压;解热及消炎抗溃疡作用。

3 中草药试验配方、用量及制备

3.1 配方与用量

(以下用量均为一个试验池子的用量)

a.配方:黄柏25g、甘草25g、五倍子25g、鱼腥草25g、丹皮25g、当归25g。(同样剂量每天两份)

b.配方:大黄25g、黄芪25g、黄连25g、板蓝根25g、白芍25g、甘草25g。(同样剂量每天两份)

c.配方:五倍子25g。

转贴于上文库  d.配方:板蓝根25g。

3.2 制备

3.2.1 汤药

分别将a和b配方的药切碎,分别放入各煎熬锅后、各加入3000ml淡水熬制一小时。(熬完后,包括药渣各自均匀分成两份。)

3.2.2 药饵

分别将a和b配方的药粉碎后,分别调制成药液与水产动物喜吃的饲料混合,制成适口的颗粒饵料。

3.2.3 药粉

分别将c和d配方的药,分别粉碎成细药粉。

4 试验方法

4.1 试验池塘

用多个形状相同、都是注排水的水泥池子,其中六个池子分别标好1-6号为试验池。每个池子的面积都是10m2、水的体积都是4000kg。其他不用中草药的养鲍鱼池塘作对照池。

4.2 鲍鱼放养数量

每个池子均放30000尾幼鲍。

4.3 试验方法

(试验用药周期均为一个月。)

(1)号试验池子用a配方汤药泼洒与伴料口服法,每天分别将制备好的汤药(包括药渣)均匀分成两份,上午9:00时将其中的一份汤药均匀泼洒入池中并停流水4小时、另一份汤药在下午17:00时拌入饵料投喂。

(2)号试验池子用b配方汤药,方法同1号池。

(3)号试验池子用a配方药饵口服法,每天下午17:00时投喂。

(4)号试验池子用b配方药饵,方法同3号池。

(5)号试验池子用c配方药粉口服法,每天下午17:00时在喂饵料之前投喂。

(6)号试验池子用d配方药粉口服法。方法同5号池。

5 试验结果

见表1。

上文库

6 讨论

通过一个月的实验观察,可得出以下结论:由于饲养期间平均水温在20℃,正是鲍鱼患病的流行温度。当时以脓包病为主,个别池子还夹杂着一些病毒性的疾病,鲍鱼患病和死亡率都较高。从对照池50%的成活率说明这一问题。从试验结果数据看出1、2号试验池汤药泼洒与伴料口服法的存活率明显高于对照池;3、4号试验池从存活率上看也好于对照池,得到了预期的效果;而用单一中草药的5、6号池的存活率上看效果并不十分明显。因此我们认为中草药在鲍鱼养殖上的应用是可以实施的,而且使用方法以多种中草药熬汁成汤药,以泼洒与伴料口服法为好。

转贴于上文库

第三篇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举办20xx年迎新春团拜会_农林学论文

玉兔欢上文库跃辞旧岁,祥龙腾飞迎新春。1月5日,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xx年迎新春团拜会在举行。学会在京、津、冀地区的常务理事、理事、团体会员单位负责人,在京分会,学会职能部门、杂志编辑部全体员工,以及中国科协有关部门、农业部畜牧业司、农业部兽医局、全国畜牧总站、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等科研院所、企业代表共220余人欢聚一堂,辞旧迎新,共庆龙年新春佳节。

中国科协副主席冯长根、纪委副书记孙铭、科学普及部副部长高勘,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名誉理事长吴常信、理事长陈焕春、常务副理事长阎汉平,副理事长于康震、陈伟生、才学鹏、时建忠、秦贞奎等出席团拜会。

陈焕春在致辞中并简要回顾了20xx年学会所取得的成绩和新一年的工作。他谈到,20xx年,学会在业务主管部门中国科协、农业部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为科技工作者服务”的工作定位,紧密联系畜牧兽医科技创新和畜牧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扎实开展学术交流、期刊编辑、科普宣传、咨询服务、建言献策、举荐人才等多项富有成效的工作和活动,取得了新的可喜成绩。20xx年是国家实施“十二五”规划的重要之年。在新的一年里,学会要继续把开展学术交流,提升学术活动质量水平,加强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推动畜牧兽医科技创新作为学会的基本任务,办好以“生态、环境与畜牧业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20xx年学术年会,办好第三届中国兽医临床大会,扎实做好20xx年第11届世界畜产大会和20xx年第25届世界家禽大会的各项筹备工作。WWW.meiword.coM抓好科普、办

转贴于上文库 刊、继续教育培训和建言献策工作。

冯长根、中上文库牧集团副总经理薛廷伍等代表业务主管部门、挂靠单位发表新春祝词,表达了对广大会员、广大畜牧兽医科技工作者、企业管理者的良好新春祝福!对学会所做的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对学会今后的发展壮大寄予厚望。

团拜会现场,张灯结彩,喜气洋洋,欢歌笑语,其乐融融。与会的老中青三代畜牧兽医科技工作者互贺新春,畅叙友谊,杯觥交错,气氛活跃。其间穿插的文艺节目和抽奖活动,博得大家的阵阵掌声,使新春团拜会达到! 转贴于上文库

第四篇 浅谈养鸡场如何科学使用药物_农林学论文

近年来,一些养鸡场在防控疾病过程中存在许多用药误区,这样不仅使鸡体产生耐药性,还会降低药效、增加用药成本、甚至延误用药时机,使疾病得不到有效控制,给生产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失。因此,养鸡生产中要做到科学用药、及时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发生。

一、制定不同生长阶段的用药制度

1. 育雏期。此期死淘率高,除管理因素外,多数是前期感染细菌类疾病所致,一般易感染的细菌有大肠杆菌、沙门氏菌、葡萄球菌、链球菌等,故雏鸡开口药应选用低毒、内服吸收好、广谱的抗菌素,如喹诺酮类、阿莫西林、头孢噻呋钠、丁胺卡那、强力霉素、氟苯尼考等。同时还应考虑雏鸡易感染慢性支气管炎,应在前期选用阿奇霉素、泰妙菌素、罗红霉素、泰乐菌素、林可霉素、恩诺沙星等。

2. 育成期。此阶段用药的目的是预防肠炎、组织滴虫及进行肠道的不断净化。一般情况下,每月预防用药1次,可选用甲硝唑、左旋咪唑,同时配合使用阿莫西林,以提高抗菌力。

3. 产蛋期。此阶段应慎重用药,避免使用影响产蛋率和蛋壳质量的药物,如磺胺类、抗球虫类药物。开产前如果发生过呼吸道疾病,可投喂一疗程药物,如丁胺卡那+强力霉素。此时还易发生输卵管炎、腹膜炎等疾病,可提前用头孢拉定、阿莫西林、四环素类、喹诺酮类进行预防。

二、慎用“肾毒类药物”

家禽泌尿系统具有先天性缺陷,没有膀胱,肾小球结构简单,对经肾排泄的药物尤其是“肾毒类药物”特别敏感,所以在选用这类药物时应引起注意。wwW.meiword.coM直接伤肾的药物有:①氨基糖苷类。即链霉素、新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核糖霉素等。②内酰胺类。即头孢噻呋钠、头孢拉定、头孢氨苄、头孢唑啉等。③多肽类。即多粘菌素等。④四环素类。⑤林可胺类。⑥磺胺类。间接伤肾的有甘露醇、右旋糖酐、双氢克尿噻、氯化铵等。

三、正确把握用药方法、时间、次数

1. 饮水和拌料是最常用的用药方法,因药物不同和疾病的严重程度不同,还应考虑喷雾和肌注等用药方法。采用喷雾治疗的疾病有:慢呼、病毒性呼吸道感染,不能采食和饮水的重症感染。常用于喷雾的药物有:利巴韦林、氨茶碱、麻黄碱、扑尔敏、克林霉素、阿奇霉素、单硫酸卡那霉素、氟苯尼考等,特别是用利巴韦林治疗病毒感染时,喷雾加药的效果是同剂量饮水加药的10倍,最佳雾滴直径为12~20微米。大肠杆菌性败血症、重症腹膜炎、重症菌毒感染等,可肌注给药。

2. 加药时间。胃肠道的生理环境,尤其是ph值的高低、饱腹状态、胃排空速率等影响内服药的吸收利用率,需空腹(喂料前1小时)使用,其药物有:阿莫西林、氨苄西林、头孢菌素、强力霉素、林可霉素、利福平、诺氟沙星、环丙沙星等。需喂料后2小时使用的药物:阿奇霉素、罗红霉素、右旋氧氟沙星等。需喂料时添加的药物:脂溶性维生素、红霉素等。需集中加药的,用磷酸钠治疗大肠杆菌败血症、腹膜炎时,可将2天用量于上午8时一次性投给,可提高药效,减轻撤停反应;用氨茶碱治疗支原体、传支、传喉所致呼吸困难时,可将2天用量于晚间20时一次性投给。此外,中药治疗肺部感染、支气管炎、心包炎、肝周炎,宜早晨喂料前一次性投给;治疗肠道疾病、腹膜炎、输卵管炎时宜晚间喂料后一次性给药。

3. 加药次数与间隔时间。浓度依赖型杀菌药物,用药效果主要取决于药物浓度而不是用药次数,每

转贴于上文库 日只需加药1次。抑菌药物的作用主要取决于必要的用药次数,可每日用药1次的药物:氨基糖苷类、强力霉素、氟苯尼考、阿奇霉素、琥乙红霉素、克林霉素、硫酸粘杆菌素、磺胺间甲氧嘧啶等;可每两日给药1次的药物:磷酸钠、氨茶碱等;其他药物多可每日两次用药。正确的加药间隔时间为12小时,如生产中因光照时间短不易做到,白天两次用药间隔时间最好在10小时以上,以确保药物的延续性。

四、加药剂量和疗程要准确

养殖者应选用质量可靠的药品,按说明书使用即可,如果不能确定说明书上的对水量,首次倍量后常规使用,不正规药品大剂量使用也无效。为达到用药效果,每日用药1次的对水量以日饮水量的30%为宜,每日用药两次的每次对水量以日饮水量的25%为宜。为使血药浓度达到峰值的时间缩短,最好限制药水饮用时间,以不超过1小时为宜,切忌将药物加入水中让鸡自由饮用。投药前需停水,冬季停2小时,夏季停1小时。

治疗疾病用药一般需要一定的疗程,1个疗程3~5天,有的用药两天见效就停药,易造成复发,而有的治疗两天不见效就开始换药也是不可取的。至于最佳停药时间,可根据病情轻重加以确定,一般情况下以表症解除后再用药2~3天为宜,对于重症疾病,在表症解除后需再用药3~5天。

五、正确选择药物

不同病原体造成的不同疾病或同一病原体所致的不同疾病,均应选择最佳药物进行治疗。①防治呼吸道疾病应选用阿奇霉素、替米考星、泰妙菌素、罗红霉素、泰乐菌素、林可霉素、强力霉素、恩诺沙星等。②防治消化道疾病可用头孢类、喹诺酮类、新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痢菌净、磺胺类等。大肠杆菌病全身感染选用头孢类,重症感染配合使用恩诺沙星或磷霉素钙。输卵管炎、腹膜炎可选用阿莫西林-舒巴坦钠,重症者配合使用左旋氧氟沙星;与厌氧菌混合感染加用甲硝唑;有需氧杆菌存在时加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还可用四环素类、头孢拉定、喹诺酮类。③防支原体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可用阿上文库奇霉素+强力霉素、罗红霉素+硫酸庆大小诺霉素、克林霉素+丁胺卡那。④病毒感染(多为混合感染)时:传支、传喉、传染性法氏囊、禽流感、新城疫选用利巴韦林;鸡痘选用西咪替丁;马立克、腺胃型传支与肿瘤性病毒选用金刚烷胺;建议蛋鸡用利巴韦林,肉鸡用金刚烷胺,或者都用西咪替丁。

六、注意配伍禁忌

治疗鸡疾病时多选用有协同和相加作用的药物,避免使用相互拮抗的药物。协同作用的有:头孢菌素类+磷霉素,半合成抗生素+多肽类,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林可胺类,磺胺类+磺胺增效剂,利福平+多肽类、氨基糖苷类。相加作用的有:丁胺卡那+庆大霉素,磺胺类+喹诺酮类,红霉素+泰乐菌素,磺胺类+磺胺类。相互拮抗的有:青霉素、头孢类、喹诺酮类与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 转贴于上文库

第五篇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期刊编辑学分会四届四次理事会会议纪要_农林学论文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期刊上文库编辑学分会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召开了四届四次理事会,来自全国各地的畜牧兽医期刊的社长、主编及部门负责人共70余人参加本次会议。中国畜牧瞥医学会副理事长兼阎汉平和黑龙江省畜牧兽医局副局长孙文志出席会议并讲话,分会副理事长冯艳秋代表分会致词,叶志刚主持开幕式,出席本次会议的还有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副理事长汪明、副孔平涛、黑龙江省畜牧兽医局胥天君处长,分会顾问、原理事长叶月皎和原副理事长李伟民。本次会议由黑龙江畜牧兽医杂志社承办,并得到了饲料博览杂志社的大力支持,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现纪要如下:

一、邀请黑龙江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李庚教授、博士做了题为“数字化时代,科技期刊的出路与发展“的主题报告,从我国科技期刊的现状、办刊理念、受众研究、发展方向四个方面,结合当前实际,从新闻传播学的角度。对数字化时代科技期刊的出路与发展阐述了一些新的观点和看法。

二、与会代表围绕“数字化时代,科技期刊的出路与发展”主题进行研讨,代表们普遍意识到网络对期刊的发展带来的影响,以及当前科技期刊面临的严峻形势,结合各自期刊的情况,谈了自己的体会,并与大家共同分享。

三、进行了优秀期刊、优秀主编、优秀编辑、发行创新奖和创新奖的评选。根据会员期刊的申报,通过秘书处资格审查并组织专家评分,经理事会审议,评选结果如下:

1、评选出第六届全国畜牧兽医优秀期刊一等奖24名,二等奖7名(以下排名不分先后)。wWW.meiword.coM

一等奖:动物营养学报、中国兽医学报、山东畜牧兽医、动物医学进展、经济动物学报、中国牧业通讯、福建畜牧兽医、中国兽药杂志、畜牧兽医学报、江西畜牧兽医、草业科学、中国畜牧兽医、贵州畜牧兽医、湖北畜牧兽医、现代畜牧兽医、粮食与饲料工业、畜牧与兽医、中国兽医科学、中国家禽、中国禽业导刊、畜牧兽医杂志、黑龙江畜牧兽医、饲料博览、中国乳业。

二等奖:畜牧市场、草食家畜、广西畜牧兽医、畜牧与饲料科学、乳业科学与技术、广东饲料、甘肃畜牧兽医。

2、评选出第三届全国畜牧兽医期刊发行创新奖和创新奖两个单项奖(以下排名不分先后)。

发行创新奖4名:中国牧业通讯、中国禽业导刊、中国家禽、四川畜牧兽医。

创新奖4名:中国兽药杂志、中国禽业导刊、中国家禽、中国乳业。

3、评选出第五届全国畜牧兽医期刊优秀主编20名(排名不分先后):分别是郝利忠(现代畜牧兽医)、李仁明(湖北畜牧兽医)、李利(中国畜牧兽医)、韩果方(贵州畜牧兽医)、陈盈盈(草业科学)、张彦明(动物医学进展)、邹剑敏(中国禽业导刊)、张学东(中国兽医学报)、戴有理(中国家禽、中国禽业导刊)、张文举(中困兽医科学)、刘永杰(畜牧与兽医)、吴荣富(中国家禽、中国禽业导刊)、韦平(广西畜牧兽医)、朱明文(中国兽药杂志)、朱清杰(今日畜牧兽医)、朱海虹(黑龙江畜牧兽医)、冯艳秋(中国乳业)、贺奋义(甘肃畜牧兽医)、皮宝安(养殖技术顾问)、焦宏(中国畜牧兽医报)。

4、评选出第七届全国畜牧兽医期刊优秀编辑49名(排名不分先后):分别是陈雯(畜牧与兽医)、黄明睿(畜牧与兽医)、吴开宝(畜牧与兽医)、吕玲(中国家禽)、许明(中国家禽)、李新(中国家禽)、刘向萍(中国家禽)、窦新红(中国禽业导刊)、顾华兵(中国禽业导刊)、王晓峰(中国禽业导刊)、程军波(中国禽业导刊)、钱勇(中国禽业导刊)、范梅华(中国禽业导刊)、蔡娟(中国禽业导刊)、陈连颐(中国禽业导刊)、胡弘博(中国兽医科学)、胡志敏(中国兽医科学)、彭春香(福建畜牧兽医)、张爱华(福建畜牧兽医)、彭蓉(四川畜牧兽医)、曾宪春(四川畜牧兽医)、鄢涛(四川畜牧兽医)、徐海鹰(四川畜牧兽医)、黄建文(动物医学进展)、陈芳(动物医学进展)、高集云(兽医导刊)、李桂军(北方牧业)、耿韶磊(中国牧业通讯)、焦景旭(山东畜牧兽医)、刘金定(草食家畜)、张冬梅(中国兽医杂志)、侯向辉(中国兽药杂志)、李文平(中国兽药杂志)、邹优敬(广西畜牧兽医)、程金华(畜牧兽医学报)、任鹏(畜牧兽医学报)、赵连生(中国畜牧兽医)、刘辉(贵州畜牧兽医)、罗治华(贵州畜牧兽医)、曾德芳(湖北畜牧兽医)、李宁(现代畜牧兽医)、郭建顺(中国兽医学报)、杨洁(饲料博览)、邰丽萍(黑龙江畜牧兽医)、孙晶(黑龙江畜牧兽医)、刘小兰(江西畜牧兽医)、张鹏岳(甘肃畜牧兽医)、冯玲霞(甘肃畜牧兽医)、张云芬(养殖技术顾问)。

四、对分会下一步的工作进行了安排。根据理事提议,经理事会研究,秘书处下一步应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组织好20xx年分会的换届选举工作。20xx年正值分会4年一届的改选,根据中国畜牧兽医学会领导的指示,秘书处应加强和学会的联系,精心组织,争取在20xx年上半年之前做好分会换届工作。

2、继续做好发行宣传。20xx年期刊的发行征订工作即将开始,各会员期刊应继续做好20xx年期刊发行互登工作。

3、对优秀期刊评选标准进行修改。于1998年通过的“全国畜牧兽医优秀期刊评选办法”,随着近年来畜牧兽医期刊的快速发展,其中已有的标准已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亟待对原有的标准进行修改、提高和完善。分会将根据畜牧兽医期刊发展情况,会同专家,对评选办法进行重新修汀。

4、办好“中国畜牧兽医传媒网”和会刊《编辑撷采》。为了更加快捷的传递分会信息,加强会员之间的信息交流,分会创办了“中国畜牧兽医传媒网”(www.avmedia.org.cn),希望各会员期刊积极投稿、访问,并提出网站改进意见。

转贴于上文库

第六篇 中西医结合治疗家畜顽固性荨麻疹_农林学论文

荨麻疹俗称风疹块,是家畜受体内外因素所引起的一种过敏性皮肤病,以在皮肤上迅速发生大量扁平的丘疹或大小不上文库一的水疱为特征,发生瘙痒,常迅速消退。

一、病因

引起家畜荨麻诊的原因很多,也很复杂。夏秋季外界昆虫(坟、蝇、蜂子)的螫刺,某些化学药品的引起过敏反应,使用发霉变质的饲料,使用异地血清,以及家畜劳役大量出汗后突然遭受风寒侵袭,卫气被遏,营卫不和等都可引起本病。

二、症状

突然在体表发生蚕豆大、扁平、界限明显的疹块,迅速增多变大,常互相汇合而成大面积肿胀,被毛直立。病畜瘙痒不安,呼吸促迫,战栗,流涎,鼻、耳、眼脸发生水肿等。常在数小时内完全消退,但可能再发,系顽固性荨麻疹。

三、治疗

内服缓泻剂(硫酸钠)清理肠胃排毒,促使病状消失。10%葡萄糖酸钙200~400ml静脉注射。肌肉注射非那根、等对症治疗。同量灌服中药加减消风散:桑叶30g,菊花30g,薄荷20g,荆芥25g,防风30g,浮萍20g,苦参25g,蛇床子20g,金银花30g,甘草20g,当归25g,川芎15g,黄芪30g,羌活25g,蝉蜕20g,茯苓25g,陈皮15g,厚朴20g。水煎候温灌服,每天1剂,重症连服2—3剂即愈。

四、病例

20xx年7月20日,官和乡泗渡村李勇有一匹黄马。主诉:该马于3日前中午突然在躯干及臀部出现如蚕豆大硬固丘疹,病马瘙痒不安,揩擦,啃咬。WWW.meiword.cOM经前医治疗数日,病情反复发作。临床检查:患畜精神不振,体温39℃,食欲减退,舌红苔薄白,脉细涩,结膜潮红。诊为顽固性荨麻诊。治疗:10%葡萄糖酸钙300ml,1次缓慢静脉注射,1次/d。非那根10ml,1次肌肉注射。中药:桑叶50g,菊花30g,薄荷20g,荆芥25g,防风30g,

转贴于上文库 苦参20g,蛇床子20g,金银花30g,甘草20g,当归25g,川芎15g,黄芪30g,羌活25g,蝉蜕20g,茯苓、陈皮、厚朴各20g。水煎候温灌服。连服三剂痊愈,以后随访再未复发。

五、讨论

荨麻疹属祖国兽医学之“风疹块”、“瘾疹”等范畴,多为腠理空疏,风寒、湿、热。虫诸邪乘虚侵袭,邪毒遏于肌表,上文库流窜经络而发病。本病正虚为内因,外邪侵袭为外因,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而出现本病。加减消风散乃辛凉解表之剂,具解肌发表,清热解毒之效。方中桑叶、菊花、薄荷、浮萍辛凉解表发散风邪;荆芥、防风、羌活、川芎、蝉蜕等加强祛风之力;蛇床子,苦参祛风燥湿止痒;金银花,甘草解毒;当归行血,使“血行风自灭”;黄芪益固表,增强机体免疫力,使“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全方配伍协调、功专力宏、而应手取效。再配合西药钙剂及抗组胺药、肾上腺皮质激素,即可标本兼治,药到病除,使病畜早日康复。转贴于上文库

第七篇 中药治疗家畜碱性胃肠卡他_农林学论文

碱性胃肠卡他是家畜临床常见多发病,多因饲养管理不当、饲料品质不良以及其他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等引发。中医认为,该病因为火热之邪外感,传入脾胃,或外感寒邪化热入里,结于胃肠,或采食谷料过多,或草料霉烂,火毒内聚,久病之后所致脾胃虚弱或胃阴不足。

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食欲减退或废绝,口腔干燥,肠蠕动减弱,排便迟缓,粪干色深,有臭味。

治疗:以前上文库多用西药抗菌消炎、健胃治疗,治疗时间长,效果差,后改用中药,养阴生津,泻火润胃,取得较好疗效。药物组成:生地45克,石斛30克,寸冬30 克,乌梅30克,山楂30克,白芍30克,花粉30克,栝楼30克,甘草20克。

本方中石斛滋阴养胃、清热生津,为主药;生地滋阴泻火、生津止渴,寸冬滋肾阴、润燥通便,花粉养胃生津,栝楼润大肠之燥而通便,共助主药清热生津,为辅药;胃燥不能食,食少不能化,比如釜中无水,不能熟物,独用甘寒,而胃阴难复,故加入酸味的乌梅、山楂益津开胃、补充胃液,白芍敛阴养血,三药配伍助主药滋阴养胃,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方中酸甘合用,养阴生津、泻火开胃,故为治疗碱性胃肠卡他的良方。

多次用本方治疗体温不高、食欲减退、口腔干燥、大便干少、多日不愈之患畜,一般1次见效,3~5剂即可痊愈。

转贴于上文库

第八篇 生态环境与动物医学_农林学论文

生态环境;动物医学;关系

现代医学在研究对象的层次上开始上升到整个群体水平和生态环境水平,把人作为一个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密切相互作用的整体,对生命活动和致病因素进行宏观综合研究,由此形成一门新学科——环境医学。同样,动物医学在研究对象的层次上也会上升到整个生态环境水平。动物的生态环境与动物的生命活动及致病因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互为一个整体。研究它们之间的关系将会和医学一样发展出一门新的学科——动物环境医学。因此研究生态环境与动物医学之间的关系在实际生产及疫病防控工作中有很大的指导意上文库义和作用。

1.生态环境对动物生命活动及致病因素的影响作用

生态环境对动物种群结构的影响。不同地区、不同的生态环境,由于物种进化的直接原因导致了动物种群结构的不同。最直接的例子是农区与牧区从家畜家禽的品种、数量及生产性能上就明显不同。仅以牛为例,西部主要是牦牛及揙牛、中东部主要是黄牛而南方多为水牛。wwW.meiword.Com生态环境对动物种群结构的影响主要是受自然因素的制约。如不同的气温、海拔、日照、湿度、植物结构、降水、河流分布等等直接选择并影响了动物的品种。人们的生产生活对动物及其生命活动的选择也深刻地影响了动物种群结构。不同族群、不同的生活习俗、不同的信仰、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深刻地选择了动物的进化方向和动物的种群结构。如牦牛和麋鹿的饲养就体现了这种选择的影响。

生态环境对动物品种结构及内部畜群结构的影响。同一动物品种在不同的生态环境及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影响下,其品种结构及内部畜群结构差异十分明显。同一畜禽在我国及世界范围内的分布有着明显的差异,地方品种之间的形态、颜色、生产性能差异也巨大。同一品种在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下其内部畜群结构存在着显著的不同。人们的生产方式直接干预品种内部的公母比例、配种过程、妊娠过程、分娩孵化过程及畜禽产品的生产过程,因此直接影响了动物的品种结构及内部畜群结构。

生态环境对动物生命活动的影响。生态环境特别是自然环境影响着动物生命活动的每一个环节。我国西北牧区畜群的一个典型现象——“夏饱、秋肥、冬瘦、春死亡”就是这一影响的结果;我国的黄牛从东南到西北,从低海拔到高海拔,从平原到山区其产肉性能、泌乳性能及皮毛肉乳产品的质量差异也主要是这一影响的结果。人们的生产生活及需要直接干预了动物的整个生命活动。人们为了自身的需要直接干预动物的生命活动过程,其影响持续而且巨大。汉唐初期国家为了战争需要,全国大规模饲养战马;改革开放以来,大量引进国外奶牛、生猪及家禽,使我国本地畜禽品种数量锐减甚至个别消失;为了提高产量,人们大量采用人工授精技术、采用规模化养殖方式等等技术,使动物的每一个生命活动都受到人为的干预,其影响和结果差异十分明显。

生态环境对动物致病因素的影响。动物致病因素从流行病学的角度就可以看出直接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特别是季节、气候、温度、湿度等影响较为明显。寄生虫病、细菌性传染病、病毒性传染病在不同地区、不同季节、不同的生态环境下发生、传播、感染及防治就明显不同。川西北地区网尾线虫在不同的季节绵羊体内寄生数量不同,在不同地区寄生虫数量不同,在草地上不同季节和不同地方其数量变化也很大;细菌性传染病如大肠杆菌在犊牛、生猪、禽类就表现不同;病毒性疾病如病毒性感冒的发生、传播及预防就是如此。人们的生产活动对动物疾病的发生、传播等影响很大。快捷的交通运输使动物快速频繁地流动,导致传染病在传播时间、传播范围等方面发生了相应改变,我国几次全国性大规模传染病的爆发主要是这一因素的影响结果。因此,对动物疫病在防疫时间、防疫程序上就应该相应地调整才能更好

转贴于上文库 www.3wk.net地防控疫病。

2.动物生命活动及病源微生物对生态环境及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动物生命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生物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十分明显,进化论及生态学都证明了生物链中任何一环的失衡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都十分巨大。例如物种之间的竞争、物种内部的竞争都直接影响着生态环境。

动物的个体生命活动、群体生命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作用相当深刻。例如动物的季节性迁徒、动物的排污,特别是动物的疾病、死亡及尸体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与作用是直接而明显的。

病源微生物对生态环境及人们生产活动的影响。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把致病因素作为负面的对象进行研究,其实致病因素特别是病源微生物本身就是生态环境中最基本的一环,是微生态环境中最重要的一环。动物疾病的发生从本质上讲是致病因素在生态环境中从微观到宏观的水平上失衡导致的。因此动物致病因素深刻而且巨大地影响着生态环境中动物的生命活动,使其个体、群体在微观和宏观水平上失衡。病源微生物对人们生产活动的影响在个体水平上和微观水平上不突出,但重大的动物疫病对社会和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从整体水平和宏观水平上影响特别巨大。利用病源微生物在生态环境中的作用可以深刻地影响人类活动。人们利用牛痘预防天花,现在人类已消灭了天花;青霉素的生产和使用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但现在的滥用又给人类和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危害。

3.研究生态环境与动物医学的关系,在实践中的指导意义与作用

研究生态环境与动物医学的关系,就会发展衍生出一门新的边缘学科——动物环境医学,研究和利用《动物环境医学》在实践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在畜牧业生产活动中的指导意义与作用。利用生态环境对动物致病因素的影响作用,在畜牧业生产活动中,充分考虑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从畜禽圈舍的选址、水源的净化、排污设施的建立和完善、以及生产管理过程上都要充分考虑动物生命活动规律及需要,使畜牧业经济建设取得既能保证生态环境的持续平衡又能取得较好的生产效益,而不是一味地追求利益和存量的最大化,从而达到畜牧业经济健康、持续、稳定的发展。

在临床中的指导意义与作用。在临床上,防控疾病要从生态环境的整体水平上进行考虑,从而采取综合的措施有效地防控疾病而又不损害生态环境。

在消毒工作中,要充分考虑微生态环境的稳定与平衡,不能以伤害生态环境作为防控手段。特别是在养殖生产中,消毒工作是一把双刃剑,杀灭致病微生物的同时也是对微生态环境进行损害,甚至是对自然环境进行破坏,特别是饮水消毒的同时也是对消化道菌群的重组。因此从消毒药品的选择、消毒时间、浓度及消毒方式方法都应该慎重。临床诊治、防控疫病的指导思路上要从微生态环境及整个宏观生态环境的角度考虑,而不能单一地从临床症状上和疫病预防的角度考虑问题,所以诊治方案、疫病预防方案及程序、用药品种与剂量等等,都应该从生产管理者着手,根据季节、环境及实际的情况采取切实有效的综合措施,才能达到既可防制疫病又能保护环境的目的。

综合上述,由此可以看出生态环境(包括人们的生产生活等)与动物的生命活动及致病因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传统动物医学的目的是控制并治疗好疾病,而研究和利用动物环境医学的目的是怎样不让动物及其群体生病或尽可能少地生病,因此研究和利用动物环境医学具有深远的作用和意义。所以动物医学在研究对象上应该从宏观角度把生态环境(包括微生态环境、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社会活动、政策等等)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才能准确地把握疾病的发生、发展及流行方式,才能综合采取措施,做到既能防控病症,又能保证生态环境,只有这样才能使畜牧业健康持续科学地发展,而不是一味地追求畜牧经济存量及利益的最大化。因此研究和应用生态环境与动物医学之间的关系以指导畜牧业生产、约束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达到最佳的疾病防控目的,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作用。转贴于上文库 www.3wk.net

第九篇 建立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综合标本室的思考与探索_农林学论文

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专业是以生物学为基础研究动物生长,繁育,以及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动物生产与管理、动物疫病诊断与防治的综合性学科。两个专业在加强基础理论教学的同时,还要强化专业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使毕业生具有较强的择业竞争能力及较宽的就业适应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在校期间掌握较多的专业实践技能。虽然近年来多媒体教学代替了黑板教学,使同学们可以欣赏较多的图片与视频资源,但却不能促进学生立体空间与直观感的形成。教学的灵魂所在就是教学的直观性,而直观性则取决于实验、实习课程教学。学生实验与实习教学虽然为学生提供了动手实践的机会,但是由于实验动物的数量、实验经费、实习环境、实验学时等限制,难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水平。如何整合教学资源,提供直观教学环境,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呢?我认为建立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综合标本室是一个有效的途径。

1.整合教学资源,建立综合标本室

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专业课程设置中包括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40余门,其中动物学、动物解剖学、动物组织学、动物胚胎学、动物生理学、动物繁殖学、牧草饲料学、动物病理生理学、动物病理解剖学、动物临床诊断学、动物传染病学、动物寄生虫病学、动物普通病学及中兽医学都需要利用生物标本进行理论与实验、实习教学。每个学科都有其的标本室和管理人员,由于标本的种类、数量、管理人员的素质差异较大,因此各学科实验室标本存在管理混乱、保存保管方法不妥、标本重复购买等现象。WWW.meiword.COM尤其是没有专门的标本制作与管理人员,使得补充标本不得不高价购买。目前,几乎所有的生物学标本价格都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标本价格虚高,教学成本投入不足使得各实验室教学标本数量逐年减少却无法补充。整合各实验室各类标本,以动物解剖与组织学实验室、显微镜室为中心逐步建立综合标本室,下设若干标本分室(动物骨骼标本室、动物浸制标本室、中草药与牧草饲料标本室、显微标本室)和标本制作室(动物标本制作室、生物切片与玻片标本制作室、植物标本制作室),并配备专有标本制作与实验教学人员,可以完整地向学生提供一个综合实验、实习与实践的教学与学习环境。

2.制作教学标本,丰富综合标本室

综合标本室建立起来,需要不断增加标本。目前标本售价较贵,购买需要较多经费。自己制作各种生物标本不仅可以大量节省教学经费,积累标本制作经验,而且可以将动物医院廉价获得的动物尸体、学生发现采集的各种生物资源充分利用起来。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专业教学标本主要是牛、马、羊、猪、犬、猫、鸡、鸭、鹅等家畜家禽的骨骼标本,动物内脏干制标本和动物病理浸制标本,动物组织、胚胎、微生物、寄生虫等玻片标本,以及牧草饲料与中草药等植物标本。动物标本制作过程简单,制作工艺复杂,需要经验与耐心。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制作相应的标本有利于教学、实验与实习。学生制作简易的各上文库种生物标本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提高实践操作技能。教师可以通过开设生物标本制作、标本制作工艺等选修课,设立第二课堂活动小组,指导学生完成毕业论文等形式吸引学生加入综合标本室的标本制作中。学生体会到制作标本的乐趣后,标本室形形的标本就会多起来。

3.创造教学环境,利用综合标本室

开放式的教学管理方式是综合标本室发挥作用的最有效方式。学生可以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带着理论课无法理解的问题,观察各种标本,从而直观地理解理论知识。比如动物针灸技术,动物外科手术技术,动物外科、产科及动物繁殖等理论知识,如果不是反复多次地观察标本,是不可能得心应手的。开放式教学管理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保证,从早上8:00到晚上10:00包括中午休息时间都应该开放。开放时需要实验人员值班,对学生学习需要的标本、制作标本的工具、书籍资料、药品等做好记录和回收。制作标本会涉及一些有毒有害的药品,所以学生制作标本一定要有老师指导。开放式教学管理可为学生提供动手实践操作的场所,弥补学生生产实践经验不足的问题。

4.严格管理综合标本室

综合标本室分室多,学生流动性大,实验课、理论课、实习课的安排,以及综合标本室的开放式管理等都导致了综合标本室管理难度较大。建立完善的综合标本室管理制度是其发展和正常运作的基本保证。标本室主任负责各项工作的安排与人员管理,安排实验、实习课教学辅助人员,标本制作人员,学生管理与值班人员,做到人尽其责,各有其位。制定实验人员管理制度、学生学习与制作标本规则、实验室药品管理规定等细则,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奖惩分明,使综合标本室有理可依、有章可循。

5.发展制作工艺,展望综合标本室

教学标本不仅是实践教学的基本工具,而且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和科学性。动物的形态变异,动物比较鉴定,提取核酸样品,以及生物多样性研究等都使动物标本的价值无法估量。标本制作工艺的方法与经验更是使标本制作趋近完美的有力保证。随着综合标本室人员水平的不断提高、仪器设备的不断补充,可以不断扩大标本室的职能,建立动物标本制作公司,不仅满足本校需要,而且可以出售产品获得周转资金。另外,建立动物多样性博物馆供大、中、小学生参观也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设想。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实践技能是高校培养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专业人才的基本方针。建立动物医学综合标本室不仅有益于培养学生学习各门专业课的兴趣,而且架设了掌握基础理论知识与提高实践技能的桥梁。大量制作教学标本,严格标本室管理,采用开放式教学模式,综合标本室一定可以为专业的发展、学生的就业等发挥巨大的作用。

转贴于上文库 www.3wk.net

第十篇 对农村畜禽养殖中兽药使用现状的研究_农林学论文

目前在我国农村,由于畜禽养殖业的发展还不具规模,零散养殖还占据大部分;加之养殖户对于禽畜的养殖用药缺乏科学的、专业的基础知识,使得他们在用药上存在着主客观两方面的问题。不了解兽药的药理药性以及用途,在用药上存在一定的盲目性,频繁使用、更换多种兽药是农村畜禽用药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兽药生产商和经营者在利益的驱使下,对药品的质量保障、使用说明等方面存在误导和夸大,兽医工作者职业道德和专业素养的好坏,执法监督部门对于兽药的管理和查处力度不够都间接的影响、加重和导致农村养殖业滥用药物和超标使用药物添加剂以及微量元素添加剂。

1我国农村畜禽养殖业存在的现状及用药现状

1)大多数养殖户养殖的数量都较少、品种杂、种类单一、零散分布,养殖管理粗放式,无法形成整体规模,难以管理;

2)大多农户养殖专业知识不足。三农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为农村提供了“科技下乡”等技术支持,但由于这种支持的普及性、持续性、针对性等方面的力度不够,因此,农村养殖户在畜禽的养殖以及疾病的用药上专业知识不足。加之零散性的特点,以及相应畜牧管理部门在人力等方面的不足,导致畜禽无法按照正规的免疫程序如期进行免疫,且受地域环境、饲养方式等的影响,免疫反应方式也各不相同。另外,免疫应激死亡后的国家赔偿速度慢,外出务工无此类风险等制约的和影响了畜牧业的发展;

3)兽禽类药物饲料添加剂使用泛滥。抗生素类的饲料添加剂,如土霉素和阿莫西林等对畜禽类常发多种病原微生物感染引起的疾病具有预防和治疗作用,同时其中还有的激素对畜禽的生长又能起到促进作用。www.meiword.CoM养殖户为达到防治和减少疫病发生,降低畜禽死亡率,经常而长期的饲料中添加使用兽禽类药物上文库及兽禽添加剂。农村中大多数的养殖户由于专业知识的缺乏,对兽禽类药物及添加剂的危害和副作用认识不足,不知道各药物之间的配伍禁忌,不懂得药物的协同和拮抗中庸,导致药物及添加剂使用盲目过量。而对药物和添加剂的质量更是不懂得分辨,只要药物的包装说明对疫病用作用就会往饲料里进行添加,且事后不作任何用药、停药记录;

4)违规使用国家禁止的兽药进行畜禽疾病的防治。养殖户为了预防在不同季节畜禽阶段性疾病与寄生虫,经常在饲料中大量或超量的添加不同种类的抗菌抗虫类药物,包括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药物。由于对兽药使用缺乏相应的正确知识,又不严格遵守兽药使用对象、使用期限、使用剂量及休药期等规定,反而致使细菌对抗菌、抗虫药物出现抗药耐药性,最终导致畜禽疾病难以控制,造成养殖户一些原本可以避免的损失的出现,并使畜禽肉类中出现兽药和兽药添加剂残留和严重超标;

5)农村兽医职业素质和专业业务水平对养殖户兽药的使用有着的直接影响。目前乡村兽医是农村养殖业畜禽防疫、防病、治病工作的主要负责者。但我国大多乡村兽医人员的职业素养和专业知识水平都不容乐观,一些兽医为了达到增加自身经济收益,给畜禽使用或向养殖户推荐一些质次价高,利润大的伪劣药品;而有些兽医为留住养殖客户,取得养殖户对他们医术的信任,对畜禽的疾病不讲轻重缓急,对可能的药物残留以及致病菌对药物的耐药性等安全问题不作考虑,长期超量使用抗生素等药物;

6)生产者和经营者的违规对农村养殖业兽药及兽药添加剂的使用起到了间接的影响。我国一些兽药的生产企业不按兽药申请标准进行生产,或对生产后的药物不进行质量检测就投放市场,或因利益驱使将部分标签转给无gmp企业资格的厂家进行生产;另外还有部分生产厂家为谋取尽可能大的利润,在产品的生产中偷工减料,生产假冒或劣质的兽药;还有的生产厂家暗地生产国家明令禁止的药品或对其进行名称更改。而一些兽药经营者利用名人代言效应,或采购假药、有意夸大药品的功效和适用范围等多种欺骗性手段吸引农村养殖户,从中牟取暴利,严重影响这兽药的市场秩序,畜禽疫病的防治与治疗,以及群众的身健康和安全。

2 兽药使用的安全的防治对策

1)积极加大对养殖户的宣传力度,提高他们兽药以及与其相关知识的认识。各级相关部门应当通过多种方式和渠道向养殖户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动物防疫法》、《兽药管理条例》和《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等法规条款的宣传、讲解,使他们通过知识充分的认识到日常养殖中存在的不规范和错误,认识到过量药物对畜禽以及人的安全和危害性,加深养殖农户对药物残留和细菌耐药危害性的认识,使他们在兽药的使用上不在过度盲目;

2)切实做好兽药生产和流通领域的监管。相关监管部门应当切实贯彻和严格执行《兽药管理条例》与《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的规定,加强对兽药生产者和经营者的指导与监督管理,定期或不定期对其生产经营的药品进行抽检,从根源上加强兽药生产和流通环节的管理与控制;

3)加强相关行业的法律法规以及标准的制定。当前我国畜禽行业与农产品行业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其之间的标准仍存在差距,与的生活质量和对食品安全的要求也存在着与时代要求不符的差距。因此加强和提高兽药、兽药添加剂以及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的行业标准,尤其是肉、蛋、奶等食品所用药物及添加剂市场的使用标准须高标准、严要求;

4)加强对兽医和养殖户的培训。加强对乡、村两级兽医畜禽疾病的诊断、防治与兽药、兽药添加剂相关专业知识的培训,加强兽医职业道德素质的培训。严格对被培训人员的考试考核,严控农村动物防治员证书和畜禽行医资格证颁发。对行医过程中违反职业道德,对养殖户进行蒙骗或使用违规禁令药品以及不科学用药造成农户重大损失的,依法依规撤销其行医资格。通过多种形式加大对农村养殖户的培训,增强他们对畜禽养殖知识的运用。另外,对兽药、兽药添加剂,饲料、饲料添加剂的市场进行整改,引导农户使用市场合格产品;

5)部门相互协作,齐抓共管,增强兽药监管与执法的力度。兽药监察部门和食品安全支付部门应当通力合作,加强对兽药以及肉食品兽药残留的检测、监管工作,保障兽医和畜牧业的健康发展;

6)积极推广和提倡畜禽的防治使用兽药。中草药对于畜禽疾病的防治技术在公国的某些地区已达到成熟。它不仅对畜禽的副作用小,不会使畜禽产生耐药性,还能从整体上调整动物的机能,提高其自身的抵抗力。我们应当积极认真的加以总结和应用的推广,这对农场品的卫生安全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总之,随着我国在国际市场竞争的不断激烈,人们对于食品卫生安全意识的不断提高,因此源头上加强对肉食安全和兽药的监管和重视,显得尤为重要。

转贴于上文库 www.3wk.net

第十一篇 新型家畜驱虫药问世等_农林学论文

新型家畜驱虫药问世

浙江省农科院畜牧研究所(邮码:310021,电话:0571-86400354)等单位承担的“联合缓释剂防治家畜主要寄生虫病的研究与应用”项目,前不久通过了浙江省科技厅组织的成果鉴定。

该联合缓释剂防治兼顾,具有药量准确、广谱、长效、安全、价廉、使用方便、易于推广等优点,缓释期3个月内,对吸虫和线虫驱净率均为100%,对吸虫卵、线虫卵和绦虫卵的转阴率为96%~100%,比普通药物防治法时效延长2个月以上。(浙江李幼飞)

中国克隆羊“阳阳”家族四代同堂

世界首批成年体细胞克隆山羊“阳阳”家族终于实现了期待已久的四代同堂。2月6日凌晨3时50分,“阳阳”的外孙女“甜甜”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种羊场顺利产下女儿“笑笑”。这表明体细胞克隆山羊的后代和普通羊一样,具有正常、持续的繁育能力。(陕西支勇平)

从植物中提取“清洁柴油”成功

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邮码:610064,电话:028-85412280)院长陈放博士等人前不久从麻疯树的果实中,成功地提取并加工出与柴油相近但更加环保的燃油。wwW.meiword.cOm这一研究成果已通过四川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

这种新型燃油可适用于各种柴油发动机,关键技术均优于国内零号柴油。每667平方米(1亩)平均可产麻疯树干果650公斤,可提取加工出约180公斤燃油。(四川叶智)

保护性耕作研究取得新突破

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邮码:100081,电话:010-62337300)李洪文教授主持的“一年两熟地区保护性耕作关键技术与配套机具研究”课题,前不久通过了农业部组织的专家鉴定。

他们研制了新型小麦对行免耕播种机、带状粉碎浅旋

转贴于上文库 www.3wk.net免耕播种机和玉米秸秆带状切碎灭茬机三种机型,两种免耕播种机是国际上仅有的能在玉米直立秸秆覆盖状态下不经任何处理而直接免耕播种小麦的机具。(张德明)

南方草莓生产新技术问世

湖北省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邮码:430064,电话:027-87380926)承担的“提高南方草莓果实品质和储藏性关键性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前不久通过了湖北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

该技术使草莓移栽成活率达到90%以上,储藏好果率达到85%以上,生产成本明显下降,优质果率达到75%以上,鲜果销售期延长5~6天。(湖北鲁国梁)

核桃青皮剥离清洗机获专利

xxxx农科院农业机械化研究所(邮码:830091,电话:0991-4513642)梁勤安等人研制的核桃青皮剥离清洗机,前不久获得国家专利(专利号为:zl02206407.9)。

该机集青皮剥离、青皮与核桃分离及清洗为一体,具有结构简单、传动可靠、调整方便、对核桃损伤小、动力消耗小的特点。转贴于上文库 www.3wk.net

第十二篇 医生该向兽医学什么_农林学论文

许多人认为动物只有在实验室才能为人类的医疗作出贡献,但动物普同性医学认为,人类和动物患病以及治疗的机理都一样。

电影《周渔的火车》里有一个片段。周渔在火车上晕倒了。同车的人让张强给她看病,张强大声说,“可我是兽医啊!”在美国,兽医圈子里流传一个笑话,他们把医生称为“人医”,所谓的人医就是只给一种动物看病的兽医。

在普通人眼中,给人看病的医生知识更丰富,技巧更熟练,他们也往往更受尊重。但这种观念正在受到挑战。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心脏病学家芭芭拉·霍洛维茨决定这一假设。她认为给人看病的医生在很多方面需要向兽医同行学习,不能再把人类医学和动物医学看做不同的领域。在洛杉矶动物园期间,霍洛维茨注意到人和动物病症之间的相似性,从此走上了将兽医科学同人类医疗科学相结合的道路。

人类和动物会得同样的病

霍洛维茨从事心脏病的治疗和研究几十年,但是对兽医知识一点都不了解。像很多医生一样,霍洛维茨与兽医的唯一交集就是自己的宠物得病的时候。但是在洛杉矶动物园的工作让她改变了从前的看法,开始关注兽医的知识。

霍洛维茨发现从抑郁症、性功能障碍到上瘾,几乎所有人类得的病动物都会得。动物会患乳腺癌、黑色素瘤、脑肿瘤、勃起功能障碍和梅毒吗?动物会得强迫症、饮食失调,会自杀吗?它们有性吗?所有这些问题的答案都是“会”。WWW.meiword.COM

于是霍洛维茨与美国科普作家凯瑟琳·鲍尔斯联合创造了一个新词“zoobiquity”(动物普同性),并且合作撰写了一本书:《动物普同性:动物能教给我们有关健康和医疗的何种知识》,书中描写了人类和动物所患疾病的惊人相似性。

许多人把癌症与化学物质和现代生活方式联系到一起,其实动物也会得癌症,两位作者指出,癌症是动物和人类共患的最常见疾病之一。长期以来癌症一直肆虐于动物界,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恐龙时代。马易患皮肤癌,大量海龟死于癌症,甚至蟑螂和果蝇这样微小的动物都会得癌症。

动物也会患心脏病,也容易感冒,而且动物还会得我们原以为人类特有的病。鱼会晕倒,土拨鼠会患肥胖症。蜻蜒被誉为昆虫世界的战斗机,可是它们也会体重超标。陪伴着人类的猫和狗更深受肥胖症的困扰,城市里的老鼠也越来越胖,一些宠物龟也是,胖得手脚都缩不进壳里。

而面对压力、孤独和厌倦的时候,所有的动物都会自我伤害。鸟类在落单的时候会咬羽毛;公马在马厩里感到孤独时会啃咬自己,而当它们与母马一起被放到野外时,就不会这么做了。就像人类一样,有些动物也会得神经失调的毛病,一些母猪会得厌食症,饿着自己。面对压力,猫会控制不住自己舔爪子,狗会咬尾巴根或者原地兜圈子,而咬自己的肋骨。有些野生动物被捉住接受治疗的时候,会因为精神紧张而猝死。

兽医有时比医生更高明

在《动物普同性》一书的开头描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在动物园里,霍洛维茨发现一只患有心脏病的金丝猴,其症状非常像一种新近才被人类医学发现的心脏衰竭。随着研究的深入,她发现两者其实就是一种病。这种症状在兽医领域几十年前就发现了,而且找到了治疗的方法,而医生在2000年左右才在人类身上确认了这种病症。

兽医还熟悉动物的癌症、行为障碍、传染病和其他一些人类也会患的疾病的病理和病因。我们知道人类和动物在基因上高度相似,但是一直忽略人类和其他动

转贴于上文库 www.3wk.net物在生理和心理上的相似之处。从动物身上了解这些疾病,可以让人类想出更好的解决之道。

兽医是真正的全科,涉及的领域包括哺乳动物、爬行动物和昆虫。兽医的诊断不像医生一样要利用一系列昂贵的测试仪器,而是通过古老的观察法作出判断。动物也不能像人类一样可以描述自己的病情。兽医必须自己观察动物的体态、呼吸和习性变化再作出判断。这些方法都是人医需要学习的。

虽然兽医的知识能帮助医生找到人类疾病的新治疗方法。但是现在医学界的现状是,医生从来不会看兽医杂志,也不会参加动物医学的学术讨论会。医生一直忽略兽医同行的临床经验,有历史方面的原因。因为医生和兽医在100多年前就分道扬镳了。还有观念上的矛盾,对于人类到底在多大程度上属于动物,医学界的认识也不一致。

兽医和医生的合作需要巨大的文化转变,不过现在,对话已经开始了。霍洛维茨去年召开了名为“动物普同性”的学术讨论会,美国的兽医和医生在同一个平台上分享各自的医疗经验。下一次同类的讨论会将在今年9月份召开。转贴于上文库 www.3wk.net

第十三篇 预防兽医学专业研究生培养的思考_农林学论文

预防兽医学是研究动物传染性疾病及侵袭性疾病的病原特性、致病机理、疾病流行规律、诊断以及预防、控制的原理及技术的科学。本学科主要由兽医微生物学、兽医免疫学、兽医传染病学、兽医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学等多个相关二级学科组合而成,研究范围涉及各种病原微生物、寄生虫及其感染对象,深入群体、个体、细胞及分子水平,是兽医学一级学科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的体现。该学科不仅事关动物保健,还直接服务于公共卫生、食品安全、动物检疫、生物制品、兽医卫生行政及环境保护等领域。

1 预防兽医学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的把握

预防兽医学研究生由于对本学科研究领域的基础理论和技术研究及应用认识不充分,他们的研究很大一部分重复国内外最新研究,表现为对国内国际最新研究进展的跟踪性研究很多,①因此预防兽医学研究生研究内容过分集中和单一,很难有创新和突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管理专家们指出:今后预防兽医学研究选题应把预防兽医领域经典的病毒学、细菌学、免疫学和病理学等基础理论同动物实验技术和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结合,才能进一步扩展该领域研究的广度和深度,才能最终把病原落实到易感宿主动物,把病原和构成病的易感宿主动物体结合起来,这样才能阐明病原的致病机理,在弄清病原致病机理的基础上,才能研究和开发有效的防制产品,制定恰当的防制措施,减少动物传染病所带来的损失。

预防兽医学研究选题还应立足于当前我国畜牧生产的需求,在今后一段时期内,重视研究畜(禽)群中宿主动物的易感性、病原对不同易感宿主的感染规律,研究病原生态学,阐明病原与宿主的相互作用机制,不同病原在畜(禽)群中的共同存在以及不同病原间的相互作用,在这些相互作用的过程中,病原的变异及重组等对其毒力和致病性的影响等,②这样不仅能把新技术更好地加以运用,同时也能解决我国畜牧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预防兽医学问题。www.meiword.coM预防兽医学研究生导师和研究生应结合国家科技管理政策导向和我国畜牧业生产的实际需求,在研究大方向确定的前提下,合理定位细致的研究方向,开展创新性研究。

2 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应作为预防兽医学研究生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自20世纪以来,生命科学领域的每一点进步都离不开分子生物学理论和技术的进步,分子生物学在预防兽医学的病原学、免疫学和疫病预防与控制学研究等方面都也起着重要的作用。预防兽医学分子生物学形成和发展以及与预防兽医学其它学科如微生物学和免疫学等的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过程,在整个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历史中扮演重要的角色。预防兽医学分子生物学技术是分子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形成和发展对其它学科特别是分子生物学本身也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分子生物学的快速发展,为预防兽医学在分子水平阐明疾病病原的生物特征、发病规律、致病机理以及采取有效手段进行预防和控制疾病提供了理论和方法。③因此,作为预防兽医学的研究生,广泛学习分子生物学理论与技术,对提高其研究水平和拓宽其研究领域具有重要作用。在预防兽医学研究生课程设置中,应开设分子生物学理论与技术作为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同时应将其与其他课程密切联系起来。

3 教师在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

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教师,不单单是研究生的导师,它还包括了不直接承担指导研究生研究任务只从事研究生课程教学的教师。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提高离不开教学和指导,教师培养研究生的科研能力是责任,国内外研究生教育的共同做法是导师作为主导指导研究生在其他教师的课堂或实践教学下,完成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在导师指导下选题或完成导师承担的课题,不管是自主选题还是完成导师的研究课题,都需要研究生以课题为载体,完成课题的理论或实验研究,发表相应的研究论文。

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虽然是一个非常复杂而且漫长的过程,但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和培养下,以研究生本人在长期学习和训练中掌握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为基础,研究生的科研能力是完全可以获得和不断提高的。从总体上讲,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还存在诸多问题,如课程教学令人堪忧、导师指导不尽人意、学生素质下降和学位论文质量控制不严等,严重影响了教师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国家教育

转贴于上文库 www.3wk.net资源的紧缺、教育政策和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等的不利影响,研究生教育从精品化向大众化方向发展,学生素质难免良莠不齐,再加上学校对教师和研究生的管理的松懈,教师和研究生都没有充分重视自己的职责,教师没有严把教学质量关和研究生论文质量,学生停留于应付论文,甚至出现大量的论文抄袭现象等,同时研究生和教师的自身素质亟待提高。与国内教师比较,国外教师在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方面的做法值得提倡,他们在研究生生源上严格把关,研究生入学后,在课程教学和导师指导上充分发挥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的作用,并通过不断探索和完善导师指导方式,促进对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④在预防兽医学研究生培养的过程中,要培养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兽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要不断加强对预防兽医学研究生动手能力和接触生产实践环节的培养,在实践中积累大量的一手研究材料,从实践中来,再回到实践中去。

4 实验室是预防兽医学专业研究生培养必要的硬件支撑

随着规模化养殖的发展,疫病的群防群治越来越重要,特别是对经济动物来说,预防兽医学对经济动物养殖业的发展更是起着保驾护航的作用。兽医学实验室特别是预防兽医学实验室是动物疫病防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院校培养兽医人才的重要基地,同时也是从事兽医科学研究和培养研究人才的基础。⑤加强预防兽医学实验室建设和管理是实现“预防为主”动物疫病防控方针的基础。预防兽医学实验室应合理规划布局,将实验室分为不同的功能区域,比如准备室、病毒室、细菌室、血清学实验室、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细胞培养室以及学生教室等功能间。只有实验室功能分区恰当,合理布局,按标准配置实验仪器,这样才能为预防兽医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提供必要的硬件支持。

综述所述,通过对预防兽医学专业研究方向、课程设置中分子生物学技术在预防兽医学研究中的作用、教师在培养研究生中的作用和预防兽医学实验室建设等软、硬件方面进行的,阐明了这些因素对预防兽医学专业研究生培养的影响和其重要作用,为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和适应能力的专业型预防兽医研究人才提出如下建议:准确把握预防兽医学研究生培养方向,并为研究生研究课题的完成提供良好的实验条件,导师作为主导,充分发挥其在培养研究生过程中的指导和引领作用。这样才能不断提高预防兽医学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转贴于上文库 www.3wk.net

第十四篇 改进实验示教对临床兽医学学科课程教学效果影响初探_农林学论文

临床兽医学学科在高等农林教育动物医学专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动物内科学、动物外科学及兽医产科学等课程是专业必修课。重点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对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紧密结合临床实践中动物的疾病治疗展开教学和研究。但随着一些新的疾病的出现,课本内容还没有收录,需要在教学中随时补充;另一方面,传统的课堂教学和临床实验分离教学,造成学生理解困难。如何让学生对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学好试验,提高自身的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对传统教学方法需要进行一定的改革。培养学生主动的思维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引导学生主动探求寻找疾病的临床表现、发病机理和治疗方法,改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为此,在实验示教工作中,笔者从4个方面进行了探索性尝试。

一、改进课堂教学内容,强化学生思维能力

要进行临床兽医学学科课程的教学实验,首先,教师要认识课程的基本要求,需要掌握的基本理论难点和实验重点。因为是专业课,需要学生对学过知识的融会贯通,还要在具体的疾病机理中运用学习的知识去阐述剖析,彻底对某种病例有清楚的认识,从而在处理及治疗中有“方”可依。还要对疾病进行鉴别诊断,区别不同的发病机理和临床表现,这些需要在课堂上得到巩固提高。为了做到这一点,教师要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多媒体课堂教学中,尽量采用图片等直观的方法进行讲课。能用图表的就尽量用图表表示,每一堂课结束前对所学内容进行几分钟的归纳总结。新课开始讲授前,采用课堂提问的形式,对上一节课的内容先进行一个摸底,然后就是查漏补缺,对提问中学生没有完全掌握的知识点不厌其烦地一遍又一遍悉心讲授。wwW.meiword.COm可以列举几个近似的疾病,学生主动思考,主动回答,加以辨别,教师辅助性地提示和完善。只要学生能把在课堂上学的知识充分掌握了,并在实验中加以锻炼就能达到教学效果。

二、自编实验教学指导纲要

临床兽医学科的教材不断更新,但实验指导书大部分内容陈旧,更新速度慢,实验一般为单独设置,减少了学习内容的综合应用。我国资源广泛,但分布各不相同,特别是各地区农林院校要结合自身地区的特点对教学内容要求不同,即侧重点不同,在这一观念的指导下,本学科组广泛收集相关教材、教学实验指导书和专业期刊等,结合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补充实验中最新的技术应用、科研动态,在生活实践中多发的疾病的临床特征和诊治方法,编写适合我校学生使用的实验指导手册(报告),对重点实验仍然重视,这样也不失全面性。

在实验指导的编写中,注重综合性实验的设计,结合教学大纲(进行了全面修订,加强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将以前的实验合并或删减,实验动物对象的重点偏于猪、牛和小动物,压缩特种动物的临床实验,这也为学生的就业导向和地区农牧业服务提供支撑。

三、改进实验示教,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以往的实验课往往是老师在讲坛上先示教一遍,然后让学生自己按照示范进行相关的实验步骤,得到的结果具有预见性,操作过程也较固定死板。实验考核也过于单一化,考查实验报告,对学生的问题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培养不够重视,这经常会出现对实验考核的过程化。在实践中发现,也许老师上课没有提到过的内容,但生活中需要,这时如何正确引导和鼓励学生自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是我们每一个教师的职责。

采用了分段式实验教学,就是实验分阶段地进行。首先,对实验目的进行讨论,大家各抒己见,制定实验方案,得到最佳的技术流程路线。然后,分组进行实验,教师再指导,因为学生未接触过新的实验内容,在初步思路的指导下开展,这样出现错误后这些易犯错误的原因,对以后的实践工作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只有不断发现问题,才能不停地思考问题和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来。这样,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最后,在实验分组中设计内容相同的比较实验结果,设计内容不同的比较实验路线,综合判定学生对实验技能的掌握熟练程度。

四、实验考核多元化,注重后期培养

改进考核方法,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考核包括平时操作技能考核、常见疾病的诊断治疗程序、课后动物医院实习报告等,占总成绩的30%。如何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灵活运用生活中,必须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可以布置一个跟现代动物医学密切相关的课题多角度展开讨论,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让其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关注身边的人和事,能用更全面和前瞻的眼光看世界。希望学生把基础知识牢固地掌握好,为今后的临床实习及工作打下一个扎实的基础。

转贴于上文库 www.3wk.net

第十五篇 关于预防兽医学实践教学模式改革中的几点思考_农林学论文

兽医学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以及人类在饲养畜禽并与疾病作斗争的长期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是研究动物生命活动规律、疾病诊断、治疗和预防的一门科学。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各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兽医学形成了包括基础兽医学、临床兽医学和预防兽医学三大专业诸多学利一相互促进、相互渗透的完整的科学体系。预防兽医学是在实地调查应用和科学实验相结合的过程中发展并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而逐步充实完善的科学,其研究方向主要包括兽医传染病学、兽医微生物学、兽医免疫学、兽医病理学、兽医寄生虫学和兽医公共卫生等多门学科以及其相关的分支学科。顶防兽医学除直接保障畜牧业生产外,它己成为生命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及社会预防医学的主要分支,其范畴已扩大到人畜共患病、公共卫生、环境保护、人类疾病模型、伴侣动物医疗保健、食品卫生和卫生检验、医药工业、饲料工业等领域,形成许多新的边缘学科,形成了一种分层次的、立体的、网络式的系统。近年来连续出现“疯牛病事件”、“禽流感事件”、“二恶因事件”、“瘦肉精事件”、“事件”、“猪链球菌事件”等动物食品卫生方面的恶性事件后,人们对动物性食品的卫生问题更是高度警觉,时代赋予顶防兽医学的任务愈显得重要。预防兽医学培养的人才应该是面向社会、服务社会的高级复合性、应用性人才。因此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具有重要的特殊的地位和作用。www.meiword.com加强和改革实践教学,既是社会对人才质量新需要,也是人才培养规律的客观要求。实践教学的目标就是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养成有助于个人发展的良好个性品质,符合高等学校提出的“厚基础,强技能,广适应,能创新”的高素质预防曾医学人才要求。根据近年来工作体会和思索,现就预防兽医学实践教学模式改革工作谈几点看法。

1 加强与实践教学相配套的专业理沦教学体系的建设

针对现行的预防兽医学科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课程设置还不太合理,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培养人才要求,(1)首先重组和调整课程设置:所开设的课程应该注重适应社会的要求,在能够保证专业性质决定的基本理论课程的前提下,多开设培养学生实践技能的课程,注重课程的实用性,以便适应社会不断发展的要求,例如增设“动物免疫学”、“预防兽医诊断技术”课程,增加“兽医微生物学”、“畜禽传染病学”的授课时数;压缩部分基础理论知识,强化临床诊疗技能的锻炼和培养;新开设《动物医学新技术》、《动物微生态技术》、《兽医生物制品概论》、《畜牧兽医导论》等课程(或讲座),培养学生掌握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和创新开拓意识等等。预防兽医学科各课程之间的重复与脱节现象较为严重,课程的教学内容更新不快,没有处理好传统内容与现代内容的关系,应修订专业课的实验实习指导、教学大纲及教学基本要求等教学文件;(2)其次充实和更新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的实验实习指导、教学大纲:减少验证性实验,扩充探索性实验;注重实验教学内容的系统性与完整性,避免学科交叉间不该有的简单重复;加强学科内各门课程实验教学的有机组合,充分利用实验室资源。另外,还可根据自己的资源优势,开设独具特色的课程,不仅要突出白己的办学特色,而且整合和充分应用自己的优势资源。

2 加强专业实习基地的建设

校内实习基地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条件,它的特点是相对稳定,具有很强的针对性。由于多年来,对实践教学的不重视,各个基地的建设不完善,同时,因管理及市场等原因,基地的发展极大的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科研。因此,应加强对校内实习基地的建设:(1)鼓励校院加大对基地的经费投入,使条件更加优越,设施更齐全;(2)吸引专家教授进驻基地搞科研,提高校内基地的科技水平;(3)调整基地建设的功能,逐步由以赢利为目的转向服务教学科研以及学生实习需要和服务社会齐头并进。同时,也可强化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例如选择基本建设、经营管理水平较高、生产规模较大、技术先进、合作融洽、经济效益较好的企业签订“产学合作协议书”或作为本院校外专门的学生实践基地。这些措施既可加强校系与企业的联系,又使双方在产品开发、技术支持、人才培养、社会宣传等方面的合作更加深入而富有成效。

3 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

高等学校职能的重要方面是培养出能面向生产、建设第一线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人才,教学过程应该也必须有用人单位主体——企事业单位的参与。产学研相结合的教育模式是高校与企业及科研部门发挥资源优势,共同发展的一种良好的合作模式,也是高等学校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一个重要途径。但是多年的实践证明,在具体的运作过程中出现了不少的问题:由于学校和企业的追求有差异,所以导致合作不稳定;以往学校与企业的合作仅仅是简单的提供技术咨询,企业安排学生实习,没有真正的有机结合起来发挥各自的作用;忽视了学生主体的主观能动性,经常是学生不愿意接受学校安排实习。因此,可以考虑从多方面进行改革:(1)学校可与社会力量联合开办企业,鼓励专家教授在企业中担任职务或投资入股;(2)鼓励专家教授与企业或科研单位联合申报科研课题,可以利用企业的条件搞科研,企业也可利用开发的专利技术推广盈利;(3)鼓励学生参加教师的科研课题,增加其动手能力和科研思维能力及创新能力;(4)将实践教学与学生的就业结合起来,让学生体验实岗生产,强化应用训练,使学生掌握的知识切合实际,学生毕业后社会适应性强,同时实习的企事业单位可以第一时间选拔到适合本单位发展的优秀人才;(5)邀清相关知名企业的领导、专家参与专业教学改革的会议,提出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6)邀请校外专家参与学生考试考核和质量评价,便于学校及时发现社会对专业的新标准新要求,随时作出新的调整,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通过以上工作,初步建立起了产学研结合、良性互动的办学新机制。

4 加强教学、生产实践能力的培养

针对目前的学生毕业后社会适应性不强,实际

转贴于上文库 www.3wk.net动手能力有限,掌握的知识不切合实际,好长时间才能适应本职工作,不能承担任务这些情况。因此有必要对这方面展开工作:(1)在校期间可以充分利用寒暑假期,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生产实践,让学生从实践中了解畜牧兽医生产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以便于学生返校后有针对性的学习,通过理沦——实践——理论——实践的这种模式,不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而且加深了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这一过程中,必须要求临床教师亲自到生产一线指导学生的实践,及时解决学生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同时也可以为企业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或解决方案;(2)举办“兽医技能培训班”。学院可以聘请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教授对同学们进行操作技能的培训,投入资金,举办多期培训班,形式、人数及时间上可以灵活多样,使学生们的实践动手操作技能逐步提高;如在某个地区爆发了某种动物传染病,学院可以及时请有关专家来学院介绍扑灭该病的措施及整个过程,以增加学生对该病的认识;对送检的病例直接进行现场操作,演示如何诊断动物疫病的全过程,学生具备一定的能力之后,可以让其亲自动手操作;定期带领学生走访附近农户或养殖户,帮助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多形式多途径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3)举办以“宠物展览会”和“宠物选美大赛”为特色的兽医校园文化节。通过宠物展览会向全校师生展示世界名猫、名犬及宠物关容技术,激发学生们实践教学的兴趣;(4)进一步提倡、鼓励科技创新。学校学院可加人投入经费(寻求社会赞助),鼓励本科生参加课外科研创新活动,提高学生的自土创新能力。

5 强化技能考核一与改革考试办法

传统的教学质幼评价主要是采用考查、考试、毕业论文等方式进行,这种评价方法强调考核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而对学生实践技能掌握情况较难作出准确评价。应建立一个比较完善的技能考核和考试办法:(1)开展职技能鉴定工作,职业资格准入制是我国劳动用工制度改革的必然趋势,职业资格证书可增加学生就业的砝码。例如开展“兽医防治员”、“兽医化验员”、“动物检疫检验员”等工种的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工作,可以将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工作纳入专业培养方案,使“双证毕业”成为对学生的基本要求,从而有力地促进学生的实践技能训练和提高,也为学生就业提供有益的帮助;(2)各专业课程实行严格的考试考查,其中实验课以学生实验态度、操作规范性、实验结果、实验报告等为主要依据进行单独考核。(3)教学实习环节进行专门考核,成绩不合格者不能进入后期的生产实习锻炼阶段,以确保教学实习的实效;(4)生产实习锻炼考核在生产现场进行,重点考查学生岗位技能掌握情况,以接受生产实习锻炼单位为主组织完成;(5)毕业生增设专业综合知识与综合技能测试,每位学生随机抽题进行现场口试和实际操作,着重考查学生专业技能掌握情况和综合运用专业知识能力;(6)学生毕业后定期对就业单位进行走访,了解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知识、能力、素质的评价及使用情况的反映。通过不同形式考核指标体系的建立,对学生培养质量作出较为客观公正的评价。这一项改革的实施,必然能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和对专业知识的巩固。

综上所述,作为动物医学专业的一个重要分支,我国农业院校预防兽医学专业的高等教育需认清形式,整合和充分利用自己的资源优势,对我国预防兽医学专业各方面进行卓有成效的改革,确保我国预防兽医学专业高等教育的质量,以期培养出能面向社会、服务社会的高级复合型、应用型人才。转贴于上文库 www.3wk.net

第十六篇 福建省畜牧兽医学科发展报告_农林学论文

改革开放以来,畜牧兽医学科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在地方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遗传育种、健康养殖、规模化生产、疫病免疫、诊断、检测、疫情控制与扑灭、饲料与饲料添加剂生产、动物药品开发等领域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某些方面已经达到或接近国内国际先进水平,取得了一批重要科研成果,为我省畜牧业持续快速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畜产品需求将进一步增加,对畜产品质量安全也将更加关注,畜牧兽医学科对我省发展高效、优质、安全、生态的畜牧业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 引言

畜牧兽医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类生活、健康以及经济活动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是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一环。畜牧兽医既是古老的学科,起源于人类开始驯化野生动物并将其转变为家畜家禽时期;又是现代的学科,拥有完整的具有现代科学技术特征的科学体系,也是人类在饲养畜禽并与疾病作斗争的长期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学科。

畜牧兽医学科是综合性应用科学,由基础科学、应用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和应用科学组成。wwW.meiword.coM畜牧兽医科学主要包括各种畜禽及经济动物的遗传育种学、饲料营养学、繁殖学、饲养管理学、草地与饲料生产学、环境卫生学、畜产品加工学、中兽医学、动物解剖学、动物组织与胚胎学、动物生理学、动物生物化学、动物病理学、动物药理学、动物毒理学、动物微生物学、动物免疫学、动物传染病学、动物寄生虫学、动物疫病诊断学、动物疫病放射学、动物疫病内科学、动物疫病外科学、动物产科学等学科内容。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畜牧、兽医科学科的研究已扩展和延伸到生物学、医学、公共卫生学、环境科学、食品加工学、畜牧兽医法学、公共管理学、动物卫生经济学等领域。

随着人类对畜产品的需求与日俱增,畜产品在人类生活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畜牧兽医学科为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为社会公共卫生发挥了巨大的保障作用,为生命科学研究担供了宽阔的试验平台。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畜牧兽医科学对我省畜牧业生产、食品安全、人类健康、公共卫生、生态保护、农民增收、社会和谐及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福建省畜牧兽医学科涉及的主要部门有:福建省农业厅畜牧兽医局;市、县(市、区)畜牧兽医(水产)局;省、市、县(市、区)动物卫生监督所、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畜牧(总)站;省、市、县(市、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福建农林大学动物科学学院;福建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动物科学系;市、县(市、区)畜牧兽医教学、科研部门等。

2 学科体系建设现状

2.1 学科人才培养与教育

福建省畜牧兽医学科采取了多层次、多方位的人才培养模式,目前已形成比较完整的畜牧兽医人才培养与教育体系。福建农林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涵盖了对本科生、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农业(畜牧兽医)推广硕士研究生、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的人才培养。在多年开设畜牧兽医专业培养本科生的基础上,1986年建立了兽医内科学硕士点并开始招收兽医学研究生,1990年建立了动物生产学硕士点开始招收畜牧学研究生。目前拥有草业科学二级学科博士点(自主设置)1个,畜牧学一级学科硕士点1个,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学、草业科学、基础兽医学、临床兽医学、预防兽医学等6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兽医硕士和农业推广(养殖)硕士专业学位点 2 个。20xx—20xx年,已培养学士790名、硕士98名。同时,“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学”与“临床兽医学”为福建省“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龙岩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原生物系)创办于1985年,设有动物科学、动物医学、生物技术和生物科学4个本科专业,是培养福建省畜牧兽医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的重要基地,已培养畜牧兽医大中专生185名,目前在校生700多人,与福建农林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和华中农业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8人,预防兽医学获省级重点学科建设。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动物科学系主要培养大专层次、中专层次的畜牧兽医实用人才,所开设畜牧兽医专业获得“省级精品专业”,20xx年以来已培养畜牧兽医大专生320名、中专生1500多名。龙岩市、漳州市、南平市、三明市等农业学校均设有畜牧兽医专业,已培养畜牧兽医中专生3700多名。此外,我省职业高中学校畜牧兽医班从1983年开始兴办以来,共招生6800多人,毕业6000多人。

省、市、县(市、区)农业(畜牧兽医)部门都高度重视人才培养,不断探索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每年都通过多层次、多形式开展有关畜牧兽医法律法规、畜禽品种资源保护、畜禽标准化生产、动物疫情监测、防控技术、动物检疫、信息管理等专题的研讨和培训,仅1991年以来,省里组织培训就达70多次,培训人员上万人次,从而提高全省基层畜牧兽医人员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术水平,以及科技服务技能与科技创新能力。此外,各地农函大利用教学培训资源,对全省畜禽生产第一线人员开展了短期培训,共培训4万多人。

我省历来十分重视畜牧、兽医科学科研实验平台的建设,经过多年的努力,科研与人才培养的条件有了明显改善,促进了学科的发展。目前,“国家水禽品种资源基因库研究所” 已在石狮建成并通过农业部验收; 由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建设的“福建省康牧生物技术开发中心”已通过国家农业部验收、“福建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动物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已通过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认可和农业部资格审查、“福建省畜禽疫病防治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和“福建省畜禽分子遗传育种工程”也通过省级验收;设在福建农林大学的国家级“动物科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级工程实验室“动物药物工程实验室”已经立项建设;设在龙岩学院的“预防兽医学福建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和“生物学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也已经立项建设。

2.2 机构与队伍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十分重视畜牧兽医机构与队伍建设,历经几次改革和调整,机构不断完善,队伍不断扩大。目前,省级成立畜牧兽医局,设畜牧兽医综合处、兽医处、畜牧处、饲料兽药处,拥有行政编制25人;事业单位有:动物卫生监督所、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畜牧总站、省际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共有全额事业编制94人。市、县两级都设立了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同时成立了动物卫生监督、动物疫病预防控制、畜牧等事业机构,共有939人员编制,实际人员1066人(含自收自支);全省乡镇畜牧兽医站编制2483名,实有人员1418人,由于几次改革将乡镇畜牧兽医站下放到乡镇管理,影响到机构与队伍的稳定,目前正在理顺;为了确保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的实施,我省从20xx年起,开始聘用村级动物防疫员,目前全省共15043名,国家和各级给予适当津贴补助。此外,全省还拥有畜牧兽医教学、科研人员300多人。初步形成了与现代畜牧业发展和重大动物疫情防控工作相适应的畜牧兽医的行政事业、教学、科研机构与队伍。

转贴于上文库 www.3wk.net 2.3 基础设施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逐步加大了对畜牧兽医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尤其是1998年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以来,对动物防疫体系、种畜禽品种资源保护、畜禽良种繁育体系、畜牧业标准化建设等方面的投入显著增加,基本形成了上下贯通、横向协调、运转高效、保障有力的动物防疫基础设施网络,初步建成了我省主要地方品种资源的保护场,形成了较完善的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了一批具有国内外先进水平的畜牧业标准化生产和加工基地。

1998年以来,我省累计投入动物防疫基础设施13215万元,建设了96个实验室,面积达19800平方米。其中1个省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基本能承担辖区内动物疫病的监测、流行病学调查、、诊断或确诊;9个市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初步具备了承担辖区内动物疫病的监测、、诊断等能力;85个县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初步具备了具体承担辖区内畜禽抗体监测、数据整理、汇总和报告以及样品采集等能力;10个国家动物疫情测报站和20个省级动物疫情测报站,基本具备了承担流行病学调查的能力;31个省际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具备了承担省际间公路动物防疫监督检查和消毒工作;373个乡镇兽医站,大部分初步具备了分发疫苗、实施免疫、样品采集等能力。

1998-20xx年,和我省累计投入种畜禽品种资源保护与建设经费5995万元,新建4个种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场、1个国家水禽地方品种畜禽资源基因库和1个种畜性能测定与评估中心。20xx年以来,和省级财政加大我省畜牧业经费投入,到目前为止已达33914万元,其中良种繁育体系建设15708万元、畜牧业标准化建设13120万元、生猪生产大县奖励3166万元、母猪保险1920万元。

3 学科发展现状与主要成果

3.1 学科发展现状

3.1.1 畜牧

在畜禽现代育种技术的研究方面,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省以地方畜禽品种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的研究为重点,已建立了上杭槐猪、莆田黑猪、闽北花猪、武夷黑猪、福建黄兔、山麻鸭、连城白鸭、金定鸭、莆田黑鸭、白绒乌骨鸡、漳州斗鸡、河田鸡、金湖乌凤鸡、德化黑鸡、长乐灰鹅、闽北白鹅、福清山羊、戴云山羊、福安水牛、晋江马等20个畜禽地方品种保种场和晋江马保种区,并开展了品系选育和配套系选育的研究工作。上世纪80年代开展了金定鸭品系选育和莆田黑鸭高产系选育,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山麻鸭高产系和配套系选育相继都取得了成功,山麻鸭高产系目前推广到全国20多个省市,存栏量达到3亿以上,成为我国蛋鸭主产区的当家品种;山麻鸭配套系产蛋性能达到国内最高水平,显示出良好的推广前景。福建省农科院对半番鸭羽色性状进行研究,揭示了在采用白番鸭作为父本生产白羽半番鸭时,半番鸭白羽毛性状的遗传主要决定于母本,选育成功中型和小型白羽半番鸭的专门化母本品系,《半番鸭白色羽毛遗传及其应用研究》和《小型白羽半番鸭母本选育》分别获得20xx年度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和20xx年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提高了半番鸭生产的经济价值,使我省的半番鸭选育推广工作走在全国前列,目前正在开展羽色功能基因定位的前期研究。番鸭人工授精技术在我省起步较早,并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已推广应用到全国各地;猪rn基因研究与应用走在全国前列,并获得20xx年度省科技进步奖。开展了黄牛、山羊以及猪品种的杂交改良,利用blup法、生化和分子遗传标记辅助选择等现代育种技术进行番鸭的种用性能选育以及地方畜禽品种遗传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的研究,多次获得省部级科技基金立项。 “优质白番鸭rf系列”列入国家级重点科技成果推广计划,向全国16个省、市推广,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可望推广应用。“肉鸡、肉鸭rapd、繁育配套技术研究及产业化生产”和“番鸭选育中动物模型blup法的研究”对加快肉禽良种选育及推广具有重大的指导作用。

在动物生殖机能的调控与繁殖新技术方面,取得国际合作项目、国家基金、以及其他省级科研项目资助多项。哺乳动物胚胎工程的部分研究成果与相关龙头企业进行了项目对接,牛、羊胚胎移植技术在我省得到应用。深入研究了奶牛胎儿胎盘的内分泌学、组织学变化与胎儿生长、母体代谢以及母子妊娠期、围产期疾病的关系,提出了胎儿胎盘机能的内分泌学和组织学监测方法,其研究成果在国外专业学术杂志上发表论文20篇,其中sci论文2篇。在生殖内分泌对生殖机能调控机制研究的基础上,正着力于研发相关配套技术,力争实现奶牛一年一产,进一步提高禽类生产性能。番鸭就巢性基因及就巢调控技术研究将通过功能基因的辅助选择,提高番鸭繁殖性能,可望在禽类分子育种方面有所突破。

在畜禽健康养殖关键技术研究方面,全国首创研究出蛋鸭无水面旱地圈养模式并得到推广应用,为水禽提供了替代传统水面放养的生物安全饲养技术。开展了奶业现代化生产技术集成与产业化开发、低山丘陵草地奶牛业综合发展技术、无公害药物和添加剂的开发与利用、药物残留的治理等方面的研究工作,获得“十五”国家奶业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攻关计划等多项资助;开展低山丘陵草地奶牛业综合发展技术的研究,目前已初见成效;无公害药物和添加剂的开发与利用等方面的研究,目前已有多项产品获得了生产许可证并批量生产;探索建立了以生物安全为核心,中兽医药技术为特色的肉猪、半放养优质鸡、黄兔的标准化生产和药残控制技术体系。“无公害猪肉生产药物残留控制关键技术研究”、“福建黄兔生态养殖技术研究”成果分别获20xx年度福建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三等奖,“半放养优质鸡生产药物残留控制关键技术研究”和“猪新型免疫调节剂研究”分别于20xx年4月、20xx年1月通过福建省科技厅成果鉴定,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已被农业部门和省列为重点推广项目。

在天然药物深加工及兽药新产品研究与应用方面,深入研究超微粉碎、超临界萃取、中药多功能提取、分离浓缩等新技术的应用,对临床常用的中药的有效功能成分进行分离、提取加工,探讨中药发挥作用的物质基础,研究其作用机理,取得了重要成果。如“中兽药超微粉碎技术应用研究”项目,20xx年3月通过省科技厅鉴定,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鱼腥草系列中草药制剂开发研究”项目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20xx年获得福建省科学技术三等奖等。在多年的研究基础上,近年开发出了多种新制剂和系列产品,主要有中药浓缩颗粒制剂、中药超微粉制剂、中药免疫调节剂、中药饲料添加剂、中药散剂等,与有关兽药厂家联合申报取得中兽药制剂生产批文10个,这些制剂在畜牧生产尤其是在水产动物疾病防治方面取得良好效果,创造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研究开发出系列新型兽用透皮吸收制剂,如洛美沙星搽剂、克痢星搽剂,环丙沙星搽剂等,研究成果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20xx年获福建省科学技术二等奖;研制出具有杀菌力强、抗菌谱广、使用简便、腐蚀性小、稳定性好、价格低廉、无环境污染、毒副作用小的消毒药系列,如“稳定化戊二醛消毒剂”和“新型溴氯海因缓释型消毒剂”,于20xx年通过了农业部评审并获得新兽药证书;研制成功提高动物抗病力、减少应激的新制剂,如烟酸铬、烟酸铜、吡啶-2-羧酸铜,其中烟酸铬获得20xx年国家新饲料添加剂证书,20xx年获福建省科学技术二等奖。

3.1.2 兽医

我省针对高致病性禽流感、伪狂犬病、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流感等重大动物传染病和共患病,开展了病原生态学、血清学、流行病学等方面的研究,并取得了成果。

转贴于上文库 www.3wk.net 福建农科院畜牧兽医所于1962年在国内首次分离并鉴定了伪狂犬病病毒(prv闽a株,已成为我国的标准毒株)以来,对该病的疫苗及单抗诊断技术也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并获得成果奖3项。其中于1964年研制成功的“伪狂犬病灭活苗”的应用,有效地消灭了牛羊pr,牛伪狂犬病灭活疫苗1984年列入“中华共和国农牧渔业部标准”产品,该成果获得1984年全国科技大会重大成果奖。建立了elisa、免疫荧光法、反向间接血凝(抑制)试验检测伪狂犬病病毒抗原和抗体,研制出伪狂犬病快速诊断试剂盒。1990年研究人员采用蚀斑纯化和温度诱变方法,从prv闽a株(强毒)中选育出伪狂犬病病毒弱毒株(prv-b),并用prv-b株制成的鸡胚细胞冻干苗,该苗对猪安全有效,“伪狂犬病弱毒株的选育”于1995年获福建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xx年应用离心和透析相结合的方法成功地制备了猪伪狂犬病病毒囊膜蛋白免疫复合物,研制了prv新型iscom疫苗,该疫苗安全性好,与弱毒疫苗比较,不存在潜伏感染及毒力返强的问题,克服了油乳剂灭活苗常见的性和副作用。该疫苗研制成功,增添了我国伪狂犬病防疫的手段,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特别是新型佐剂的引入及效果,对于我国灭活疫苗的研制、生产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

福建农科院畜牧兽医所于1977~1978年对猪链菌病进行了详细的流行病学调查,并开展了病原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为防治和控制猪链球菌病的流行及危害提供了科学依据。1978年,开始对猪链球病菌苗进行研究,1979年成功研制出“猪链球菌弗氏佐剂灭活疫苗”,被农业部批准列入九种兽医生物制品之一的“疫苗制造及检验试行规程”。1980年,开展猪链球菌弱毒疫苗的研究工作,培育出一株安全有效的猪链球菌ft117弱毒菌,1981年经农业部批准在福建省兽药厂进行中试,在省内外扩大试用范围,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猪链球菌弱毒冻干疫苗”于1981年被农业部批准列入“猪链球菌弱毒冻干菌苗制造及检验规程”。1983年应农业部成都药械厂的要求,无偿将猪链球菌ft117弱毒株赠送该厂扩大生产,为四川省猪链球菌病的防治发挥了重大作用。

在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研究方面,阐明了prrsv在福建省的流行情况,在福建省内分离了3株prrsv分离株,通过对病毒生物学特性与分子遗传进化关系的,证实了福建省流行的prrsv属美洲型毒株;用福建省分离的地方毒株进行了弱毒疫苗的初步研究,选育出一株毒力致弱的弱毒株,为进一步研发弱毒疫苗奠定了基础;应用本地分离株研制了两种不同佐剂的灭活疫苗,初步试验结果表明,研制的疫苗安全性好,疫苗保护率高。本研究达到国内同类研究的先进水平。

在番鸭细小病毒病和番鸭呼肠孤病毒病研究方面,我省一直处于国内领先地位。福建农科院畜牧兽医所于1988年在国内外率先分离鉴定了雏番鸭细小病毒,建立了快速简便以单克隆抗体为核心的诊断方法,研制成分别检测雏番鸭细小病毒病病原和抗体的乳胶凝集和乳胶凝集抑制诊断试剂盒,获国家一类新兽药证书;同时研制成雏番鸭细小病毒病活疫苗,获国家一类新兽药证书;先后获得成果奖三项,其中“雏番鸭细小病毒病病原发现、鉴定和诊断研究”获1993年福建省科技进步二等奖,“雏番鸭细小病毒病活疫苗和快速诊断试剂研究” 获20xx年福建省科技进步一等奖,“雏番鸭细小病毒病病原发现、诊断和防治”获20xx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福建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动物病毒室自1997年以来对番鸭呼肠孤病毒病进行了病原学、诊断学和疫苗学研究,采用同源胚胎和细胞分离培养病毒,在国内首次分离到5株病毒,应用电镜观察、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rt-pcr等方法,完成了病毒形态、理化、生物学、抗原性、基因组特性等和病毒基因组部分片断的克隆和序列,证明是番鸭呼肠孤病毒(mdrv)病病原,在常规和分子水平上确定为呼肠孤病毒科正呼肠孤病毒属番鸭呼肠孤病毒,并于20xx年通过由省科技厅组织的成果鉴定。20xx年由福建农林大学动物科学系在国内首次鉴定该病原为番鸭呼肠孤病毒。福建农科院畜牧兽医所在国内率先建立了敏感、特异的检测mdrv的rt-pcr方法,同时应用生物技术在国内外首次研制成番鸭呼肠孤病毒病活疫苗,分别获20xx、20xx年国家发明专利,同时该疫苗临床试验已于20xx年7月获得农业部批文。国外至今尚无活疫苗。

在鸭出血症病原学及诊断技术研究方面,在国内外首次分离鉴定了该病病原为鸭疱疹病毒2型,详细描述了该病的流行病学、特征性临床症状和病理学变化,建立了检测该病病原的血清中和试验、血凝及血凝抑制试验、间接免疫荧光抗体技术等实验室诊断技术,为该病的临床诊断和快速诊断提供了依据和有效手段;该研究成果荣获福建省20xx年科技进步二等奖。

在禽霍乱研究方面,在国内首次成功研究出“禽霍乱荚膜亚单位疫苗”,1987年有偿转让给湖北省兽医生物药品厂扩大生产,成为我院首个可以转让的科研成果。1988~1989年,开展“禽霍乱荚膜亚单位疫苗示范推广”项目,两年内在我国20多个省市推广近700万羽份,获经济效益两千多万元。在鸭疫巴氏杆菌病研究方面,从该菌的分离与鉴定、生化特性、培养条件及细菌浓缩技术、血清学、超微结构、荚膜的提取及免疫原性、外膜蛋白(omp)的提取及分型、基因分型、检测方法的建立、病理组织学、疫苗的研制等方面开展了较为系统的研究,

1985~1995年成功研究筛选到抗鸡新城疫病毒、鸡马立克氏病毒、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等病毒单克隆抗体,并制成诊断试剂,推广900多万头(羽)份,并获成果奖二项。研制了既适合规模养殖场又适合基层使用的、猪瘟等动物传染病的胶体金试纸条;马立克氏病病毒人工感染鸡细胞凋亡病变及凋亡机制、禽鸟住白虫病和血变虫病的病原生物学等方面研究走在全国前列,并取得科研成果。

3.2 主要成果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省加大了对畜牧兽医科技的支持力度,确定了明确的研究目标,即立足本省实际,以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和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为目标,采取高新技术与传统技术相结合、面向国民经济与社会需求相结合开展研究,使畜牧、兽医科学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取得骄人的进展和一大批科技成果,为我省畜牧业生产快速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共有48项成果获国家或省、部级科技技术奖励(如表1所示),其中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4项(其中获得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获得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奖44项(其中获得一等奖1项,二等奖13项、三等奖30项);按照畜牧兽医分类,其中畜牧28项,兽医20项。审定批准了1个新饲料添加剂和2个国家重点新产品证书;2个国家一类兽药证书。这些成果反映了我省畜牧、兽医科学成就,为推动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和保障社会公共卫生安全做出了贡献。

4 学科发展趋势与关键技术

4.1 学科发展趋势

畜牧学科研究将与生产需要紧密结合,充分运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深入研究猪、家禽、奶牛(包括奶水牛)、肉牛、山羊、兔的优质品种遗传资源,通过常规育种技术和分子生物学手段相结合培育新品种、新品系或配套系。品质育种、抗病育种将成为畜禽育种的重要内容。既满足动物营养需要又保证食品安全而且利用于环境友好的饲料研究也是学科研究的重要领域。随着规模化养殖的发展,畜禽环境控制、排泄物无害化处理、养殖污染防控技术等领域研究亦日趋重要。高新技术将在畜产品中广泛应用,畜牧业生产标准化技术将得到进一步发展。

疫病基础研究的重大突破将为防控畜禽重要疫病和共患病提供更有效的手段。未来畜禽疫病研究将更多地在分子水平上研究,开展对重要动物疫病病原的发病机制、共患病原跨种间感染机制、病原的遗传变异、基因组结构、功能基因定位、致病性与抗原性之间关系等基础性研究;同时更加注重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的紧密结合,应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研制开发新型疫苗、诊断制剂和药物,动物基因工程疫苗、诊断试剂盒是发展方向;预防兽医学的研究进步将在我国动物疫病诊断、流行病学监测和疫病防控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并将结合信息技术,建立疫病预警预报和疫情快速应对体系。

4.2 关键技术

4.2.1 畜禽遗传育种

(1)技术需求:生产性能测定及遗传评定技术;人工授精及胚胎工程技术;畜禽基因组及重要经济性状的功能基因定位技术;畜禽数量性状选育技术,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分子生物学技术;畜禽超高产育种与利用的分子生物学技术。

(2)主要研究内容:猪的新品种(系)以及配套系的选育;优质肉鸡、水禽品种(系)、配套系的选育;山羊新品系的选育;优质肉牛、奶牛专门化品系的选育;畜禽肉质风味形成机理的研究;我省地方畜禽品种特有dna资源的分离和鉴定;种畜禽性能测定和遗传评定技术;地方畜禽品种资源的原位保存和易位保存的技术研究。

4.2.2 动物重要疫病防治

(1)技术需求:畜禽疫病预防控制与净化技术;畜禽疫病的诊断与监测技术;传统疫苗的改进和完善技术;主要畜禽疫病基因工程疫苗的研制与开发技术;高效、低毒化学药物的研究与开发技术。

(2)主要研究内容:开展重点疫病综合防治、合理用药技术;重点普通病与营养代谢病治疗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开展重要病毒病、细菌病、寄生虫病的病原生态学、流行病学、预警预报和风险评估研究;开展重点疫病单克隆抗体、胶体金等诊断与监测试剂盒的研制与产业化开发;研制开发新型疫苗佐剂与免疫增强剂,开展传统疫苗的改进与完善;研制新发生疫病疫苗;加强基因重组疫苗、基因缺失疫苗、亚单位疫苗等生物技术疫苗的研制开发;对工艺路线成熟,具有重大生产应用价值的疫苗开展产业化开发研究与生产;开展新型畜禽专用抗菌药物,高效、低毒、低残留抗寄生虫药物,适用于动物用药特点的缓释制剂与靶向制剂、兽药残留检测试剂盒、新型抗感染中草药制剂的研制与开发。

4.2.3 新型饲料和饲料添加剂及其加工设备

(1)技术需求:已有能量、蛋白质饲料资源的合理加工生产、优化配制利用技术,以及新的饲料资源的开发利用技术;利用高新技术研制安全、高效添加新品转贴于上文库 www.3wk.net种和已有添加剂品种的低成本、高新技术和产业化生产技术;动物营养物质代谢、需求规律、饲养标准修订和配套饲养技术(含无公害、绿色、有无畜产品配套饲养技术);大型设备、关键零部件和饲料加工工艺开发技术;饲料及添加剂原料、产品标准和检测技术;不同畜禽地方品种营养需求的研究。

(2)主要研究内容:饲料谷物、蛋白质饲料等的优化生产利用技术;青粗饲料利用新技术;适用我省饲养特点、不同类型饲料配方的研究与产业化生产技术;氨基酸、基因工程酶制剂、微生物添加剂、有机微量元素、代谢调控剂、畜产品品质改进剂、药物添加剂的研究与开发;无公害、绿色、有机畜产品配套饲养技术;配合饲料生产关键设备与工艺,配合饲料生产过程质量控制和信息支持技术;我省地方畜禽品种营养需求的研究与仿生饲料的生产技术。

4.2.4 草山草坡保护利用及草业开发

(1)技术需求:牧草品种资源开发、保护和利用技术;牧草良种选育及良繁生产技术;南方草山草坡(丘陵区)优质高产人工草地建植技术;草产品产业化生产开发技术。

(2)主要研究内容:优质高产人工草地建植技术;草地资源持续高效利用技术;丰产、优质、多抗、适宜放牧、刈割、环保、绿化等不同用途的特种牧草及饲料作物新品选育,优质牧草良种繁育技术;不同类型种子的采集、清洗、加工技术,优质牧草和饲料作物高产栽培及集约化生产技术;不同草产品加工工艺及配套设备的研制开发;筛选适合我省不同生态区域不同草食动物的四季牧草轮供品种。

4.2.5 畜产品加工

(1)技术需求:动物源性食品原料、半成品、预制品、制品现代化生产技术;畜产品加工原料及制品质量控制及监督监测技术;功能性食品生产开发技术。

(2)主要研究:动物性食品风味物质功能成份、分子结构、生物学特性研究开发;优质原料、半成品、预制品、制品型动物性食品现代化生产工艺与设备开发;冷却肉、液态奶、液态蛋白质、清洁、卫生、现代加工技术体系研究与开发;特种动物产品深加工技术体系研究开发,皮、毛、绒现代清洁初加工技术研究。畜禽副产品清洁加工利用技术开发;屠宰加工废弃物无害化资源化利用技术开发;原料与制品保鲜技术开发;大宗产品质量快速检测技术开发。畜产品与制品质量分类分级标准的制定及监测技术开发。

4.2.6 畜禽场环境控制与废弃无害化、资源化

(1)技术需求:高效、低耗,最少污染“清洁生产”环境质量保证技术;畜禽场废弃物无害化自理和资源化利用技术;新型安全无污染饲养工艺与配套设备开发技术;环境标准、质量监督检测技术。

(2)主要研究内容:畜禽饲养环境控制关键技术和设备,节能、高效、低耗、装配化、标准化猪鸡环境设施的开发,新型清洁饲养工艺配套设备的研究开发;粪尿高分离固液分离技术设备研制;一体化高浓度有机废水净化自理新技术与设备;经济型固体废弃物快速发酵技术,有机复合肥生产技术及设备,n素损失控制技术;液体粪便土地直接利用技术和配套设备;臭气控制新技术。

5 学科发展存在的不足与建议

5.1 存在的不足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畜牧兽医学科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为我省畜牧业健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但是与畜牧业发展需要动物疫病控制需要相比,我省畜牧兽医学科还有很大的差距。

一是畜牧业科技投入比重偏低。我省农业科技总体投入很低,如20xx年至20xx年,省级安排农业科技专项仅为12886万元;而在农业内部,畜牧业科技资源各项投入在我省农业总投入中的比重不足15%,这与我省畜牧业产值占农业产值23%以上的比重不相称。

二是学科发展不平衡。畜禽遗传育种技术滞后,对我省地方畜禽品种资源的利用研究不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动物营养和饲料添加剂核心技术较少;对一些重大传染病病原的基础研究、生态分布与流行规律研究不够深入,重大传染病的诊断技术和防控技术比较落后,与产业的发展不平衡;寄生虫病研究尤为落后;兽药特别是生物制品、诊断试剂的研究还需加强;草山草坡保护利用、畜产品加工技术开发、畜禽场环境控制等方面,还没有形成较完整的科学体系。

三是技术创新能力薄弱。畜牧兽医原创性的研究成果少,跟踪模仿研究多;尚未形成完善的研究体系和平台,国内外竞争力不强;高水平的研究论文、在世界权威学术杂志发表的论文少;缺乏处于国内外前沿的高素质研究团队,科研人力资源整合有待加强。

5.2 建议

5.2.1 加强学科基础设施建设

根据畜牧、兽医科学所需的研究技术发展趋势,加强学科基础研究,合理布局研究技术平台,提高学科的创新能力。重点建设符合国际标准的生物安全ⅲ级和ⅱ级实验室、实验动物中心等,以满足科学研究的需求。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地方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场、保护区、基因库、种畜质量遗传评估中心、畜禽良种繁育体系、畜禽标准化生产体系、畜禽防疫体系、疫情应急指挥体系、畜禽无害化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

5.2.2 加强学科人才培养与整合

结合我省现代农业发展需要,以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为基础,加强科技创新型人才培养,造就大批高素质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学科带头人和团队,同时吸引和凝聚海外优秀人才,为学科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充分发挥畜牧兽医科研、教学、推广单位和企业各自优势,整合资源,创新性地开展畜牧兽医重大技术研究,并建立联合开展科技攻关的长效机制,加快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实际应用。

5.2.3 加大学科关键技术攻关

要根据我省畜牧业发展的技术需求,加大畜牧、兽医科学研究投入力度,重点在畜禽优质高效高产技术、畜禽主要疫病的防控技术、畜产品安全保障技术、畜产品加工技术、标准化与质量控制技术、资源开发保护利用技术、健康养殖与生态保护技术等方面加大攻关研究。转贴于上文库 www.3wk.net

第十七篇 承德市农药市场监管年农药监管新举措_农林学论文

摘要阐述了承德市在农药市场监管年采取的农药监管新举措,为进一步加强农药管理工作,强化农药市场监管能力,探索农药管理创新机制,使各项管理措施更贴近农药管理工作的实际。

关键词农药市场;监管;农药市场监管年;河北承德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食品无公害要求的提高,加强农药监管力度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是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关系到人类身体健康的一个重要方面[1,2]。农业部把20xx年确定为农药市场监管年,为了有效促进活动开展,承德市紧紧围绕年初国家、省、市对农药市场监管年活动的工作部属,结合当前农药管理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特点、新问题,采取了以下农药监管新举措。

1制定行动方案,明确责任目标

1.1统一工作方案,强化工作措施

20xx年初制定了《承德市农药市场监管年工作实施方案》,从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工作重点、工作要求对农药市场监管年的全年工作做出总体安排。各县(区)农药管理部门根据本方案的总体要求,结合辖区内农药市场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也制定了详细的工作方案,明确目标和责任,细化了工作任务和工作要求。

1.2成立组织,落实监管责任

为贯彻省、市农药管理工作会议精神,加强对农药市场监管年活动的领导,成立了以农业局长任组长、主管副局长任副组长的“农药市场监管年”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农药监督管理站,专门对此项工作负责。全市11个县(区)农药管理部门分别成立了由主要领导挂帅,分管领导具体负责,业务精、善管理的同志组成的农药市场监管年活动工作班子,扎实推进农药市场监督管理年活动的开展。wWw.meiword.CoM

2加强农药市场管理,规范经营活动

2.1严格市场检查,狠抓源头治理

强化检查措施,采取日常执法检查与集中执法检查相结合,自查与互查、联查相结合,抽查、突击检查与督察相结合等多种形式对农药市场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一是突出对高剧毒、高残留农药的监管。为了防止农户购买使用高毒农药,要求乡镇和村级配合市、县(区)共同抓好农药市场监管工作,并要求全市和周边临近省市的县(区)农药监管部门加强合作,互通信息,共同做好农药监管工作,形成多方联动、齐抓共管的局面,有效地遏制了高剧毒禁用农药流入市场。定期检查销售台帐、实行可追朔管理制度,切实做到源头治理。市、县(区)采取明察暗访,受理举报等形式,全部设立了24h公开监督举报电话,保证随时畅通。对发现违法销售高毒农药的单位和个人,依法进行处理,情节严重的,联合工商部门坚决依法取缔经营资格。二是加强对农药使用环节的监管。充分发挥基层乡镇和村级对农药监管的作用,把辖区内的蔬菜、瓜果、中草药材、玉米等集中产区的农药经营单位作为检查重点。同时,通过深入到田间地头、蔬菜大棚、发放田间记录本等措施,了解农民用药情况。对违法销售和用药的单位和个人依法进行处罚,情节严重的追究刑事责任。三是对高毒、废弃农药及时处理,消除安全隐患。20xx年积极争取市级财政资金支持,分2次对全市近年查获的甲胺磷等高毒库存农药681kg、其他非高毒库存农药24t,委派专人清点装箱运至指定农药销毁厂家进行了统一销毁处理。彻底消除承德市库存农药的安全隐患。

2.2建立管理档案,实行微机化管理

为及时掌握经营单位的经营状况,对承德市近800家农药经营单位所经营的农药品种与数量状况、质量状况、法人基本信息、经营地点、库房所在地等情况重新进行了摸底调查,建立了比较详细的档案记录,制成了详细的电子分布图,制作完成了承德市农药地理信息监管系统,使全市所有农药经营单位的具置、经营情况在图上清晰可见,全面实现了农药监管工作的微机化管理。通过建立档案,使监管人员对本市农药生产、经营状况做到心中有数,便于农药管理部门进行市场检查和监管,为有效管理奠定了基础, 2.3健全联系制度,构建农药市场监管长效机制

市、县(区)两级农药管理部门建立起与农药经营门市的联系制度,按照属地管理原则,明确监管责任内容,确保工作落实到位。采取的方式是市农药站和各县(区)农药管理部门,各县(区)农药管理部门和农药门市层层签订农药监管责任状。市站农药执法人员对应承包县(区),县(区)农药执法人员对应承包农药经营门店,把责任落实到每个人(责任状一式2份存档备案)。市级农药管理部门通过一一对应的形式,推动处在一线的县(区)农药管理机构共同规范农药市场,确保农药管理工作深入到门店,管理责任真正落实到个人,使全市的农药行政执法人员全部投入到农药管理的实战状态,建立起管理有序的责任监管体系。

3创新管理方法,确保措施落到实处

3.1制定规范性文件,确保制度落实

为了确保“两账、两票、一卡”制度等各项农药监管制度的落实,先后以农业局文件形式制定下发了《规范农药经营管理的通知》《加强农药市场管理工作的通知》,又与市工商管理部门联合印发了《承德市农业局关于进一步规范农药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了农药管理部门对农药经营单位实行实质审查。严格了农药经营主体准入资格,规范了已登记的农药经营主体,提出了具体的准入要求。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农药经营单位检查清理活动,对不符合准入要求的经营单位,责令限期办理变更或注销登记。

3.2开展诚信评比,增强守法经营意识

为了落实好农药市场监管年活动,开展了创建遵法、守法农药经营安全示范店的综合考评活动。制定了评选优秀安全示范店的具体标准和办法,内容包括:有关制度的执行情况,农药销售人员培训及持证上岗,农药销售人员的业务水平,农药经营单位有无出售高毒禁用农药、假劣农药的违法行为,市场抽查达标率以及对历次农药市场检查结果的综合评定。每县(区)评选出优秀经营单位2个,奖励流动红旗,并通过承德农业信息网和承德日报进行宣传表彰。

3.3健全工作制度,部门之间积极配合

市、县(区)农业部门积极采取切实措施,建立健全了市、县(区)两级农药监督抽查制度、监管信息公布制度、农药案件投诉举报制度、大要案通报制度、重大案件督办制度和区域间、部门间的联动协作制度,通过制度建设带动工作规范,形成监管合力,提高监管效率。

4开展宣传培训,促进放心农药进村入户

利用电视、广播、报刊杂志、网站等媒体以及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普及农药管理法律法规知识,提高生产和经营者自觉遵法守法意识;普及农药科学知识,提高使用者安全、科学、合理用药水平;同时,做好放心农药进村入户工作。利用植保社区服务网络,通过“两台一报”公布专家热线,为农药经营者和农民当好参谋,解答疑问。在各种病虫害的主要发病高峰期和防治适期有针对性地组织技术培训,进行示范推广高效低毒的农药新品种、新技术,引导农民群众选购放心农药产品,指导农民正确、科学使用农药,防止因使用不当造成农业生产事故。做好新农药的药效对比试验,严格做到效果不明显的农药不推广、高毒高残的农药不推广。全方位的宣传培训,提高农药经营者和使用者的自觉守法意识,营造出社会重视和支持“农药市场监管年活动”的良好环境。

5参考文献

[1] 赵郁强,王停.多措并举确保农药市场监管取得实效[j].农药科学与管理,20xx(4):44-45,35.

[2] 赵郁强,王停.20xx年河北省农药市场监管工作重点和措施[j].现代农村科技,20xx(5):8-9.

第十八篇 泗阳县农资市场现状及其对实现化学农药减量使用目标的影响_农林学论文

          作者:张建生 郑平先 杨国兆

摘要介绍了泗阳县化学农药减量使用技术工作的开展情况,了泗阳县农资市场现状及其对化学农药减量使用的负面影响,并提出了解决对策,以期促进泗阳县化学农药减量使用技术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农药减量使用;农资市场;现状;影响;对策;江苏泗阳

20xx年初,江苏省植物保护站紧紧围绕淮河流域水污染综合治理总体方案要求,以农药减量使用和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为目标,制定了20xx年淮河流域化学农药减量使用技术方案,提出了切合实际、可操作性强、量化具体的总体目标:“通过采取有效技术措施,淮河流域(扬州、泰州、南通、盐城、淮安、宿迁、徐州、连云港市及所辖部分县)20xx年化学农药使用总量比20xx年降低3%以上;使用农药的品种进一步优化,生物农药应用比例提高5个百分点;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应用面积增加30%;粮食作物病虫危害损失率控制在3%以下。”一年来,泗阳县紧紧围绕目标,积极开展工作,在加强病虫监测预警、推广绿色防控技术、推进专业化防治等方面都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绩,但在年终调查总结时却发现,在稻麦主要病虫草害都明显轻于20xx年的情况下,泗阳县20xx年化学农药使用量与20xx年相比却没有显著下降,经调查,认为这与泗阳县农资市场现状有很大关系,现如下。wwW.meiword.com

1泗阳县化学农药减量使用技术工作开展情况

1.1加强病虫监测预警

做好系统调查与大面积普查工作、准确掌握病虫害发生发展动态、及时正确指导大面积病虫害防治是科学准确用药、减少防治次数的前提。20xx年,泗阳县严格按照病虫测报规范要求,开展农作物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共计发布病虫情报31期,准确率在95%以上;在重点监测泗阳县连续大发生病虫(小麦纹枯病、灰飞虱、稻纵卷叶螟、玉米粗缩病等)的基础上,密切关注近2年有上升趋势的水稻黑条矮缩病、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等病虫;在病虫害防治适期内,能积极利用媒体、宣传车、散发资料等手段向广大农户普及防治技术,保证以最少的防治次数达到最佳的防治效果。

1.2推广绿色防控技术

20xx年泗阳县积极试验示范、推广应用各项综合防控技术,减少病虫害防治对化学农药的依赖。农业防治方面,在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发生区,大力推广抗病性强的粳稻品种;在玉米粗缩病防治上,积极选用抗病品种、科学调整播期,十分有效地降低了发病率,减少了化学农药的使用量。物理防治方面,在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大力提倡灯光诱杀害虫;在众兴镇、王集镇、李口镇等地的水稻旱育秧田积极试验、示范、推广无纺布阻断灰飞虱迁入秧田传播条纹叶枯病。生物防治方面,大力宣传、推广、应用阿维菌素、甲维盐、井冈霉素、井腊芽等生物农药,使生物农药使用面积超过6.67万公顷次,占应用面积近20%。在超高效农药方面,积极示范推广近年来新筛选出的氯虫苯甲酰胺、噻虫嗪、吡蚜酮、烯啶虫胺等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品种,有效地降低了农药使用总量及对农田的有机助剂排放量。

1.3推进病虫害专业化防治

20xx年,泗阳县在运南片的李口镇凌孟村、运北片的张家圩镇树强村及泗阳棉花原种场三庄分场建设了3个各66.67hm2左右的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示范田;并新增注册专业化防治组织11个,积极有效地开展了病虫害统防统治工作,提高了病虫害防治技术到位率和防治水平,有效地降低了农药使用次数及使用量。

2泗阳县农资市场现状及其对化学农药减量使用的负面影响

2.1从业人员

据泗阳县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提供的数据表明,泗阳县注册登记的农资经营户为226户,其中以批发为主的批零兼营大户近20户,从业人员近600人;而县农业综合执法大队的执法检查记录表明,除上述有证经营户外,全县尚有400个左右农资无证经营户,从业人员在800名左右。根据调查统计,从业人员中,具有基本农药知识的退休农业技术人员、机构改革中落聘的农业技术人员及县乡两级农业部门实体技术人员计130人左右,占总从业人员1 400名的比例仅有9.3%,其余从业人员均未接受过农业知识教育与培训,文化水平也参差不齐,甚至有的连农药标签也不能完全看明白,从业前的职业可谓五花八门。从业的知识资本只有2个方面,一是从事农业生产所积累的农业知识(还可能是落后、偏颇甚至是错误的经验),二是农药厂家传授的产品知识(不乏超效果、超范围的夸大之词),于是在农药销售过程中,经常因为不能准确识别病虫害而以增加用药品种、数量为手段来保证防效,从而加大了化学农药使用数量;有时因不能对症下药,达不到防治效果,需要进行第2次用药,从而增加了化学农药使用次数。

2.2经营手段

由于缺乏必要的农药知识,众多农资经营户根本无法对所经营的农药品种进行试验示范,也就无从了解各种农药在本地气候、土壤、耕作制度、作物品种、病虫害不同发生程度下的科学使用方法。他们的宣传手段主要依赖农药厂家的电视而不是本地的生产实际;他们的销售手段主要依赖地缘性的亲情关系而不是对症下药。有时甚至采取不正当手段误导农民用药,如20xx年的灰飞虱和稻纵卷叶螟防治过程中,尽管其发生程度明显轻于20xx年,但由于泗阳县前几年的连续大发生,广大农民对这2种害虫关注有加,一些农资经营户就利用农户的这种心理,妄称20xx年2种害虫仍为大发生,误导农民多次、大量使用化学农药,成为泗阳县20xx年未能实现化学农药减量使用目标的一大因素。对于生物农药、超高效新农药,由于前期推广难度大、技术要求高再加上利润问题,他们更是很少愿意推广应用。

2.3经营目的

除县、乡2级农业技术部门的经营实体多以技物结合、服务农民为宗旨外,多数农资经营户一般是将农资经营当成纯粹的商业行为,忽略了农药与其他商品的区别,仍然以多销多利为主要目的,从而经常出现农药销售过程中的“三多”现象,即:多种、多量、多次[2]。在除草时不论草相、在防病时不论程度、在治虫时不论密度,甚至在无草无病无虫或不达防治标准时也误导用药,而且是一配多种、一种多量、多次用药,不仅增加了化学农药的使用量,而且导致药害事故时有发生。在调查过程中曾发现这样的事例:某乡镇一个较有影响的农资经营户,在农民旱育秧田二叶一心期前后开始大面积黄化时,2次使用杀菌剂不见效果后才实施除碱解决问题,当究其原因时,这个目前租用镇农技站门店经营、接受过全日制农业学校教育、从事乡镇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多年(现落聘)、与笔者相识的农资经营者借口说只有这样其手里积压的杀菌剂才可以处理掉,可见,目前许多农资经营者为了自己的利益完全无视农资经营为民服务的宗旨。

3对策

一是认真贯彻落实江苏省农委[20xx]51号《关于开展主要农作物主推品种、主推技术、主推配方肥、主推农药推介发布工作的意见》文件精神,切实做好主推农药的推荐工作,选好一批对环境安全、防效良好、适合各地实际情况的高效(超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及生物农药;坚决取缔低效、高毒、高残留农药,对违规经营的农资经营户给予必要的处罚。二是加强农资经营从业人员管理,一要提高农资经营从业人员的准入门槛,对其职业能力与职业道德进行严格考核,对于那些缺少基本的农药知识与为农服务思想的人员,坚决予以清查清退。二是要求农资经营从业人员加强继续教育,不断学习农药新知识、新品种及农作物病虫草害知识,了解国家与地方对农药生产与使用的新要求、新目标,掌握为农民提供可靠的实用信息和指导农民科学用药的基本知识[3]。三是提高农资经营执法力度,改进农资经营执法方法,除工商行政管理、农业综合执法部门检查经营资质与产品质量外,增加植保人员检查用药时间、药种及剂量[4]。对经常出现“三多”现象甚至产生药害的农资经营户给予必要的处罚直至取缔。

4参考文献

[1] 武雪燕.浅变规范农资市场势在必行[j].现代农村科技,20xx(21):62.

[2] 刘必成.关于加大农资市场监管维护农民合法权益的调研[j].决策探索,20xx(20):44.

[3] 杨永兴.三步快速开发区域农资市场[j].中国农资,20xx(9):56-57.

[4] 展华农.突出重点强化执法大力整顿农资市场秩序[j].农业知识(瓜果菜),20xx(8):43.

第十九篇 药用牡丹栽培技术_农林学论文

关键词牡丹;药用;栽培技术;安徽亳州;谯城区

牡丹为多年生植物,一般种植3~4年才能收获,用种子进行繁殖,主要以牡丹的根茎加工后入药,称为丹皮[1]。谯城区牡丹种植面积较大,经济效益收入比较可观,并且牡丹开花期有很好的观赏价值,种植面积逐年增加。现将牡丹栽培技术 总结 如下。

1种子处理

1.1选种

选用生长3年以上的牡丹所结的种子,且要求种子无病虫害,生长势强,果大肉厚,籽粒饱满,晾干后除杂去瘪,即可留作种用。

1.2种子处理

播种前要进行种子处理,首先晒种5~6 h杀死部分病菌,而后用冷水浸种48 h,以确保种子含有充足的水分,放入适量多菌灵进行消毒,去除空瘪种子与杂质,捞出后稍加晾干就可播种[2]。

2育苗

2.1选地作畦

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壤富含有机物质的地块,结合深翻(25 cm以上),施用腐熟农家肥60~75 t/hm2,氮、磷、钾三元复合肥(15-15-15)1 500 kg/hm2,整平田面后开100 cm宽的沟作畦,用呋喃丹10 g/m2撒于苗床,以防治苗期虫害。

2.2播种

播种时间必须在9月上旬,过迟会影响出苗率,播种方式采用撒播和条播均可,种子用量一般为1 kg/m2左右,播后用3 cm细土覆盖,要求保持苗床潮湿,以利于种子生根发芽。wWW.meiword.Com

3苗期病虫防治

在翌年的3月左右幼苗出土后,及时做好病虫害防治和除草,要适度浇水。主要病害有镰刀菌、结核菌、腐霉菌等,易引起幼苗倒伏,可用50%托布津500倍液、25%多菌灵1 000倍液喷防,用25%溴氰菊酯2 500倍液加40%氧化乐果1 000倍液于幼苗期喷施2次,对金龟子和蛴螬防治效果非常好。

4定植

4.1整地施肥

对定植移栽的地块进行深耕细作,耕深30 cm左右,结合整地施足底肥[3]。施土杂肥75 t/hm2,氮、磷、钾三元复合肥(15-15-15)1 500 kg/hm2,过磷酸钙1 500 kg/hm2,尿素600 kg/hm2。在整地时施呋喃丹75 kg/hm2,防治地下害虫。

4.2移栽

选用粗壮无病害苗,苗长10~15 cm,移栽株行距为15 cm×35 cm,栽植深度为10~15 cm,进行培土封沟,定植后浇1次护根水[4]。移栽时间在9月至11月上旬均可,过晚会影响成活率。

 5田间管理

5.1肥水管理

每年开春时追肥1次,施肥深度4~10 cm,施复合肥750 kg/hm2、尿素450 kg/hm2、过磷酸钙1 500 kg/hm2。建议第1、2年可以合理套种春棉花或朝天椒,以提高 经济 效益。牡丹忌干旱和涝渍,因此,干旱时应及时浇水,涝时要进行排水。

5.2除草平茬

牡丹在前2年要注意进行除草,后几年由于牡丹根部生长较深,底部基本没有杂草,每年冬天对牡丹地块进行松土,有利于牡丹的生长,深度10~15 cm,过深会伤根[5]。第3年牡丹就可开花结种,在每年的8月即可采摘种子,放入室内晾干就可作种,如不需要种子,在每年的12月于离地面高度5 cm左右进行平茬,以利于根系生长,从而提高产量。

6收获

牡丹主要是以根入药,一般生长3~4年就可收获,收获时间在每年9—11月进行,根的深度一般在50~80 cm,整棵移出,对根进行大、中、小分级[6-7]。大、中者为最优,并且抽出根中间木质部分,晾干后就可出售,脱皮为白丹皮,不去皮为黑丹皮,小毛根可直接晒干出售。根据当地农民多年种植情况,一般再过2~4年才进行收获,省工时,价格相对稳定,经济效益客观。

7 参考 文献

[1] 孙元新,谢永军.黑龙江省东南部牡丹栽培技术[j].

第二十篇 家蚕农药中毒的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_农林学论文

关键词家蚕农药中毒;发生原因;防治对策

近年来,由于大量菊酯类、有机磷类的农药在农业生产上的广泛使用,以及农田治虫频率的加大,造成养蚕区特别是桑树分布较为零散地区家蚕农药中毒事件时有发生[1]。家蚕农药中毒轻者造成减产,茧质差,重者则颗粒无收,损失惨重,极大挫伤了蚕农的生产积极性。因此,如何有效地避免蚕期农药中毒以及发生中毒后如何去补救,是值得探讨的话题。

1家蚕农药中毒的发生原因

一是蚕区农作物布局不合理。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民的 经济 意识大大增强,种植结构不再单一,而是以市场为导向,改变当地的传统种植结构,出现了大片棉夹桑、稻夹桑等种植模式,这在给农民带来经济创收的同时也给当地的蚕桑生产带来了隐患[2]。二是蚕农防毒意识不强。蚕室、蚕具被农药污染引起家蚕农药中毒,主要与蚕农预防农药中毒意识薄弱、防范疏漏有很大关系。部分蚕农由于喷药用具农田和桑田混用,导致农药中毒。也有的在交替使用过程中,只用水简单冲洗一下就用在桑田治虫上。还有的农户间相互借用,没问清对方用的什么药就盲目使用,结果导致桑叶被污染,造成家蚕中毒。另外,也有蚕农对用药的浓度配比不当,往往在治虫时为了提高治虫的效果而盲目加大药的浓度,这样无形中就拉长了农药的残效期,从而导致蚕中毒事件的发生。WWW.meiword.COM三是农药质量不过关引起的桑叶污染。目前,在桑园治虫上使用的农药品种有10多个,如敌敌畏、辛硫磷等。一些农药厂家为提高杀虫效果,违规加入其他高毒成分,厂家不作说明,蚕农和农技人员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使用该农药必然会导致桑叶被污染,从而引发家蚕农药中毒。四是大环境遭受污染引起蚕慢性中毒。目前,农林害虫防治最直接、快速见效的方法就是使用农药。由于大面积、大规模、长时间地使用农药,害虫对农药的抗性普遍提高。生产上为了及时、有效地控制害虫,往往是不断地提高农药的使用浓度、使用频率,随意增加农药的种类,而在某一地区经常同时试药治虫,从而导致蚕区周边环境农药污染愈加严重,空气、水、土壤均被污染,加上蚕儿对药物特别敏感,所以往往会造成蚕儿慢性中毒。五是蚕农桑园治虫时用错药、人为为了报复向桑园投毒引发家蚕农药中毒也时有发生。

2农药中毒的防治方法

一是提高蚕农防毒意识。针对蚕农普遍缺乏安全防止农药中毒知识的情况,加强农药使用知识的宣传力度,让广大蚕农充分了解各种常见农药对家蚕的毒力大小、残留期长短、农药污染途径、家蚕中毒后的症状及中毒后的补救方法,真正做到合理防范、救治有方,使喂养环节少中毒、少损失[3]。二是严防农药等有毒物质的污染。合理规划桑园,设立桑园保护区。新建桑园应做到成片集中,远离农田,尤其是虫害严重、用药频繁的农作物田块。在养蚕期间,对于混作地块应视桑园比例作出保护区的规定,在保护区内做到禁止使用对家蚕高毒的农药治虫,改用低毒残效期短的农药。合理进行大田治虫,掌握农药残效期,加大宣传力度,提高蚕农对农药特性的认识,谨防农药和蚕药混用,蚕区不生产、不销售、不使用对养蚕生产危害极大的农药,如杀虫脒、杀虫双等。严格选择药物种类,正确配制浓度,做到喷洒均匀,避免忽轻忽重,根据距离用叶时间的长短,选择用药种类,如夏伐治虫,此时距离用叶时间较长,可选用残效期长的高效农药。如距离用叶时间短,而桑园虫害又严重,就必须选用残效期短的农药。在蚕期中进行桑叶治虫,可选用灭蚕蝇防治,或者划片防治,分批用叶。杜绝蚕食室、蚕具等养蚕用品污染农药,要做到蚕室不堆放农药,蚕具不盛放农药,养蚕用品不接触农药。饲养员在饲蚕期间不接触农药,大田和桑园的喷雾器不能混用,施药者彻底清洗后才能进入蚕室,对可疑的桑叶可以先试喂少量蚕,如试喂几次后无中毒现象发生方可大量采用[4]。  3发生农药中毒后的处理方法

一是及早发现,及时诊断。一般蚕中毒后,均会停止食用桑叶、吐液、痉挛、脱肛。有机磷农药中毒如敌敌畏等表现为:拒食、向四周乱爬、头部收缩、胸部膨大、痉挛、脱肛、吐大量胃液并排出不成形粪便或红色污液;菊酯类农药中毒的症状为:膨胸、尾部缩小、头尾向背部弯曲、翻滚、趾足无力;有机氮农药中杀虫脒中毒表现为:拒食、兴奋、向四周爬行、吐浮丝饥饿而死;杀虫双中毒表现为:拒食或稍食,体软、伸展如常,经2~3 d呈空头症状而死[5]。当前,农药种类很多,诊断起来比较困难,但只要掌握农药中毒基本症状,就可以确定农药中毒,并及时处理。二是确认中毒后的处理。在确认蚕中毒后,应立即打开门窗,通风换气,并查找毒源。若毒源是桑叶、蚕具,应立即在蚕座上喷洒生石灰,使蚕与蚕座隔离而后将蚕置于冷水中浸泡5~10 min后捞出摊在清洁蚕筐内,换无毒新鲜桑叶。若查明是有机磷中毒,对于中毒轻的蚕可添食阿托品,每支加水250 g拌桑叶5 kg添食。若是有机氮中毒,特别是杀虫双中毒,可添食盐酸肾上腺素。当然,蚕一旦中毒后,往往拒食,但蚕农不要轻易放弃,在用冷水处理后,部分中毒不深的蚕经解毒是可以恢复正常的,这样可以减少蚕农的部分损失。三是有毒桑叶的处理。经农药污染过的桑叶,可用3%的石灰水浸泡、清洗,可以减轻危害,对细菌性农药污染的桑叶,可用0.5%有效氯喷洒桑叶,待桑叶无药味时再喂蚕。四是精心饲养。最大限度地减少农药中毒带来的损失。中毒的蚕体质弱,易感染疾病,此时要精心喂养,做到稀放稀养,良桑饱食,并适当添加葡萄糖水等营养物质以增强体质。

4 参考 文献

[1] 朱剑宏.中秋蚕预防农药中毒的主要措施[j].江苏蚕业,20xx(1):31.

[2] 闫巧凤.浅议家蚕农药中毒的原因及预防[j].北方蚕业,20xx(3):43.

[3] 赵方,吴建文.家蚕农药中毒的预防及应急措施[j].蚕学通讯,20xx(3):46.

[4] 杨增群,王尚俊.秋蚕防中毒的五项关键性技术[j].广西蚕业,20xx(3):74.

[5] 王瑞祥,顾海洋,韦兰和.秋季家蚕农药中毒的发生与防范措施[j].江苏蚕业,20xx(1):15.

文章地址:www.wordls.cn/zuowen/2749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