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普通高中入学率差异的经济学分析_中等教育论文

时间:2023-08-31 13:34:07 | 作者:未知

城乡普通高中入学率差异的经济学分析_中等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导语,您所阅读的本篇共有33929文字,由鲁玉波整理后,发表在美文档 www.meiword.com。学费,是指去学校进行学习,学校办学所得的费用,是学校进行运作的经费;学校规定的学生在校学习应缴纳的费用。城乡普通高中入学率差异的经济学分析_中等教育论文如果你对这类文章的写作能力需要改进或者修正,可以发表分享给大家!

第一篇 城乡普通高中入学率差异的经济学分析_中等教育论文

摘 要 我国城乡普通高中入学率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并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这一差距有可能导致城乡收入差距的进一步扩大,进而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在了导致城乡普通高中入学率差异的经济原因的基础上,探讨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普通高中教育 城乡差距 经济原因

人类社会正逐步从工业经济时代走向知识经济时代。在这样一个时代,教育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据世界银行测算,依靠普及教育、知识扩展、技术进步等因素带来的劳动者素质提高而形成的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在发达国家中已达49%。目前我国显著的城乡教育差距束缚了教育自身的发展,也大大降低了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本文通过运用经济学方法导致城乡普通高中入学率差距的原因,以期找到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和促进农村经济增长的有效途径。

1 城乡普通高中入学率差距

我国城乡普通高中入学率(即初中毕业生升入普通高中的比例)存在巨大差距,城市从1985年的40%提高到1999年的55.4%,而同期农村却从22.3%下降到18.6%,二者的差距由1.8倍扩大到3倍,绝对差距扩大了19个百分点。而在许多省区内部,差距更大。1999年,城乡差距超过3倍的省区达15个,超过4倍的有5个。安徽和贵州两省的差距达到3.6倍,湖北省达到3.9倍,山东和河南两省则分别达到4.4倍和4.5倍。

2 城乡普通高中入学率差距的经济学

下面将从普通高中教育的两个方面———需求和供给的角度,探讨导致城乡普通高中教育入学率差距的原因。wWW.meiword.CoM为了简化,作如下假定:同龄学生的智力水平不存在差别;相同学历层次和相同成绩的学生对社会的贡献是一样的。本文所讨论的城乡差异只限于同一个行政区域里的城乡,比如一个省内。

2.1 需求

教育需求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和一定的学费标准下,社会和个人对教育有支付能力的需要。由于假定相同学历层次相同成绩的学生对社会的贡献一样,过程中我们就可以忽略社会需求上的城乡差异,而集中讨论家庭个人在对普通高中教育需求上存在的差异。影响家庭个人对普通高中教育需求的因素主要有家庭的社会经济背景、学费支出的高低和个人投资收益率等因素。

从总体上讲,家庭个人对教育的需求与家庭的财富数量和收入水平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富裕家庭对教育特别是较高层次教育往往有着极其强烈的需求,而贫困家庭对教育的渴望则往往因经济上的贫困难以形成现实的需求。另外,父母的职业和所受的教育也往往会影响个人对教育的需求。一般来说,受过高等教育,从事科技和专业服务的父母更相信知识的价值和力量,更希望并支持子女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特别是母亲的受教育水平,对子女的教育投资存在较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农村家庭收入水平和财富水平较低,对非义务教育阶段的普通高中教育的支付能力较差。父母所受的教育水平也很低,所从事的工作是传统的农业生产,他们对自己的孩子往往没有更高的期望。孩子完成义务阶段的学习之后,如果自己不坚持要读下去,父母很少有鼓励他们接受普通高中教育的。

普通高中教育不属于义务教育,相对于义务教育而言,学费较高,目前的情况是:同一地区里城乡普通高中教育的学费按规定是一样的,在笔者所调查的n市,农村普通高中学费甚至比城市的要高一些。如果其他条件完全相同的话,统一的学费标准并不会引起城乡家庭对教育投资需求上的差异,但城乡收入水平存在差异,如果这个学费标准对城市家庭是合理的话,对农村家庭来说就有点太高了。这样就降低了他们对普通高中教育的投资需求。

人们放弃其他投资而在教育(主要是非义务教育)方面投资,归根结蒂,是为了获得更高的经济收益或其他收益。如果教育投资的收益率较高,人们对教育的需求就会增加;如果收益率较低,人们对教育的兴趣就会下降。而教育投资个人收益率大小取决于个人承担的教育成本与一生中由于受某级教育而增加的收入的现值的比较。城乡普通高中教育的学费相同,即投资于普通高中教育的直接成本相同。然而,教育的成本包括直接成本,还包括间接成本,即机会成本,农村学生的这一成本高于城市学生。

以上这些原因都使得农村对普通高中教育的需求低于城市,城乡在对普通高中教育的需求上存在着严重的差距。

2.2 供给

教育供给是指在某一时段内,教育机构提供给青少年受教育或培训的机会。教育的机会主要由、个人和社会团体提供,教育机会的提供量一般取决于经济承担能力的大小,取决于教师资源的配置等因素。  

城乡普通高中教育供给上的差异我们从附表中也可以直观地看出,城乡普通高中教育机构不仅存在着硬件设施上的巨大差距,在软件配置上也存在着巨大差距(见附表),主要表现就是农村普通高中的专任教师数量和学历层次、能力等方面都要低于城市的这一水平。2000年全国普通高中的专任教师有75.69万人,其中农村普通高中的专任教师只有10.4万人。并且,在农村普通高中里任教的教师学历水平、业务素质普遍比较低,教学方法不够灵活、新颖。

社会团体和私人对教育的供给主要是建立民办学校,这样的学校一般分布在城市,并且学费高昂,难以形成对农村学生的有效供给。

2.3 均衡

将城乡普通高中教育的供求曲线放在同一坐标系中讨论,我们会发现:

说明:横轴oq表示城乡普通高中教育的供求数量;纵轴ot表示城乡普通高中教育的学费水平;du、dr分别表示起初城乡对普通高中教育的需求;du′、dr′分别表示变动后城乡对普通高中教育的需求;su、sr分别表示起初城乡对普通高中教育的供给

起初,城乡对普通高中教育的供求达到均衡时,城乡的普通高中教育学费(直接成本)相同,农村接受普通高中教育的学生数量qr低于城市qu。在学费相同的情况下,为了接受更高质量的教育,一部分农村学生将向城市转移,这就使得城市对普通高中教育的需求水平提高, du曲线外移,比如到du′的位置,同时,dr左移到dr′的位置,此时城乡普通高中教育的均衡价格出现了差异,城市普通高中教育的均衡价格tu要高于农村普通高中教育的均衡价格tr,事实上,对普通高中教育的价格是实行价格管制的,城乡普通高中教育依然按统一标准征收学费,如果这个学费水平低于tu太多,城市普通高中教育供不应求的状况就会恶化,城市的生均教育经费将急剧降低,教育质量趋于下降,这是与我们提高教育质量的目标相违背的。因此,新的管制价格将低于tu,但接近于tu,这样一来,普通高中教育的直接成本升高,就会使得相当一批家庭困难的学生选择不接受普通高中教育,这就使得普通高中教育入学率的城乡差异越来越大。同时,由于农村普通高中教育存在着供大于求的状况,生源不足,办学效益一落千丈,最终必然导致设在农村的普通高中教育机构纷纷关闭,或者迁往城市,最终使得普通高中教育机构越来越向城市集中。

3 城乡教育差距的不良后果及对策建议

3.1 不良后果

目前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的直接原因是工农业生产率存在严重的差距,更深层次的原因就是城乡在教育的质和量上存在相当大的差距,特别是非义务教育。劳动力是生产中唯一具有能动性的要素,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将极大地推动生产的发展。在我国目前的农业生产中,劳动仅被视为土地的附属要素,能动性根本没有发挥出来。同时,由于这种教育差距的存在,使得城乡居民的文化素质水平差距越来越大,在劳动力市场趋于完善的过程中,必将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这样一来,农民收入在满足自己最基本的生活需求之外,便没有多余的资金用于农业生产的追加投资,使农业越来越陷入一种简单再生产的低水平陷阱里,最终必然损害整个国民经济的有效运行。

3.2 对策建议

(1)加大转移支付的力度,增加对农村中等教育的供给。各级要认真落实关于新增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农村的要求。加快发展农村的中等教育,要安排资金重点支持农村一批基础较好的普通高中改善办学条件,保证农村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农村教师的流失,加强农村教师队伍的素质建设,提高教学质量。使更多的农村学生有机会步入大学的校门进行深造,从而增加农村家庭个人对普通高中教育的收益期望,他们对普通高中教育的投资需求。

(2)积极推进农村教育教学的改革,坚持为“三农”服务的方向,紧密联系农村实际,大力发展农村的职业技术教育,使农村学生在难以取得更高学历的情况下,能够学到扎实的技术,同样享受到教育所带来的利益,增加农村学生接受中等教育的收益率,从而农村对教育的需求。

城乡收入水平、经济发展水平上的差距从根本上说来源于城乡教育上的差距,加强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后的教育的投资将有助于农业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从而提高农业生产力,改变目前农业生产落后的局面。同时,也有助于增加农村劳动力适应产业结构转变的能力,为农村劳动力的顺利转移、增加农民收入提供了根本的保证。

参考文献

1 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调查报告课题组.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m].: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

2 朱国宏.人口质量的经济[m].上海:三联书店,1994

第二篇 农村教育与经济的和谐可持续发展_中等教育论文

20xx年6月,《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同我国宪法关于“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的规定是完全一致的。

素质教育就是要促进人的智力和体力的充分自由的、主动的发展,就是要促进人的各方面才能和兴趣、特长的和谐统一的发展,同时包括人的道德水平和审美情操的发展,因此素质教育应该是全面的教育。

一、 农村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

较应试教育,素质教育是更科学的合理的先进的教育。但是农村中小学在实施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时却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和阻力。

(一)教育理念匮乏、落后

沿袭传统教学,教师处于至高无上的权威地位,学生无条件地接受教师的一切灌输,教学中注重死知识的传授,教师是课堂的中心,学生围绕教师转,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是不平等的地位。教师片面地认为素质教育就是减负,减少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内容。在素质教育实践过程中,部分中小学出现了这样的现象:教师像卸了包袱一样,不再像以前那样认真钻研教材,研究教法;学生像泄了气一样,学习放松了。其次把发展学生的特长理解为素质教育的全部,但是在实施过程中演化成了,放手发展学生但却不给予指导和培养,课外活动和兴趣小组成了学生摆脱枯燥无味的课堂学习的“自由玩耍”的天地。wWw.meiword.COm另外挂着素质教育的旗帜来搞应试教育,仍然把升学率当成评估质量的硬指标,节假日补课有增无减,把班级分为快慢班,实验班,这对学生的身心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这些问题都是对素质教育的不理解,吃不透精神而引起的弊病。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以达到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教育。在农村中小学中很多教师不愿把过多的精力投入到素质教育中去,原因是要应付每学期的竞赛考试,升学率。这与个人荣誉,职称的评定有直接的关系。这不仅仅是教师们的过错,也是教育体制不够完善所造成的素质教育下的日趋强化的应试教育的局面。

(二)教育资源配置失衡

经济发展水平是实现教育供给的决定性因素。城乡收入差距扩大是我国城乡之间教育供求失衡的重要原因。它直接导致了农村教育的资金投入不足。而且教育政策的制定往往是以城市教育的发展为基点,教育投资向城市一边倒。而广大的农村遭到有意或无意的忽视,这样使本来有限的教学资源分配得不合理,导致教学资源配置严重失衡。

1.教育经费及教学设施

农村中小学教育经费短缺。税费改革前,农村教育费附加和各种教育集资几乎能占到整个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45﹪①。但改革后逐步取消了这两项资金,这使本来就不宽裕的农村中小学面临很大的经费困难。为此,20xx年12月下发了《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的通知》,以保障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但由于我国农村义务教育长期积弱积贫,有限的经费不能立竽见影。在资金分配上,县财政是以中心校为单位进行支出预算。下发后归中心校管理。历史遗留债务,危房的改造等使有限的资金能用于隶属学校的也已不多。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获得的教育经费能投入到学校设施和教学设备上的也不多。大多用于日常教学工作中去。绝大部分中小学校没有图书室,阅览室,活动室,实验室等。甚至有些学校连个像样的操场都没有,体育课形同虚设。农村中小学校设有微机室电教室的也是凤毛麟角。

2.师资力量薄弱

目前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整体素质不高,结构不合理。从教师来源来看,有的是民办教师转正的,有的是“学历合同”转正的,有的是向社会招收的;从学历层次来看,第一学历合格率低;从年龄结构上看,老教师和年轻教师居多;从职称结构看,高中级职称的少,绝大部分是初级的;从学科结构上看,音体美和农技教师奇缺。(2)教学科研水平偏低。对新课改感到“水土不服”。加之受农村文化的内在影响,经验主义文化模式占主导地位,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方法陈旧,对新课程改革中出现的文化冲突普遍感到不适应。(3)农村教师队伍不稳定。由于城乡学校差距悬殊,农村教师受利益驱动,工作不安心,千方百计想调入城镇学校。城镇教育又发展迅速,亟需调配师资,于是通过招考等方式从农村学校挖走了大批优秀的教师。农村教师队伍呈现出不稳定的态势。

3.课程资源单一

目前农村与城市一样执行国家统一的课程方案,使用单一的课程标准,出现“校校同课程,生生同课本”的局面。农村学校教学内容单一化,其实施的目标也是唯一的,即参加中考或高考,仅仅追求升入高一级的学校。加之农村受条件的限制,很少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开发校本课程,很少使用乡土教材,致使农村课程设置单一,严重脱离农村生产生活的实际。课程与教学跟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存在着严重的不适应。

(三)教育教学管理水平不高,教学效果不明显

一些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为了显示政绩,搞形象工程,过分重视“示范性学校”,“重点学校”的建设和管理,而把农村学校当成“弃儿”,疏于管理。加之一些学校领导教学观念陈旧,教学管理水平不高,工作责任心不强,相当部分校长和教导主任就如何进行教学管理心中无底,无章可循。有些学校或沿袭已制订的制度,学校教学工作缺乏激励机制,目标管理不明确,跟现代教学管理理念很不适应。有些学校领导不思进取,学校干脆不设什么管理制度,农村学校教学管理非常松散。学校没有引进竞争机制,工作既无动力又无压力,教师工作积极性普遍不高,对自己的职业产生倦怠情绪。平时教学只重数量而不重质量,作业批改的越多,越能得高分。教案写的越详越能证明工作积极性高,检查者却不看看教师的教案是怎么写成的。多年来写一次教案却能从容应付许多年,今年抄去年的,明年抄今年的。现在网上教案多如牛毛,教师为了“钻研教材”也都在网上“认真备课”了。

(四)课程改革流于形式

学习应该使学生发展能力,善于解决问题,形成良好的思维方式。通过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学习,旨在使学生形成对生活的适应力,培养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②目前我国农村教育沿袭传统教学,课程改革只是口头上的旗号,依然是重视应试,忽视学生的能力发展;重一刀切,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教师的教,忽视学生的学。好学生是学出来的而不是教出来的。通过给学生搭建平台,创设情境,使学生主动地学习。而在我国农村中小学教学中教师却不是按照这样的思路去让学生学习的。依旧把讲授作为重点和中心。一个班级有四五十个孩子,教师讲授使一部分学生能够听懂,或者没有问题方认为这一节课是授课成功了。熟不知还有一部分学生根本不知道教师讲的是什么,或者有问题,或者有其它的想法思考等都被教师扼杀在摇篮中了。学生的能力得不到很好的发展,学生不善于解决问题,创新能力更别提能够得到培养。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是决不会放心这样做的。会认为学生把课堂搞乱,教学任务完不成。教师引导学生也只是很短暂的一个环节,学生智慧的火花不可能在与教师的交流目光中一瞬间爆发。教师认为如果不给学生设计好一堂课的“框架”,让学生在里面去“填实”,那么这节课就是失败的。教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教师讲到哪里学生要跟到哪里,这样才行,方可说学生们很听话,很配合教师。听课的也会评上个“好”字,一堂课下来,教学目标完成的好,学生积极主动,课堂气氛活跃…这些实际上都是做出来让别人看的。实质是把学生当木偶来演戏。新课程也可以为学生们做个“框架”,但这个框架可不是像电影的剧本一样,它不是个死的而是个活的。也可以让学生们去“填”,但这个填法却完全不同,学生们填,主动权就交给了学生,教师是在一边做欣赏者和点评者的。把舞台还给他们,不用你教,他们会跳更好看的舞蹈。只有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实现,新课程改革才能在农村基础教育中生根发芽。(五)留守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严重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和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多,广大的农村家庭“留守学生”问题已成为当前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一个独特而重要问题。由于“留守”在家的孩子缺少父母的爱,在对他们的管教上就很容易出现问题。比如,隔代监护容易产生溺爱、寄养监护会出现偏爱、无人监护就会失爱,而这些孩子又缺少自律意识,部分孩子的学习成绩比较差,人格形成出现了缺馅,心理问题复杂。“留守学生”在心理上的问题比较明显。、学会观察与思考、学会发现与归纳,并能通过自已的力量解决问题,创新问题,提高获取新知的能力,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充满活力与灵气。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中要采用多种教学改革的成功经验,为已所用,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为他们提供广阔的空间,让他们自由地翱翔于天际,张开想像的翅膀去实践、去体验、去创新、去开拓。

(六)完善教育机制

1.加强教育督导评估制度建设:建立切实可行的评价制度,健全科教领导小组及工作会议制度,实行年报监测,进行行风评议,加强新闻监督,建立家长学校。建立督导评估报告,定期公告制度,及时公布督导结果,接受群众监督,重视群众和社会对教育工作的监督。

2.积极稳妥地推进升学考试制度的改革,为实施素质教育排除阻碍。改革以分数多少作为升学依据的考试制度,形成符合素质教育理念的考试评价体系,从而真正把教育从分数中解放出来,实现学生、教师、学校的全面发展。

3.加强领导扎实工作,确保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各项措施落实到位。(1)务必做到责任落实,组织落实,资金落实。(2) 精心组织,严格管理,加强监督。(3) 大力宣传,营造人了群众广泛参与和加强监督的良好社会氛围。

4.加强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运用正确的政策导向,思想教育和物质激励手段,打破平均主义,调动广大教职工积极性,转换学校内部运行机制,提高办学水平和效益。

(七)加强社会关注、扶持力度

农村教育在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国有13亿人口,8亿在农村。在2亿中小学生中有1.6亿多学生生活在县镇和农村。其中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占到80﹪, 高中教育在校生占到64﹪,eq o(sup 8(⑥ ),sdo 3( ))⑥这就决定了基础教育工作重点在农村。所以说整个社会都应关注农村的基础教育。尤其是城市教育要支持农村教育,为农村教育提供教育资源上的帮助、做好送课下乡的工作。教育政策应该倾向于农村教育,加大资金的扶持力度,用于农村教学硬件设施,提高办学条件。提高农村教师的工资待遇。另外要大力呼吁社会各界人士为农村教育贡献自己的力量,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为农村教育的快速发展,为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为使我国能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出好人才,整个社会都应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

(八)以人为本,注重学生的身心发展

农村学校较城市学校而言,问题行为学生比较多,表现得也比较复杂。这使得农村学校在对待问题行为学生的时候会出现走极端的现象。一部分是留守学生,一部分是家庭畸形造成的。这些学生在学校表现都比较极端,扰乱课堂秩序,不听从教师的管理。为此学校也煞费苦心,想尽各种办法去对待问题行为学生。可收效却不明显。大多是采用强制措施,压制这些学生的行为。教师大多采用体罚或变相体罚的办法。在课堂上当众侮辱问题行为学生,或在课下恩威并施。有些教师却听之任之,放任自流等。很多教师也采用说服教育的方式,但只是流于形式,不能够深入。只是停留在表面上,要他们怎么做,不该怎么做,这样做的后果是什么等。对问题行为学生来说这些说教是起不到根本的治疗作用的。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好问题行为学生的身心问题就要注重以人为本的思想。首先是从人格上要尊重这些学生,在生活上去关心他们,在行为上去引导他们。其次是想他们之所想,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因势利导,循序渐进地解决他们的问题。这要求教师不仅仅是一个教师,还要学会做一个好的父母,做一个忠实的朋友。以教师的人格去打动他们,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去感化他们。让他们学会自我教育,只有从内心深处认识自我才能形成一种动力,才能努力学习,教师才能真正地放心,教育也才能走向良性循环。此外,建议农村中小学开设心理辅导课程,由专门的教师进行讲授,做为一门学科纳入农村中小学的课程。

(九)因地制宜,推进农村中小学基础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农村教育资源具有相对优势:农村的自然环境对启迪学生智慧和心灵的特殊优势,农村生活环境对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潜在优势和农村学生有较多机会观察和参与农业生产实践的现实优势。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的提升离不开对乡村资源的发掘与使用。乡村学生与城市孩子有着不同的生活经历和感受,而这些经历和感受恰恰是他们接受新知的认识基础和情感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说,乡村教师要有与乡村孩子适合的乡村经验,需要有与乡村孩子亲近的心智模式,还需要有与乡村孩子圆融的乡村情感。因此教师要因地制宜地处理好农村教育的课程资源,合理有效地利用他们。为课程改革和基础教育的发展做出努力。

开发和建设一批具有乡村特色的校本课程是激发乡村孩子自主学习的关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农村田园牧歌式的生活方式养成了农村孩子诚实善良、善于动手、吃苦耐劳、好奇心强等优良品质。乡村学校可以通过艺术课﹑园艺课﹑养殖课﹑制作课和劳作课等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乡村日常生活世界的背后,蕴含着无限的生存智慧和人文情怀,也埋藏着许多技术神奇和科学奥秘,只有真正走进乡村孩子的生活世界,才能切实地激发他们学习和发展的积极性,才能真正提升农村学校的教学水平。

三、结论

陶行知先生曾经指出:中国乡村教育走错了路:他教人离开乡下向城里跑,他教人吃饭不种稻,穿衣不种棉,做房子不造林。他教人羡慕奢华,看不起务农,他教人分利不生利,他教农夫的子弟变成书呆子。这说明我国农村教育缺少三农性。当前,三农问题成为我国突出的问题,党和国家花很大的力气去解决也成效不大,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农村教育没有提供积极的智力支撑也是重要的原因。三农问题的解决首先必须要有解决的人才,而人才必须靠教育。教育内容是农村教育的根本,是改革和发展农村教育的关键。我国三农问题的解决要依靠农村教育培养。农村教育的内容要为三农服务,就必须改革过去农村教育内容中脱离农村实际,脱离农业需求,脱离农民需要的内容,使农村教育为农村的发展和振兴做贡献 。

另外农村教育的改革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和关键。新农村建设需要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而新型农民需要通过农村教育的发展来培养。从目前农村教育的现状来看,其改革和发展又是一个复杂的,长期的,艰巨的系统工程,只有在全社会的重视下,通过持续的投入和长期不懈的努力,才有可能实现。

教育要达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能够促使社会,,经济,文化的和谐统一。农村教育是为三农问题服务,是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农村基础教育的改革势在必行,且任务艰巨。农村新课程的改革要寻找一条适合农村现状的道路,着眼于学生,着力于农村。倾我们的力量来共同关注农村教育,关注农村的发展和建设,做好做大做强农村教育。

注释

1.王国超:税费改革后的农村义务教育.江苏教育出版社,20xx.9

2.李春超、赵慧君:基础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教育出版社,20xx.12

3.韩新君:建区域性素质教育运行机制要依靠行为、学校行为和科研行为.出版社,1997

4.论有中国特色.文献出版社,20xx

5.张志勇:创新教育—台国民教育范式的转型.山东教育出版社,20xx

6.中国基础教育发展研究报告.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科学出版社,20xx.11

第三篇 试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青少年性道德养成教育_中等教育论文

论文摘要: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青少年性道德养成教育是保证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是填充性道德领域真空状态的需要,是保证社会安定、和谐的需要。加强青少年性道德养成教育应主要从三方面入手:一是加强个人道德修养,塑造理想人格;二是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婚姻观;三是弘扬符合时代要求的新贞操观。青少年性道德养成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国家多方形成合力,共同完成。

论文关键词:市场经济;青少年;性道德;养成教育

   近年来,世界范围内的青少年早恋、流产、堕胎、性犯罪等现象与以往相比明显增多,已成为全球性的社会问题。不光给青少年自身的身心发展带来很大危害,对于整个社会的道德风尚以及社会的安定、和谐、发展都埋下隐患。产生这种社会问题的原因很多,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具体情况也不尽相同,但性道德养成方面的教育缺失或不足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针对我国目前青少年性道德的现状,试图对青少年性道德养成教育过程中的某些问题进行探讨,以期对当今青少年性道德养成教育工作有所帮助。

一、青少年性道德养成教育刻不容缓

(一)性道德养成教育是保证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当今社会由于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青少年的营养状况比以前大大改善,再加上外界环境的不良信息的,导致青少年发育提前。据有关专家测定,当代青少年生理发育普遍提前,提早进入了青春期。据有关资料显示,男孩初次遗精的年龄比l960年提早了2年左右。而上海l964年l2—13岁的女孩,出现月经初潮的占15%,l985年已达57.9%,15岁女孩已达96.95%。wWw.meiword.coM笔者于20xx年对徐州某一私立中学初一女生作了调查,女孩的月经初潮平均年龄是13.1岁。与此同时,青少年的性心理尤其是性道德发展却严重滞后于生理发展。青少年对与性相关的责任、义务等没有清楚的认识。往往对生理上的变化更多是好奇,在这种好奇心的驱使下,再加上本来这个年龄就缺乏自制力等原因,容易做出一些超出他们年龄应当做的事情。因此,对青少年进行性心理特别是性道德教育,对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二)性道德养成教育是填充性道德领域真空状态的需要。近年来,商品经济的飞速发展,在提高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人们的道德滑坡,特别是人们关于性方面的道德滑坡,这种现象在青少年中更是明显。造成这种滑坡的原因很多,其中社会公认的性价值标准多元化、实际上缺失化,即所谓的“性道德真空”是其主要原因。在传统经济社会,经济形式是以家庭或家族为单位的。适应这种需要,传统的道德规范尤其是性道德规范也是为这种家族经济服务的。它不光得到社会普遍认可、接受,社会还赋予其和法律的意义。而商品经济条件下,以家庭为依附关系的经济形式已不复存在,因此传统性道德规范也就自然丧失了其和法律的后盾,并且正变得日益不适合社会需要。再加上以往我们对传统道德规范打击、排斥过于强烈,近年来又受西方20世纪六七十年代性解放、性自由观念的影响等原因,导致人们特别是青少年性道德标准多元化以至缺失化。传统性道德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而适应新形势的新的性道德标准又尚未确立,使得目前在性道德领域出现了混乱或多元化状态,即所谓“性道德真空”。而一个健全的社会是需要一种主流价值规范的,因此对青少年进行性道德教育,对于建构一个适应新时期要求的性道德规范体系有重要意义。

(三)性道德养成教育是保证社会安定、和谐的需要。近几年我国青少年犯罪呈上升趋势,我国每年刑事案件几百万起,其中青少年犯罪就占了大约50%。一项调查表明:从14岁开始犯罪人数逐渐增加,l5—18岁是犯罪的高峰,约占犯罪青少年总人数的69.7%,而其中涉及性犯罪占了很大的比重。况且,伴随性犯罪、婚前性行为、未成年人性行为等问题而来的还有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如计划生育和国民素质问题,性疾病的传播与控制、婚姻家庭等诸多问题。其中aids的威胁是全世界都关注的问题。据who报告,绝大多数aids病人及感染者处在l8—45岁年龄段。l998年世界新感染hiv人数为580万,其中l5—24岁的青少年占一半。截至l998年6月,全球3400万感染者中50%以上是青少年。我国云南省宏州民族医学院对皮肤科门诊病人为期4年半的血清抗hiv检查,8例阳性病人全部是18—25岁的青少年。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的道德素质状况直接决定我国未来的国民素质和在世界民族之林的地位。因此,青少年的性道德教育是关系社会安定、和谐的一件大事。

二、青少年性道德养成教育的内容

(一)加强个人道德修养,塑造理想人格。所谓性道德,即是人们关于性方面的道德,它的高低是由人们的道德水平决定的。因此,性道德养成教育的根本是加强青少年的个人的道德修养,塑造理想人格,即“修身”。而传统性教育仅仅局限于性知识的教育,涉及性心理和性道德的很少。西方对青少年性教育的经验和教训可以给我们提供借鉴。西方社会20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性革命”思潮的影响,青少年早恋、婚前性行为、性犯罪、少女流产等问题相当严重,他们针对这种现象向青少年传授性知识,希望消除他们对于性的神秘感。事实证明,这种生理性的性教育没能从根本上解决青少年的性问题。因此,他们吸取教训,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主要加强性道德教育,这被认为是治本之举。事实也证明的确如此:据美国《新闻周刊》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发表的一项调查指出,认为发生婚外性行为是羞耻的占62%;而根据芝加哥大学于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的性调查,对婚外性行为,美国人多视为例外,而不是常态,有75%的丈夫和85%的妻子都说他们从未有过婚外性行为。中国儒家文化历来提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认为“修身”是个人立身处世乃至“治国平天下”的基础。时代虽然不同了,“修身”的内容特别是关于性方面的内容可能有许多不同,但是其中对于性的理性认识是不会变的。人与动物的性的不同之处在于人对于性是有理性的,它不光是男女两个人之间的事情,它还具有社会性和伦理性,它是与责任、义务、荣辱等联系在一起的。因此,青少年在性问题上,应保持严肃、认真的态度,严守道德规范,正确认识由于性而带来的伦理责任与义务。在遇到外界不良的时候,能够用理性去外界的诱惑,使内心无邪念而归于善。能够做到自尊自爱,坚守贞操,自觉维护个人的尊严和家庭的稳定。

(二)树立正确的爱情现、婚姻观。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和婚姻观也是当前青少年性道德养成教育的题中之义。伴随性自由观念而来的就是青少年对于爱情观和婚姻观的错误认识,他们视爱情和婚姻为儿戏。现在青少年早恋现象非常严重。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32.8%的学生认为高二以后没有异性朋友会被同学瞧不起,另据广州市穗港澳青少年研究所最近对广州市青少年的婚恋状况的调查数据表明,在中学时期就谈恋爱的就占19.5%,其中15岁及以下就恋爱的竞有3.7%。有31.1%的学生不仅认为“性解放”、“性自由”是“现代文明的标志、完全可以接受”,而且认为“这是人类爱情发展的必然结果”,有21.9%的学生认为婚前性行为是“可以理解的”,55.9%的学生认为婚前性行为“只要相爱,毋须指责”,甚至有5%的学生认为“只要两人愿意、没有爱情也行”。很显然,这些青少年对于爱情和婚姻没有清醒和正确的认识,因此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和婚姻观至关重要。所谓爱情,是指一定社会经济文化状态下,两性间以共同的生活理想为基础,以平等地互爱和自愿承担相应义务为前提,以渴求结成终身伴侣为目的,而按一定道德标准自主地结成的一种具有排他性和持久性的特殊社会关系。“’从这个定义中可以看出,爱情并非两个人的私事,它是以一定的责任、义务为前提的,以婚姻和组织家庭为目的,是受一定标准约束和规范的,是一种社会性的关系。有了爱情不意味着就可以有性的行为,性行为必须等到缔结婚姻之后。在缔结婚姻之前,男女双方要学会克制自己的感情,对自己和对方负责。就像所说的:“克己自律不是奴隶主义,即使在恋爱上也必须克己自律。”而婚姻是指两性基于当时社会制度或风俗公认的结合而形成的夫妻关系 “婚姻是家庭的基础,而爱情又是婚姻的基础。因此,婚姻家庭道德的第一个要求便是“当事人双方的相互爱慕应当高于其他一切”(《恩格斯选集》第四卷第75页)。其次,婚姻应当有,在我国目前的合法缔结婚姻的方式就是到门正式登记结婚,其他婚姻形式不承认。再次,夫妻双方必须忠实于婚姻,自觉维护和增殖夫妻双方的爱情,一切婚外情、婚外恋都是违背这一要求的。最后,坚决捍卫一夫一妻制,反对任何形式的一夫多妻、一妻多夫。理论和事实都已证明一夫一妻不光适应现在的社会,它也必定是未来社会的婚姻模式。正如所说的:“它必将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就像它过去那样……我们可以推想:它还能更加完善,直到达到两性间的平等为止。如果由于文明将继续进步,一夫一妻制家庭在遥远的将来不再能符合社会需要的话,那就不可能预言它的后继者将具有什么样的性质了。” (三)弘扬符合时代要求的新贞操观。中国传统社会也提倡和弘扬贞操观念,但那只是片面针对女性的,实质是钳制女性婚姻自由的思想枷锁。女性丝毫没有追求爱情和婚姻自由的权利,她们的婚姻实质是包办买卖的婚姻。传统贞操观显然早已不适应现实社会的需要,应该建构一种新的适合时代要求的贞操观。它不光针对女性,同样适用于男性。贞操观在当今社会非但没有过时,反而在当今这个婚前性行为日益增多和少女怀孕、不安全流产事件的频发,性病、病肆虐的时代尤其重要。新贞操观对于青少年来说,主要要求他们严肃对待和珍惜自己的童贞。童贞是指不滥用不成熟的感情,维护自己的尊严,保持身心的纯洁。苏霍姆林斯基在给女儿的一封信中这样写道:“那些追求,而且在思想上也不想成为真正男子汉的小伙子是无知的,随意在不负责任的感情的海浪中嬉戏的姑娘也是无知的。”童贞对于每个人,尤其是青少年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不光能使他们保持良知与身体的纯洁性,保持情感与心理的完美性,还能使他们有发展人格和学业的充分空间。保持性纯洁更能给人以健康,这是人类以生命的代价换来的经验。就连曾经倡导性自由的美国,也掀起了大规模的性纯洁教育活动(又称禁欲教育)。

三、青少年性道德养成教育的途径

最终代表人类进步和文明高度发达的不是原子弹和经济指数而是道德指数。青少年是未来的主人,因此青少年性道德养成教育是关系未来社会能否安定、和谐的大事,因此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国家多方形成合力,共同完成。

(一)学校层面。学校是青少年性道德养成教育的主阵地,因为学校的任务不光是教书,更应该是育人。学校在青少年性道德教育方面应努力做到:首先,应构建青少年性道德教育的课程体系。应把性道德教育纳入德育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卫生保健教育及法制教育的课程体系,逐渐完善课程的内容和评价标准。学校应从战略上重视青少年的性道德养成教育,配备专业的、优秀的教师担任该课程的教学,并把该课的考核标准作为青少年平时道德测评和评优的重要依据。其次,在性道德养成教育的过程中,还应注重方法。应灵活采用多种方法,如教师可以利用班会、辩论会、讨论会等形式组织学生一起讨论,以达到集体教育的效果。由于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真正参与进去,亲身体会,况且最终的讨论结果是绝大多数同学的意见,具有权威性,因此,往往效果较好。对于个别有早恋倾向的学生,教师应找其谈心,做好心灵疏导工作,一定要尊重学生的自尊心,替学生保密。再次,在性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应注重分层教育。青少年的年龄段一般认为是13—25岁,这其中既有未成年人又有成年青年,因此针对不同年龄段进行分层教育是很必要的。如对小学高年级男女生进行互尊互爱的教育;对初中生在性生理、心理知识教育的基础上,进行自尊自爱、自我保护、珍视童贞的教育;对高中生进行性道德、性法制教育;对大学生进行爱情观、婚姻家庭观、价值观、审美观等教育。

(二)家庭层面。家庭的性道德养成教育也不容忽视,毕竟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面对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不应对性教育问题避而不谈。在主动给孩子讲授性生理知识的同时,应当主要给孩子灌输性道德观念。应给孩子讲自己年轻时遇到的性的困惑,帮助孩子走出疑团。还应给孩子讲授正确处理男女两性问题的道德规范和原则。应主动关心、体贴孩子,及时发现孩子在性方面的问题和困惑,及时和老师沟通,配合老师共同解决好孩子的问题。同时,家长平时要注重自己的言传身教,在爱情、婚姻方面要忠贞,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并且努力给孩子营造一种快乐、和谐的家庭氛围。

(三)社会层面。当今青少年性问题如此严重的很大的一个原因是社会不良传媒信息的影响,因此,社会为青少年性道德养成教育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至关重要。首先,应对大众传媒市场加强整顿和指导,使它成为宣传和弘扬核心价值观和道德观的阵地。善于利用大众传媒的多种形式向社会特别是青少年群体提供有益的信息。坚决抵制和屏蔽不良信息,帮助青少年形成正确的性道德观念。其次,社会还应培育和营造一个健康、积极的氛围,对于社会上流行的不良性行为以及危害青少年身心和道德健康发展的人和事进行监督和谴责。古今中外的历史证明:一个成熟的社会是需要一种成熟的社会的。

(四)国家层面。国家应大力加强社会法制监管力度,开展性法律教育,严肃处理性侵害事件,肃清不良社会风气。加强网络立法,建立绿色网络空间。整合各方力量,齐抓共管,综合治理,推动和保障性道德教育的顺利、深入开展。与此同时,呼吁国家尽快青少年尤其是未成年人性保,促进未成年人性教育早日纳入法制轨道。

总之,青少年性道德养成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国家多方形成合力,共同完成。

第四篇 试析高职院校产学研结合中的“教育性”与“经济性”_职业教育论文

论文摘要:产学研结合既具有“经济性”同时也具有“教育性”。目前我国普通高等教育较注重以“经济效益”为核心的产学研结合,而高职教育大量实施的以“成才育人”为目的的产学研结合则容易受到忽视,两者虽各有侧重但究其本质并不矛盾。文章从“教育性”、“经济性”两个维度来剖析高职院校产学研结合的特点,以期能够促进高职院校的持续发展。

论文关键词: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教育性;经济性

高教司[2000]2号文件中明确将“产学研结合”作为高职教育的六大基本特征之一。从20xx年起,连续三年会同有关部门分别在湖南永州、湖北武汉、江苏无锡召开产学研结合会议,分别侧重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交流和研讨了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结合的经验。第一次会议提出“产学研结合是高职教育的必由之路”;第二次会议强调“高职教育要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第三次会议明确指出“高职教育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改革发展之路,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人才,办让满意的高职教育”。反映了社会对高职教育产学研结合的要求。这种要求虽然很迫切,但是具体实施起来却困难重重。有人认为高职的“产学研合作”根本不具备条件,在鲜有科研院所参与的情况下,高职目前实施的充其量是“产学”结合,提“产学研”恐怕名不副实。因而在20xx年10月28日发布的《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以及20xx年公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xx-20xx)》等文件中就不再直接提“产学研结合”,转而提倡“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wwW.meiword.cOM这说明,人们对高职院校“产学研结合”涵义的理解在逐步深化。

一、产学研结合的缘起及内涵

(一)产学研结合首先是由经济利益驱动的

产学研结合(ceus, cooperative of enterprise, university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organization)是个舶来词,让世人记住它得益于“硅谷”经济奇迹的出现,其本意是指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的合作,从而使人才培养、研究开发和批量试制商品、规模生产及市场营销相结合的创新活动。它的出现是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主要目的,以经济效益为核心,因而合作的内容往往围绕科研项目展开,参与者多半也是有一定科研能力的研究生、少数本科高年级学生或者纯粹的科研人员。而后,世界各国纷纷仿效美国,我国自改革开放以后也有一些企业、高等院校、研究院所逐渐自发地进行合作。1992年,国家经贸委、、中科院联合实施“产学研联合工程”,正式在我国推行产学研合作。十多年来,我国产学研合作已取得不少成果。近两年,科技发展中心公布了20xx中国高校产学研合作十大优秀案例,展现出一批科技发展生产力的成功典型。比如清华大学“超低剂量x线人体安检系统”国际技术转移案例、科技大学产学研“大合作”模式推动学校全面发展、天津大学与上海石化合作实现双赢、上海交通大学与上海高清联合研发数字电视、华东理工大学与中国石化联合研发乙烯apc技术、河北农业大学联合多家单位开展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研究、宁波大学与金田集团组建跨学科团队解决关键问题、科大讯飞智能技术产业化案例、中南大学与中国铝业公司共同推进中国铝工业技术升级、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建立以大学为依托的农业科技推广新模式等。科技发展中心的数据显示:20xx年我国高校科研经费总额达到732.3亿元,其中半数来自于企事业单位和地方委托的产学研合作项目。

(二)产学研结合同时表现出明显的育人属性

教育、科研以及技术人员在合作试制科技成果转化时,孵化出各种科技成果、创造出经济效益的同时势必锻炼了参与产学研结合的各类人员,使其专业技能、科技探索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创新意识等明显提高。故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将产学研结合运用到人才培养中,即以培养具有一定生产实践经验的实用型人才为主要目的,开展以教学育人为核心的产学研结合。

这种教育意义上的产学研结合又可称为产学研合作教育(cooperative education),指的是一种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重点,充分利用学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采取课堂教学、探索研究与学生参加实际工作有机结合的方式,培养适合不同用人单位需要的、具有全面素质和创新能力人才的培养模式。如20xx年中国石油大学()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合作,开展本科生“订单式”培养;20xx年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还公开出版《工学结合案例汇编》一书,详细介绍了这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多个专业产学研结合教育的实施情况。同时,产学研结合的教育功能还可体现在对企业员工的继续教育上,如20xx年浙江大学为宝钢发展公司总部及各分公司的高、中级管理干部及后备干部进行企业管理课程培训等。

可见,随着时代的发展,产学研结合概念的内涵不断得到扩展,除了经济功能外,产学研结合还肩负着同样重要的教育功能。并且在对“研”的理解上,人们也不再拘泥于科研机构与高校和企业合作进行科研成果转化、产品以及技术开发和应用的狭窄范围,也认同了高职院校与企业等机构开展的以育人为中心的各类教学研究活动。

二、主要体现育人属性的高职产学研结合

目前,国内高职院校普遍实施的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绝大多数是为了通过校、企等多方合作培养具有一定生产实践经验的实用型人才,整个过程始终以学生为主角、以教学为核心。而由于高等职业教育属于应用型高等教育,教学环节中科技创新含量相对低一些,在育人实施过程中很少涉及科研机构有关岗位的工作,因而在参与主体上多数高职院校与研究性大学、科研机构的产学研结合教育不同。尽管如此,但是在开创性地实施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丝毫不能缺少“研”的成分,这是高职院校产学研结合的特殊性。根据企业参与教育的意愿和水平,我们可将高职产学研结合教育至少分为四种典型模式:

(一)企业指导办学式

企业最容易参与的产学研结合形式是其指导办学式。具体是指为适应市场用人需求,职业院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会邀请具有代表性的企业一线技术、管理人员加入专业(课程开发)指导委员会和咨询委员会,对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的制定、教学资源的开发以及教学实施和评价等环节给予指导和把关。邀请的企业专家不仅要在本领域从事全职工作,熟悉本行业生产、管理等过程,具有较强的工作能力和丰富的工作经验,而且具有责任心,乐于奉献于教育事业。但这种企业指导办学式的校企合作层次较低,耗费人力、物力相对最少,一般一年出席1-3次年(例)会即可,是任何高职院校都可广泛开展的产学研结合活动。如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就明确要求下属分院必须邀请企业专家参与、指导学校进行人才需求市场调研、岗位工作任务、描述工作流程、确定典型工作任务和岗位职业能力,指导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指导进行专业教学改革,指导建设校内实训基地,甚至为学生提供职业生涯等。

(二)企业参与办学式

高职院校产学研结合教育除了企业参与指导高职院校办学的方式外,还有一些常见的亲自参与教育的各种形式,如为高职学生提供实习基地、为高职教师提供挂职锻炼机会以及企业人员担任专业教师、实训师傅(实习指导师傅)等。这些项目往往要求教学——实践环节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交替开展,“双元教学环境”、“双重身份管理”贯穿始终,而根据实践环节的不同安排又可区分成以下两种常见形式。

1.n+x顶岗实习式。n+x顶岗实习就是安排高职生在离校前走入生产一线,在专业对口的岗位上从事生产劳动,也是高职产学研结合教育最早的形式之一。n+x中的n指学生在学校学习的学年(时间),x指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的学年(时间)。20xx年开始正式启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评估体系中的“职业能力训练”指标明确要求高职学生顶岗实习时间不低于半年,即三年制高职至少要“2.5+0.5”、五年制高职至少要“4.5+0.5”。时至今日,在教育教学计划中安排学生在最后一学年到对口企业中进行顶岗实践,即预就业,已成为一般高职院校的常规作法,如三年制高职的“2+1”式、五年制高职的“4+1”式。当然,还有些专业相应延长顶岗实习时间,出现了“1.5+1.5”、“3.5+1.5”等多种更加灵活的形式,为方便描述,这里统一归纳为n+x顶岗实习式。

2.三明治工学结合式。“三明治”教育模式(sandwich education)起源于1903年英国桑得兰技术学院(sunderland technical college),不同于最后一阶段的顶岗实习,它是在办学过程中将学习与工作相结合,形式多种多样,有一年分几段将工作与学习交替进行的;也有一个星期几天学习几天工作的;也有每天半天学习半天工作的等等。学校不仅要考核学生在校学习的情况,而且对学生在企业的工作也有严格的过程管理和考核,给予相应学分。此外,在英国三明治工学结合教育模式中,学生在校期间的工作不是实习或预就业,而是与普通职业人一样有报酬的工作,类似于我国前的半工半读。而现如今我国国情不同,国内很少有企业愿意接受高职院校学生在企业半工半读,所以我国目前高职院校在实施三明治工学结合式教育模式时一般对学生的工作报酬不作特别要求,只有少数企业为我们的学生劳动买单。如江苏省常州建设高职校物业管理专业20xx年起每年都与江苏高正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国家一级资质)签订工学结合协议,该专业学生每周3天在校学习专业知识,3天在江苏高正物业管理有限公司8个项目(部门)参与处理客服专员、管理员、内勤、管理处主任助理等物业管理专业目标岗位工作,企业对表现合格的学生均支付实习工资。

(三)企业资助办学式

企业资助办学是指企业为培养学生提供各项支持,常见的有企业与学校共建实训基地,企业向学校捐赠教学仪器设备或资金,设立企业奖学金以及资助学校举办以企业冠名的各类赛事等。国外企业投资教育的事例很多,国内企业如今在日益暴露出专业人才缺口的情形下也频频向职校抛出各种“橄榄枝”。如《中国教育报》在20xx年3月22日报道了一汽丰田等8家企业捐资1亿元鼓励职业学校培训师资、开发教材及设立奖学金的消息立刻在教育界引起轰动。孰不知,除了丰田公司外,麦特集团奔腾汽车检测维修设备制造有限公司也投入了2000多万元与100所职业院校进行合作。为了满足特定专业对高水平技术人才的需求,不少企业主动下“血本”支持职业教育的发展,职业院校也要充分抓牢这类发展机会。

(四)企业委托办学式

企业委托办学式即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指一些特殊行业或企业,在一般劳动力市场上很难找到对口的适用性人才时,会委托高职院校为其培养人才,委托企业提供一定培养经费或者其他培养资源,学校按企业用人需求培养,学生毕业后到委托企业工作。现实中,为了吸引更多企业参与此类产学研结合教育,多数高职院校不是等企业主动提出委培要求,而是主动联系企业为其定做人才,并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规格、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立足缩减岗位适应期。许多新闻都报道了高职订单培养的成功案例,如财贸职业学院工商管理系与菜百公司开展订单培养,五年为公司共输送毕业生133人,占全部员工的28%;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与中国铁路建设集团、飞机维修公司、海南航空公司等15家知名大企业建立订单合作关系,订单量逐年增加,20xx年的订单人数达到当年招生计划的1/3。

三、主要体现经济属性的高职产学研结合

当前,国内有少数高职院校和一些高职院校的部分优势专业的产学研结合能体现一定的经济属性。这些高职院校和专业具有较高的科技研发水平及市场开拓能力,在与科研院所、企业等单位合作培养人才的同时还利用正在培养的专门人才研究开发、甚至批量试制商品。此时的产学研结合已超越了育人目标,它追求科技转化、经济效益,最终产生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或市场价值。目前具有经济属性产学研结合项目的高职院校不算普遍,从部分成功案例中可以看到以下四种常见形式。

(一)承接企业项目式

高职利用专业优势承接专业对口的企业项目,即用具体的项目,将产、学、研各方结合到一起。项目的提出者既可以是企业,也可以是高职院校或研究机构。如果项目所生产的效益分别与产、学、研各方的某些利益一致,就可在相关的方面构成局部的共同利益,进而形成以项目为纽带的契约结合,这是高职产学研结合体现经济属性最常见的形式之一。如江苏省常州建设高职校测量专业的师生团队在20xx、20xx年江苏省以及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测量项目比赛上勇夺金牌,指导教师袁建刚连续两年获得“全国优秀指导教师”称号。该团队精湛的专业水准不仅在高职教育界备受赞誉,而且在企业、行业间也是有口皆碑。在此基础上,以袁老师为首的师生测量团队受委托承接了太仓市海天禅寺1:1000数字化地形测量、阜宁益林镇1:2000地形测量等工作。实操过程中,老师将施工过程设计成教学内容,将课程搬到测量现场,让高年级学生直接参与到工程的监控量测、施工放样工作,不仅帮助企业完成了大量的基础性工作,而且直接锻炼了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此外,还有将企业多个项目承接下来,甚至将整个企业引进学校的做法,也被称为“引企入校式”。

(二)为企业开展职工培训和继续教育式

高职院校面向企业开展职工培训和继续教育也是根据市场、企业需要培养人才,不同的是培养对象特指那些已经脱离正规教育,正在企业参加工作的员工。这是一种对企业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知识更新、补充、拓展和能力提高的追加教育。浙江某工商技术学院与雅戈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签署了长期合作协议,并于2000年成立了一个独特的二级学院——雅戈尔营销管理学院,院长不是学校的正式员工,不在学校办公,不领学校一分钱,他是完完全全的企业人。几年下来,该学院为雅戈尔公司举办各类培训班35期,培训员工计1215人次,几乎涵盖了所有分公司与大型专卖店人员。在职工培训与继续教育成功后,雅戈尔营销管理学院还招收应届高中生,目前毕业生中已有60余人在雅戈尔服饰公司总部与全国各地分公司工作。雅戈尔集团公司总裁、董事长李如成则把雅戈尔营销管理学院比喻成“雅戈尔的黄埔军校”。

(三)校办产业式

国际上许多大学都建立了自己的科技园,如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硅谷、日本筑波大学的高技术科学城等。这些科技园以高校为中心,与科研机构、生产企业合作兴办高技术企业,直接实施科技成果转化。事实上,高职与企业联系更加紧密,实力雄厚的高职院校完全应着眼专业特点,兴办企业。还是以江苏省常州建设高职校为例,学校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智力优势和人才优势,依托行业先后开办了江苏省城建校建筑规划设计院、常州城市建设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常州市城建校工程咨询有限公司3个具有相应资质的法人实体。多年来在基地技术服务部的协调下,为客户提供规划编制与设计、建筑设计、工程咨询等多种服务。这些校办企业既给学院提供了大量的办学资金,也缩短了教学与生产实际之间的距离,为学生提供了一定的实训场所,为教师提供了开展实践教学活动的条件,是高职办产业、促教育的成功代表。

(四)行业、企业办学式

与校办产业相反,行业、企业也可办学,这也是高职产学研结合中企业参与意愿最强、参与度最高的一种形式。具体指行业、企业自主办学,或具有法人资格的学校和企业以股份制形式合作办学,或将原有学校划归给行业、企业管理等。这里的企业可以是国内企业,也可以是国外企业;可以是国有企业,也可以是其他所有制形式的企业;他们可以全资办学,也可以设备、场地、技术、师资、资金等多种形式向高职院校注入股份。无论何种形式,企业总是以主人的身份直接参与办学全过程,分享办学效益。为了应对日益凸显的“技工荒”难题,国际上许多大型企业都开办了自己的学校,我国国有企业办学也曾活跃一时,但随着国有企业机制改革,大部分企业开办的学校都改制或停办,但仍有不少特色明显的企业、行业坚持自主办学,如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始办于1951年,现由中国南方机车车辆工业集团公司举办,现有全日制高职在校生9000余人,设有电气工程系、轨道交通系、机电工程系、信息工程系、经贸管理系、人文社科系等6个系。在解决学生就业问题上,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充分挖掘企业资源,与全国各铁路局、中国南方机车车辆工业集团公司、中国北方机车车辆工业集团公司等260余家单位建立了长期人才供需关系,为毕业生开辟了广阔的就业渠道和发展空间。此外,学院年短期培训规模达7000人次,校办产业年销售收入计8000万元,是人才培养、企业发展、经济收益上“多赢”的一个成功范例。

总之,无论是国际潮流,还是国内发展趋势,高职院校走产学研结合之路早已毋庸置疑。无论是高职以“教育性”为主的产学研结合,还是以“经济性”为主的产学研结合至少都需要企业、高职院校等多方共同努力。但目前,在产学研合作方面普遍存在高职院校 “剃头挑子一头热”的现象。对此现象高职院校应该认识到,虽然在产学研结合教育中,企业参与意识较差,校方有求于企业往往大费周章、经常碰壁;但是能够体现“经济性”的产学研结合,企业却能主动参与,校方、企业合作平台很容易搭建。经济学认为,成本制约着经济主体的一切活动,现代经济社会的一切主体无不在“成本”的指挥棒下“精打细算”,而最终的生存和发展无不是“成本”的胜利品。高等职业院校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人才需要考虑成本的最小化和利益的最大化,现代化企业这一市场主体任用人才时就更会考虑成本的最小化和利益的最大化。当企业认为通过参与高职产学研结合来寻找适合本企业的人才比市场化的人才招聘的成本要大得多的话,肯定无论职业院校如何努力也很难敲开企业的大门。

因此,高职院校不能等、靠、要,而要通过创造足够的利益来吸引企业主动参与。高职院校在期待企业能积极参与产学研结合时,不妨多考虑如何满足企业发展和追求利润的需要,多发展具有经济属性的产学研结合。试想,即使制定法规、制度,但合作项目缺乏足够的吸引力,校企之间硬性结合也必然是“同床异梦”。很多产学研合作做得好的职业院校的实践告诉我们,当校企合作既是人才培养模式,又成为企业发展模式时,校企之间才能实现有机的合作,才能变“一头热”为“两头甜”,高职院校的产学研活动才能开展得有声有色,形成助推企业发展、高职院校也发展的产学研结合长效机制。

第五篇 试析新制度经济学视阈下职教城建设策略探讨_职业教育论文

论文摘要:新制度经济学视阈下,职教城是需求回应性强制性制度创新,有利于降低办学成本,提高办学效益,形成聚集效应,实现规模经济。其建设策略在于:健全产权制度,促进资源共享;明确责任担当,推动协同创新;坚持特色发展,形成品牌效应。

论文关键词:新制度经济学;职教城;策略

集约化办学已经成为职业学校发展的路径选择,职教城是典型的发展模式。据我们的调研,截止20xx年底,除、青海、海南外,全国已经有28个省(区、市)已建或在建职教城118个,江苏常州职教城、重庆永川职教城、天津生态职教城等就是典型的职教城。本文从新制度经济学视阈职教城的价值及建设策略。

一、职教城是职业教育需求回应性强制性制度创新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创新是在一定的原驱力驱使下,在现有制度环境基础上,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借助一定手段,达到增进收入的制度安排过程。这种原驱力既有内部驱力,也有外部驱力。内部驱力主要是来自于个人、社团和企图在这个过程中减少实施成本和摩擦成本,宏观上谋取经济投入的最大收益;微观上约束主体行为,对不同主体的行动空间及其责权利进行边界框定,缓解社会利益冲突。外部驱力包括三种情况:一是外界出现了以前不曾有过的新条件,使风险情况变化,交易成本下降,或者新的生产技术被采用,出现了利益机会;二是现有制度发明了新的组织形式和经营管理方式,使制度创新有获取潜在利益的机会;三是、法律、社会经济环境等发生了变化,为某一个集团创造了获取利润的新机会,或者是重新分配现有利润的机会。Www.meiword.coM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使原有的制度均衡被打破,出现新的利益分配格局,从而驱使制度变更或替代。总体来看,制度创新的原驱力在于预期净收益超过预期成本。

制度创新包括制度诱导性变迁和强制性变迁两种形式。诱导性制度变迁是自下而上的创新过程,由个人或一群人在响应获利机会时自发倡导、组织和实行;强制性制度变迁则相反,是自上而下的创新过程,是国家在追求产出最大化目标下,通过政策法令实施。强制性制度变迁又分为需求回应性强制性制度变迁和没有需求的强制性制度变迁。需求回应性强制性制度变迁是先有制度的需求,然后决策者根据实际,适时、主动地推进制度变迁,以满足制度的需求,解决制度的缺口,也就是说,国家在使用强制力时有很大的规模经济,并且可以在制度变迁中降低组织成本和实施成本。职教城是以职业学校为办学主体,在、职业学校、行业企业、社会等多种力量的参与下,让若干所职业学校和科研机构在某一地域聚集并达成一定的规模,形成以资源共享、能力互补和产学研一体化为主要目标的整合群集。职教城作为职业教育的一种制度创新,是需求回应性强制性制度变迁,其基本逻辑是:我国的职业学校办学普遍存在着基本建设重复、专业设置雷同、贷款包袱沉重等问题,加之优质教育资源比较短缺,使得有限的教育资源运行效率低下,资源浪费严重。面对这一现实,要求职业教育要转向集约化发展,走质量第一、效率优先、规模适度的发展路径。《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20xx年)提出,“推动公办职业学校与企业合作办学,形成前校后厂(场)、校企合一的办学实体。推动公办职业学校资源整合和重组,走规模化、集团化、连锁化办学的路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xx-20xx年)》指出,“要加强省级教育统筹,促进省域内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和资源共享。”因此,我国的职教城、职教集团等职业教育集约化形式多为主导型。

二、职教城的新制度经济学价值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不同的制度提供不同的激励结构,产生不同的经济绩效,于是,产生相对较高的经济绩效能力是一种制度得以产生和发展的动力。职教城是提高经济绩效的有效模式,其根本价值在于:

(一)形成聚集效应,实现规模经济

在经济活动中,无论是生产性经济活动还是经营性经济活动,只要在区域上达到比较明显的集中,呈现出一种地理性聚集的经济状态,就能降低经济成本,产生范围经济。职教城,以集约、高效为价值取向,以资源整合、软硬条件共享为目标,几所或十几所职业学校聚集在一起,有形的地理集中,优化组合,形成了一种新的职教组织形态,克服了单个学校或企业在追求规模效益和扩张过程中的结构刚性,促进了学校之间、学校与企业之间、学校与之间、学校与其他组织及个人之间教育元素的相互渗透,实现了职教资源的重组和优势互补,内在地促使经济活动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实现范围经济。职教城建设,在管理体制上,是对传统的“一元化的办学体制、条块分割的领导体制、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和单一的投资体制”的变革,承担了从“全能”转变为“有限”而分化出来的一部分职能,如合作办学权、专业设置权、课程开发权等,实现了职业教育体制从分散到集中、从一元到多元的转变;在管理方式上,是职业教育、职业学校从粗放型管理转向集约型管理的有效载体,是转变职业教育增长方式的有效模式,是推进以促进公平和提高质量为重点的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路径选择。

产业集群化发展是提高经济竞争力的重要路径,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选择。产业集群指在特定区域内,集聚起一组相互关联的供应商、公司、关联产业和专门化的制度和协会,通过区域集聚形成市场竞争,构建起生产要素优化集聚洼地,使利益相关者共享外部经济、市场环境和区域公共设施,从而降低信息交流和物流成本,形成区域集聚效应或规模效应。产业集群的实质是一种网络经济组织形式,而网络经济系统是建立在区域内企业间、企业与科研机构间长期合作基础上的稳定关系。职教城,作为一种开放动态的网络体系,可以促使信息、技术、人才、资金以及政策等资源要素流动频繁,促进企业、科研机构和各个不同行为主体相互作用,从而实现规模经济,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二)降低办学成本,提高办学效益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交易费用是人们为完成交易必须支付的成本费用,如发现交易伙伴的成本、了解交易价格的成本、讨价还价的成本、订立交易契约的成本、履行契约的成本、监督契约执行和制裁违法行为的成本等。新制度经济学家科斯在提出交易费用时,证实企业在自由价格机制交易中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它可以对这种交易的费用有所化解,把原来的一部分外部交易转化为企业内部的非交易行为。

职业学校办学的交易费用包括:职业教育资源的配置成本,即合理配置职业教育中的人、财、物等有形资源合理流动的费用;职业教育中的人员组织、监督与管理成本,即管理学生、教师、教育行政人员、教辅人员、校长等与教育有密切关系的人的费用;职业教育的信息成本,即获取与教育相关的信息如学生的学习成绩、实践操作能力、升学状况、就业分配等方面信息的费用;职业教育活动之间、职业教育组织之间以及职业教育组织和其它组织之间的社会协调成本,如职业教育活动的搭配,职业学校之间衔接、合作,学校与家庭联系、与或社会其他机构配合等方面的费用;职业教育制度的运行与维护成本,即规范和约束职业学校教职工或内部组织的行为,维护和监督实施各种计划、目标、任务、规章制度和法规所耗费的资源。职教城能有效降低教育中的交易费用,提高教育效益。首先,职教城可以降低学校招生费用。在招生时,由职教城管委会统一宣传,组织有关人员到各地开展招生工作,避免一个地方、一所学校重复派人招生,减少资源浪费。另一方面,职业学校为了降低入学后的学生流失率,往往安排预录学生对学校的办学条件进行实地考察。如果由管委会统一安排,一次性对各成员学校进行考察,也可大大降低招生整体费用。其次,职教城可以降低人力资源成本费用。通过职教城管委会统一招聘教职员工,并在职教城内人力资源共享,就能够节约各学校单独招聘教职员工的人力资源成本。再次,职教城可以降低学校运转费用。由职教城管委会统一制定规章制度、培养目标、教学计划,学管理、教育质量的监控检查等,减少重复制定与维护成本。最后,职教城可以降低职业学校的协调费用。由职教城管委会统一协调与的关系,或统一协调与上级主管部门的关系,尽量达到与行政部门进行一次接触解决多个成员学校的共同问题,提高办事效率。

三、职教城建设的新制度经济学策略

(一)健全产权制度,促进资源共享

产权理论认为,明晰的产权制度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基础,有利于减少未来的不确定性,从而降低机会主义行为,产生最优效率的交易。产权包括三种基本权利:使用权、收益权和转让权。有效率的产权是竞争性的和排他性的。新制度经济学认为,产权可以将外部利益转化为个体利益,激励个体,从而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职教城是由多个利益主体组成的,包括、职业学校、行业企业、民间团体以及个人等,他们都有各自的利益追求。职教城内的各利益主体必然要进行“成本—利益”的计算,由此决定是否与其他利益主体进行交易、共享以及多大程度上实现资源共享等。只有明晰职教城内的产权制度,才能使各利益主体的“成本—利益”计算具有意义,并促使外部效益通过激励而内化为个体利益。所以,健全产权组织制度,明确职教城内的产权是职教城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前提条件;建立资源共享机制,促进职教城资源共享是职教城存在的原由和发展的生命力所在。

(二)明确责任担当,推动协同创新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协同创新是指创新的资源和要素有效汇聚,通过突破创新主体间的壁垒,充分释放彼此之间的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而实现深度合作。20xx年,国家提出了“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旨在推进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地方以及国外科研机构的深度合作,探索适应于不同需求的协同创新模式,营造有利于协同创新的环境和氛围。

我国的职教城主要是主导型,一定程度上讲,各利益相关者起初并没有内在的聚合动机,因此在制定职教城建设规划、建立多元投资体制、提供公共服务、培育职教城文化、推行职教城品牌建设、规避办学风险、促进政校企协同创新等方面扮演着主导角色。

职业学校的招生就业能力、学科专业涵盖力、科技创新能力、协同管理能力等决定着职教城的综合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这就需要职教城内学校协同整体发展。但同时,职教城内的职业学校又是办学的法人单位,是核算的经济利益实体。如果忽略了学校各自的经济利益,就不能整体提高办学效益。因此,职教城内职业学校应该明确共享理念,加强竞争与合作,实施错位发展,推进协同创新。

企业是用人单位,是职教城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直接受益者,企业与市场的需求是职业学校改革与发展的外在动力。所以,企业要实行并实现职教城对口的“订单教育”,“半工半读”培养人才;要参与人才需求预测、人才目标规格与要求制定;要参与人才培养过程,协同开展专业群规划与建设、制订专业标准、开展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开展教学质量监督与评价;还要提供实习实训基地,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

(三)坚持特色发展,形成品牌效应

经济活动中存在一些不可逆转的自我强化,以致形成路径依赖。例如,消费者对某种品牌商品的偏好与他人是否使用这一品牌有关,往往是他人买了什么品牌的商品,就会形成示范效应,吸引周围的人买同样品牌的商品。这一随机过程发展的结果强化了人们对品牌的肯定,使市场锁定了某种品牌产品,最终产生品牌效应。当然,品牌的形成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品牌效应一旦形成,就难以在短时间内被竞争对手模仿,可以带来持久的竞争优势。所以,职教城要想在市场经济背景下获得较大的发展,增强市场竞争力,从成立伊始,就要坚持特色发展,关注职业教育质量和职业学校品牌,促使社会对职业教育消费的路径依赖,充分发挥品牌优势,提升品牌价值。

当然,坚持特色发展、形成品牌效应的前提条件是要加强职教城内涵建设,通过内涵建设提升基础能力,提高对经济社会的服务能力。据此,职教城在对外方面需要共同使用营销系统,在宣传、推广方面采用团队式营销方式,减少交易成本,增强社会影响力。在对内方面,职教城需要建立标准化的组织建制,加强组织建设,提高组织治理能力;健全培训体系,定期培训职教城从业人员,促使他们转变人才培养观念,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培育职教城文化,发挥文化内聚力,提高文化软实力,提升职教城核心竞争力和整体实力。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已由规模扩张转向全面提高质量的新阶段。在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新背景下,职教城作为主导职业教育集约化、集团化发展的有效模式,更需要以强化主导为前提,以凝炼内涵、提升质量为根本,以建立资源共享机制为核心,创新职教城建设模式,优化职教城建设策略,培养更好更多的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技能型人才。

第六篇 试析经济复苏时期我国高职教育的价值取向_职业教育论文

论文摘要:论述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的现状,从社会、企业、学校、学生四个方面对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价值取向进行科学合理地定位,并提出了实现我国高等教育价值取向的对策建议。

论文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价值取向;定位

一、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的认识

黄炎培是我国近代第一个提倡职业教育的人,他组织成立的中华职业教育社是我国近代第一个职业教育机构。黄炎培大力倡导职业教育,加强职业情操的陶冶,注重其实效性。高等职业教育是更高层次的职业教育,它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为主。20xx年我国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职业教育要满足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实现我国从人才大国向人才强国的转变。高等职业教育在培养学生的价值取向上尤其要与这一点保持一致。价值取向是伴随着人们超越本能的活动水平,摆脱物质需求的束缚,争取实现精神需求,进行探索和创造而产生的。价值取向是人们认识和评价客观事物时所持的基本观点,既是人们行为的出发点又是人们行为的落脚点。从哲学上来讲,价值是描述客体之于特定主体需求的满足程度。高等职业教育的价值是指高等职业教育对社会、企业、学校、个人的作用和意义。高等职业教育价值取向是高等职业教育主体根据特定时期人们需要的变化对高等职业教育价值重新选择的过程,即打破价值结构中原来各要素比例的均衡状态,重组新的均衡状态的过程。

高等职业教育受其自身的发展水平、社会的需要、企业的需求、学校的培养目标、教师的职业素质和专业素质、学生的素质等各个因素的影响,其中的任意一方的变化都会影响高等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WWw.meiword.COM价值取向反映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只有科学合理地定位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价值取向,才能实现高等职业教育健康和谐的发展。

二、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

当前,我国高等职业院校以“十二五”规划纲要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依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国家和企业培养了一大批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的高技能人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的定位以实践科学发展观为思想指导,从社会、企业、学校、学生四个方面探讨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价值取向。

(一)高等职业教育的社会经济价值取向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始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期。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教育上恢复了高考,我国开始筹建停滞十年的高等教育工作,在经济上提出了改革开放,允许一部分地区先发展起来。社会经济随着改革开放形势的发展而发展,当时一些社会经济发展比较快的城市为培养经济发展所需要的高级专业技术工人,首先创办了许多高等职业院校,设置与企业生产、管理等相应的高等职业教育专业。1985年的《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政策保证,提高了创办高职院校的积极性。除此之外,一些高等专科学校、中等专业学校及成人高校等也如雨后春笋般在我国发展起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知识经济产生了许多与高新技术有关的新的工作需求,这些新工作急需具有高素质、新技术的高级技术的技能型人才,从客观上促进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尤其在我国在20xx年加入wto后,党提出了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使产业结构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发展。经济的发展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高等职业教育逐渐成为职业教育的重中之重。因此,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由于高等职业教育具有明显的地方性,特定地区的经济发展为本地区的高等职业教育提供了最为直接的源动力,这是因为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的设置都是以地方企业的需求为导向,它首先是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服务。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地方高等职业教育为社会、企业提供了大量的具有特定技术的专业人才。因此地方的高等职业学校更乐意招生本地生源的学生,直接为当地的企事业单位培养操作型、技能型人才。学生毕业后直接留在当地工作,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做贡献,避免由于地区差异导致人才外流。高等职业学校也可以和本地区企业进行技术合作,提供技术指导、岗位培训等。高等职业教育富有成效地为地区经济发展服务,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使得知识、技术更直接和快速地转化为经济效益。高等职业教育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的。劳动者素质、技能的提高直接推动了经济的发展,企业从高等职业教育中获得了经济效益,增强了企业投资高等职业教育的兴趣。同时经济的发展又对劳动者的素质、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客观上促进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向前发展。所以说,高等职业教育为社会经济建设服务,同时社会经济的发展又促进高等职业教育的提高,二者相辅相承。

(二)高等职业教育的个人需求价值取向

高等职业教育的个人需求价值取向主要是指高等职业教育要满足受教育者的个人需求,传授他们基本的知识和工作所必需的技能,实现受教育者的理想和愿望,只有这样才能在生源的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一般说来,受教育者接受高等职业教育毕业后的去向主要有两种:一是毕业后找到工作,二是升学。

就第一个方面而言,由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可以知道,高等职业教育重视受教育者应用能力、工作技能方面的培养,为社会和企业培养了大量的高级应用型人才。目前人才市场对具有特定技能的高级人才(即高级技工)有很大需求,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高等职业教育具有更强的就业优势。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学生具有很强的动手能力,而且在培养上具有定向性,面向特定的某一类特定的技能培养学生,学生毕业后就能很好的胜任某个职业岗位,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高等职业院校还应该对毕业的学生建立校友通讯录,发挥校友的作用。同时还要设立就业指导机构,通过各种途径及时获取社会、企业的人才需求状况,并将信息及时反馈给学校,学校根据人才需求的变动采取相应对策。同时,高职院校还应与用人单位建立联系,加强校企合作,这样在毕业生就业方面就能得到这些公司、企业的支持。只有毕业生的个人素质和专业素质过硬,找到好的工作,高等职业教育才能建立自己声誉,创立专业的特色。

就第二个方面而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一些学生渴望继续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提高自身素质,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因此很多学生对升学具有非常强烈的愿望,从而学校在政策上应该给予必要的支持,允许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通过相应考试和考核进入普通高校学习,并且在毕业后和普通高校的学生一样就业或是考研。因此,高等职业院校在课程设置中应该反映出这一点,比如重视基础知识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较为扎实的基础知识教育使学生具备更大的柔性即所谓的“宽口径”,为学生的升学提供更宽广为方向。总的说来,就是高等职业教育应该除了给学生提供人才市场所需必要的技能外,还应该提供给学生升学所需的基础知识,全面提高学生整体素质。

高等职业教育的个人需求价值取向主要从学生毕业后找工作和升学两个方面考虑,既要加强基础知识的讲授又要加强技能的训练和提高,为每一位学生提供周到的服务,从而体现了高等职业教育的个人需求的价值取向。这是因为只有满足了个人的需求,帮助学生实现个人理想,人们才会认可高等职业教育对个人具有的价值。

(三)高等职业教育满足企业需求价值取向

企业需要的是能够从事生产、管理的一线的人才,而高等职业教育正是根据企业的这这种人才需求为企业量身培养了各种人才。具体说来,随着企业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变化,高等职业教育满足企业需求的价值取向也在发生着变化。比如说,在计划经济下,企业对的依赖性很强,企业主要是完成给下达的任务,此时高等职业教育满足企业需求的价值取向则是为企业培养能够完成生产任务的人才以及企业职工子弟的入学、就业。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企业的需求根据市场的需求而定。市场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根据供求效应调控企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以及企业里的人才的需求。企业由依赖型转为自我发展调控型,作为主体参与市场经济活动。企业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赢得并保持优势,就会自觉地引进先进的技术人才和一流的管理人才,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引进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并根据需求不断提高产品的质量。因此,在竞争的压力和企业效益的驱动下,企业会加强职工教育和培训,提高企业员工的综合素质。在当今经济复苏的大好形势下,高等职业教育由满足企业需求的价值取向转变为提高劳动者素质,进而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

(四)高等职业教育要践行高职院校价值取向

高职院校的价值取向要服从于社会和学生个人价值取向。学校坚持服务于社会,以育人为本,全面培养学生的各方面的素质。高等职业教育践行高职院校的价值取向,一方面受学校管理、领导体制的影响,另一方面又受到社会和个人价值取向的影响。

高职院校的管理领导体制是双重调节的运行机制即既有计划又有市场作用的双重运行机制。随着我国经济体制转轨,市场作用的加强,计划作用的逐渐减弱,人才优势凸显了出来。我国随之确定了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战略,同时外部条件的变化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和挑战。根据市场的作用,劳动力市场供求的变化必将导致高职院校生源市场的涨落,促使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上也随之调整。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高职院校毕竟不是企业,专业的调整也不可能像企业更新产品那样迅速。依据市场的需求调整专业虽然是大势所趋,但是事物总有其两面性。如果高等职业教育偏移到纯经济功利的价值取向,这样既影响自身的发展,又影响社会的进步。具体说来,一方面高职院校要按照国家计划的要求设置专业,进行学生的招生和教学;另一方面,高职院校为了生存和发展,必须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的发展变化,又随时调整、适应社会对于人才需求的变化。在经济发展比较快的地区,出现了社会需要什么人才,高职院校就会相应出现什么专业教育。

三、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的现状

20世纪90年代后期我国提出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近年来,尤其高职院校是在经历了扩招之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突飞猛进。但同时我们要看到,由于当今社会受功利主义的影响,许多高职院校在过分突出技术的应用性,专业性强,而且只针对个别的企业的需求,过分地关注职业与学生就业和经济的关系,却忽视了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存在着价值取向被扭曲的危险。

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许多高职院校为迎合市场需要,过分重视专业技能的培养,忽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在这种影响下,学生产生了只要掌握了专业技能,将来就能找到好工作的错误认识。在这种教育模式下,高职院校就像制造机一样给社会生产一些畸形的产品。不少学生只对考证以及专业技能的学习热衷,而对提高人文素质和道德水平的活动充耳不闻。这种现象严重影响到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造成部分学生心理素质不高,审美能力差,公德意识低下等等。

从学生就业的角度来说,在受功利主义的影响下,高等职业教育不再是一种教育,而是成为学生获得某种知识技能,找到好工作的工具和手段。学生认为,他们接高等职业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毕业后能找到一个好工作,得到直接现实的经济利益。他们重视的是他在学校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如何能适应经济和社会的需求,如何将其运用到社会交换中,把金钱、权力、好工作等作为追求的目标,而从不思考如何提高自身的素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功利主义下的高等职业教育是人不再是一个“人”了,而是追名逐利工具,违背了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的原则。

这种急功近利的趋向既会把学生引入歧途,也会带来极大的社会问题,最终也必然会影响高等职业教育的科学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不仅要强调专业技能的培养,更重要全面提高人的整体素质。

四、对策与建议

面对当前高等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的扭曲,当前我们必须做出相应的改变来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对策建议如下:

第一,高等职业院校在专业设置上和招生上应拥有自。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科技的迅速发展,各种新技术层出不穷。对于高职院校来说,专业的设置不可能做出如此快的反应。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紧随时代的步伐,高职院校必须拥有专业设置的自。同时我们必须注意到,近年来面对学生人数的减少以及人才市场、企业的需求,高职院校根据需要,在招生名额上必须拥有自,市场需要多少我们就培养多少。这样,才能使高职教育真正走向市场化,更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第二,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凸显自身特色,打造自己的品牌。高等职业教育重视培养学生从事某项工作的特定技能,以实践教学为主,培养的人才具有很强的动手能力,毕业后就能到相应的岗位上从事生产、管理等工作,这是普通本科院校所无法比拟的优势。高职院校发挥自己的优势,突出这一特色,而且还要办出高质量的教育。因此,高职院校必须加强学校硬件设施的建设,如加强高职院校实验室的建设,实习点和实习基地的建设等,使得生产与教学紧密联系在一起,凸显自己的特色、打造质量品牌。

第三,加强高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相互沟通,建立长效的机制。对于有升学愿望的学生,通过相应的考试与考核,高职生可进入普通高等院校学习理论,满足学生深造的愿望。同时普通高等教育学生可进入高等职业院校学习专业技能,使人们认识到高等职业教育是另具特色的教育,并逐步获得社会的认可。

第四,在高职院校倡导教育工作者开展高等职业教育理论研究。高等职业教育虽然以实践教学为主,但是实践必须依靠理论做指导,使学生在学习中要“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这样才会问题,解决问题,否则学生就会成为没有思想的“机器人”。因此高职院校的教师必须认真研究教育理论,深刻学生对于高等职业教育的认识。同时,高职院校要采取必要的鼓励措施,加强高职院校对于理论研究教师的资金支持。高等职业教育的宗旨在于为本地区经济和学生生源服务,具有明显的地区特色,因此各个高职院校必须研究适合自己的办学思路。高等职业院校可设立自己的研究机构,用来探讨专业的设置及调整,研讨教学方法和教学思路,走产学合作之路,使高职院校更符合社会的需求,进而促进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文章地址:www.wordls.cn/zuowen/2747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