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领先战略在我国零售业中的运用 _会计论文十篇

时间:2023-08-31 13:18:21 | 作者:未知

成本领先战略在我国零售业中的运用 _会计论文十篇

【会计审计】导语,大家眼前所阅读的这篇共有29523文字,由袁小明细心更正后,发布到美文档!资本(Capital)是用于投资得到利润的本金或财产,是人类创造物质和精神财富的各种社会经济资源的总称。资本可以分为制度或社会生产关系资本,它的提升或增值由社会思想等变革来实现。成本领先战略在我国零售业中的运用 _会计论文十篇欢迎大家一起来学习,希望对你有帮助!

成本领先战略在我国零售业中的运用 _会计论文 第一篇

内容摘要:我国对外资零售企业全面放开的期限已经临近,国内零售业将面临着与外资零售企业的激烈竞争,在这场竞争中,中国的零售企业如何运用成本领先战略抢占竞争的至高点,赢得这埸战争,意义深远。 

关 键 词:竞争   成本领先战略   成本驱动因素  价值链 

按照中国在加入WTO时的承诺,20xx年12月11日这一天将宣告中国零售业入世过渡期的结束,意味着中国对零售市场全面向外资开放承诺的兑现。竞争已如滚滚洪流势不可挡,国内零售企业只有顺应这个潮流,科学的运用竞争战略,赢得这场战争。根据美国著名的竞争战略学家迈克尔·波特的观点,企业竞争战略的目的是通过进攻或防御行动的选择,为企业确定一个可防御的地位,以便抵御企业所面对的各种竞争力量,从而取得可持续的较高的利润。成本领先战略是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哈佛大学商学研究院著名教授迈克尔·波特提出的三大竞争战略之一,成本领先战略旨在通过为企业建立成本优势,从而谋取成本领先者地位,应付企业面对的各种竞争力量。 根据波特的理论,企业获取成本优势的主要方法有两种:控制成本驱动因素;重构价值链。本文就成本领先战略在零售业中的运用,作一些探讨。 

一、并控制零售业成本驱动因素 

零售业的成本是多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这些因素概括起来不外乎以下几个因素:规模经济或规模不经济、先进技术的运用、内部协调情况、与合作伙伴的联系、时机的掌握、内部制度建设与与执行等等。 

(一)控制规模经济   

一个企业的供销量达到一定规模时成本最低或利润最大。长期以来,由于市场体系的欠缺和企业自有资金薄弱、技术能力不足,导致国内零售企业规模普遍偏小 , 市场集中度低 , 无法获取规模效益。外资零售企业一般与连锁经营相挂钩,网点多,规模大,进货总量大,从而能在价格上争取更多的优惠,降低进货成本,以低廉的价格赢得顾客。美国《财富》杂志的数据表明,世界排名前200家的贸易公司全都是连锁集团。从零售业的零散程度来看,欧美为40%,日本为50%,而我国为90%。沃尔玛2000年销售规模超过1913亿美元,其销售规模比我们国内连锁企业前100名销售总额的10倍还多。规模偏小的缺点致使我国零售企业采购成本高 , 难以营造自有特色 , 无法吸引顾客 , 从而影响企业竞争力。 扩大规模经营,实现规模效益,以求降低成本是国内零售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谋求生存与发展的主要途径。为了适应竞争需要,国内中小型零售企业可尝试在不改变现有设施、不进行大量投入的条件下,以连锁经营的形式改造现有的零售组织形式,实行横向一体化经营,冲破单体销售增长的极限,形成规模;国内大型零售企业则可探索以资本为纽带,通过兼并重组的方式,形成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跨所有制经营的混合型商业企业集团。对外开放已是迫在眉睫,留给国内企业的时间并不多了,国内企业必须先抢占网点,迅速扩大规模。单靠投资新设网点已来不及,巨大的存量商业资产的并购重组是捷径。我国商业企业众多,从总体上占据着网点优势,只要有效地联合起来,就可于在国内立足未稳的外资商业巨头相抗衡。在国内商业类上市公司中,国有控股的占多数,最有影响力也是国有控股公司,因此并购重组要想快速推进,的支持和协调不可缺少。随着商业零售终端在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我国也很重视商业零售业的发展,支持国内商业零售企业的并购重组。在今后一段时期内,将加大对中小流通企业的改革,着力培养一批拥有著名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核心竞争能力强、初步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大型流通企业集团。这一宏观战略也体现了规模经济的要求。 

(二)控制技术,运用信息手段提高经营效率 

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着传统商业的发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企业管理的自动化、现代化,充分把信息技术运用与经营中,以最低的成本、最优质的服务、最快速的管理反应进行运作。目前,世界零售业的信息化不断前进,从销售管理系统(如电子收款机、POS系统、商店MIS),到电子数据交换(EDI)和电子订货系统(EDS),再到现在的CRM、物流管理、供应链管理等综合性的MIS,利用先进的数据库技术和数据挖掘技术,实现更为复杂的智能DSS管理。在世界企业大规模连锁化经营的背后,CRM是加强其竞争能力的有效手段。利用数据仓库、数据挖掘来了解市场、改进业务流程、加强客户服务和促进销售,可以说这是非常值得国内零售业借鉴的先进经验。零售巨头沃尔玛在科技投入方面不惜代价,配备了一整套先进的供应链管理(SCM)系统,辅助全过程商品管理可提高月平均次数5至6次,使其平均利润率增加一到两个百分点。高科技管理零售数据不仅在采购、分销、后勤等方面做到了精确和及时管理,对顾客和供应商的服务也是按分秒计而非以时日计,与供应商建立良好的关系,做到不仅对供应商供货情况了如指掌,而且及时反馈商品销售情况。成本显然是影响流通企业兴衰的生命线,而现代流通企业率先引领信息技术的改革,有效控制企业的运营成本,无异于主动掌握企业繁荣的生命线。与此相比,我国的流通企业还有很大的差距。国内零售业必须及时更新观念,积极应用信息技术,尽可能缩小这种差距。这样,至少在信息技术应用上,能及早和外资零售业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三)控制内部各环节成本,加强内部管理 

零售企业必须利用价值链内部成本联系,加强成本的控制。通过采购部门、运输部门、仓储部门、销售部门共同的努力,实现成本领先。这项工作实际就是进行系统的成本控制。制订成本控制目标、实施成本控制计划。如运用统一采购、尽量向生产商直接采购、增加本地采购、买断商品采购量等手段,将采购价降到最低。由于零售业的物流成本在其总成本的构成中,往往高达20%以上,所以零售企业一定要在配送环节上投入重金,建立先进的物流配送系统,通过效率化的配送来降低物流成本,减少运输次数,提高装载率及合理安排配车计划,选择最佳的运送手段,以实现商品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快速流转,以达到最大销售量和最低成本。合理选择配送中心的地址,缩短运输距离。在销售环节中,提倡精兵简政,减少人员开支。在商品防损方面,运用高科技手段将商品损耗降到最低点。严格控制各项管理费用,利用更有效的零售媒介,减少不必要的开支。如沃尔玛为了实现“天天平价”的承诺,他的采配环节、管理环节、宣传促销环节都体现了成本最小化。节约的成本让利于消费者、为消费者争取每一分钱,最终赢得了较大市场份额。 

(四)控制营销手段,支撑成本领先战略 

零售企业的营销目的、营销手段必须与企业成本领先战略保持一致。零售首先要准确定位,通过深入细致的市场调研,确定一个不同于其它企业的市场地位或形象,以避免恶性竞争导致成本上升,利润下降。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多样化、多层次的需求形成了明显差异,从而也产生了需求各异的消费者群体。任何零售商都不可能全方位地满足多样化、多层次的消费者需求,只能根据自身的经营条件和外部的市场环境选择一个或几个消费者群体作为目标市场,相互错位经营,才能减少同业竞争并获得最大利润。其次,零售企业要尽可能地实施自有品牌战略。拥有大量的自有品牌,就掌握了成本的决定的权,减少了中间环节费用,同时拥有自有品牌还具有销售价格优势、促销优势、独占优势、减少风险优势、名牌优势 。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大型零售企业中,自有品牌商品所占的比例较高。日本最大的零售企业大荣连锁集团约40%的商品是自有品牌,英国大型超市约30%以上的商品为自有品牌,美国的西尔斯公司销售的商品中有90%以上是自有品牌。有的企业甚至只使用自有品牌,例如英国马狮集团只销售自有品牌的产品。我国零售业在自有品牌战略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再者,在促销手段上,零售企业要灵通多样。零售业处在商品流通领域的末端,最直接接触、反映消费者的需求。可零售零售业目前正受到促销的困扰:促销成本日益上升,效果逐年下降;同质化现象严重;对手猛促销,跟进难,不跟亦难;促销的回报无法与付出平衡;促销成了众商家的一块心病。信息技术的变革极大的改变和提高着各行各业的运作方式,同时也对传统的媒体产生深远的影响。例如POS增值系统的提出,给这一领域带了了新的营销亮点,我国的零售企业在这一领域完全可以后来者居上。再谈价格营销。目前,我国零售业大多采用打折促销等实实在在让利促销方式,竞销方式和手段简单、粗放 ,导致利润率大幅度下降。外资零售商利用消费心思,巧妙的采用了“价格组合”的营销方式,虽然商品的整体价格水平并不比我国

我国租赁会计准则的特色研究会计理论论文_会计论文 第二篇

关于租赁的分类一直是租赁会计中比较“头痛”的问题。承租人通常希望用租赁资产费用化来粉饰报表,以提高本企业的投资报酬率和筹资能力,这样使得租赁的分类往往弹性过大,难以恰当确定。例如,《国际会计准则第17号》对租赁的分类是这样表述的,当一项租赁如果符合下列情况之一应当划分为租赁:1)在租赁期结束时,资产的所有权转让给承租人;2)承租人有购买租赁资产的选择权,其购买价预计将远低于行使选择权时租赁资产的公允价值,因而在租赁开始时就可以合理确定承租人将会行使这项选择权;3)即使资产的所有权不转让,但是租赁期占资产可使用寿命的大部分;4)在租赁开始日,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几乎相当于租赁资产的公允价值。我们不难发现,国际会计准则对租赁标准的划分用了许多模糊的词,比如 “远低于”、“合理确定”、“大部分”、“几乎相当于”,由于对这些词认识不清,导致了国际会计准则的租赁划分标准可操作性不强。

再以美国租赁会计准则为例,其对租赁划分的标准是:1)在租赁期结束时,资产的所有权转让给承租人。2)租赁包括廉价购买权。3)租赁期不短于租赁资产的预计经济寿命的75%.但是如果租赁资产是旧资产,在其开始租赁前已使用年限超过资产全新时可使用年限75%,则本准则不适用。4)在租赁开始时,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不小于在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出租人保留的和预期会实现的任何相关投资减免税后余额的90%.但是如果租赁资产是旧资产,在其开始租赁前已使用年限超过资产全新时可使用年限75%,则本准则不适用。美国的租赁划分标准比国际会计准则更为详细具体,关键在于第3)、4)条比国际会计准则更加量化。但是第2条(什么样的价格是廉价)过于模糊,会给承租人以较大的空间去规避。

我国《租赁会计准则》在对租赁划分标准上既综合了美国和国际会计准则的长处,同时又考虑了我国的国情。我国对租赁划分的标准为:1)在租赁期届满时,租赁资产的所有权转移给承租人。2)承租人有购买租赁资产的选择权,所订立的购价预计将远低于(小于5%,含5%)行使选择权时租赁资产的公允价值,因而在租赁开始日就可以合理确定承租人将会行使这种选择权。3)租赁期占租赁资产尚可使用年限的大部分(大于75%,含75%)。但是,如果租赁资产在开始租赁前已使用年限超过该资产全新时可使用年限的大部分,则该项标准不适用。4)就承租人而言,在租赁开始时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几乎相当于(大于90%,含90%)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原账面价值;就出租人而言,租赁开始日最低租赁收款额的现值几乎相当于(大于90%,含90%)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原账面价值。但是,如果租赁资产在开始租赁前已使用年限超过该资产全新时可使用年限的大部分,则该项标准不适用。5)租赁资产性质特殊,如果不作较大修整,只有承租人才能使用。不难发现,我国《租赁会计准则》对租赁的划分在定性和定量上都给出了较好的说明。同时,租赁标准4)中把国际会计准则和美国租赁会计准则采用的资产公允价值改为账面价值。从会计理论的角度看,显然资产公允价值能够提供更相关的信息,但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公允价值同时具有可靠性。我国目前金本市场还不成熟,在缺乏可靠的公允价值的情况下,用账面价值是一个相当不错的办法,体现了会计的本国化。

 二、租赁下承租人的会计处理

1.租赁资产的资本化金额的确定。国际会计准则认为,承租人应以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的公允市价与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两者中的较低者确认为租赁资产和负债。美国租赁会计准则认为一般应采用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但有时也可采用公允市价。我国《租赁会计准则》规定:在租赁开始日,承租人通常应当将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原账面价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两者中较低者作为租入资产的入账价值。同时还有一条比较特殊的规定:如果该项租赁资产占企业资产总额的比例不大(小于30%,含30%),承租人在租赁开始日可按最低租赁付款额作为租入资产的入账价值。笔者认为,由于目前大多数财会人员对租赁业务不熟悉,对于那些租赁资产占企业资产总额比例不大的公司,为了方便采用最低租赁付款额作为租赁资产的入账价值是可行的,这对承租人的当期损益和报表使用者也不会带来太大的影响。

2.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折现率的选择。国际会计准则规定:在计算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折现率时,如果租赁内含利率可以确定,则将其作为折现率,否则采用承租人的增量借款率。这里的增量借款率是指承租人可能在同样的租赁中必须支付的利率,或者在这种利率不能确定时,承租人在租赁开始日可能以同样的条款和同样的担保,借入为购买同一资产所需资金的利率。

美国租赁会计准则规定:承租人应采用增量借款率,除非承租人知道出租人的内含利率,并且出租人计算的租赁内含利率小于承租人的增量借款率。美国租赁会计准则的规定和国际会计准则的规定还是有不同的:国际会计准则认为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折现率的首选应是租赁内含利率,而美国租赁会计准则认为其首选应是增量借款率。

 [2]  下一页

论中国特色会计模式的特征会计理论论文_会计论文 第三篇

简介:会计模式是对一定环境(国家、地区) 状况中会计主要特征的综合表述与反映。它是由理论基础、会计目标、会计法规体系、会计运行管理体制、会计监督体系和会计教育体系等构成的一个系统。会计模式具有国家性、国际性、发展变异性和层次性等特征。中国特色的会计模式既有别于计划经济时期的会计模式,也有别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会计模式,具有自己固有的特性。

会计模式是对一定环境(国家、地区) 状况中会计主要特征的综合表述与反映。它是由理论基础、会计目标、会计法规体系、会计运行管理体制、会计监督体系和会计教育体系等构成的一个系统。会计模式具有国家性、国际性、发展变异性和层次性等特征。中国特色的会计模式既有别于计划经济时期的会计模式,也有别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会计模式,具有自己固有的特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会计理论基础

中国特色会计模式首先体现在理论基础上,与其他国家的会计模式有明显的不同。我国会计模式的理论基础除了西方的市场经济理论外,还必须具有主义和理论的内涵。建立市场经济会计模式,既要抓住世界各国会计模式中最本质、最具代表性的特征,又要注意会计发展中离不开的因素。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我们的会计模式就会走到市场经济的一般模式中去,而不具有自己的特色。

二、会计目标

会计目标是会计工作的指针,体现各、经济利益集团的基本方向,在会计模式体系中,会计目标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会计模式的基本框架和运行方向。会计目标在西方的表述主要有两个:一是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 所界定的目标:为制定合理的投资及信贷决策提供有用的信息;另一个是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 所界定的目标:为更广泛的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经济决策所需的企业经营状况、业绩和财务状况变动等方面的信息。即可分为受托责任学派和决策有用学派两个基本的流派。

中西方之间会计目标差异的根源在于,两者经济体制、企业资本来源渠道和方式上的不同。西方实行的是自由市场经济体制,资本的主要来源是证券市场和商业银行。因此,满足投资者与债权人的信息需要就成为会计的一项重要任务。中国推行的是市场经济体制,处于市场经济初级阶段的资本市场欠发达, 国有经济成分占绝对比例,企业资本来源的大部分来自于投资或国有银行贷款,因而会计目标首先满足的要求是符合受托责任观的。但是,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的深化,直接的委托与受托关系将广泛存在,我们的会计目标也需相应有所变化。目前,市场经济初级阶段适用受托责任观;市场经济发展到中期以后,则要兼顾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 而到了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阶段,会计目标的重点则应是决策有用。中国特色的会计目标始终应该立足于中国,并兼顾国际会计的需要。

 三、会计法规

中国特色的会计法规体系应该包括以下几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会计法》、《公司法》等相关法规,它对全社会的经济和会计工作具有约束作用;第二层次是基本会计准则,主要对一般性的会计问题包括中国特色会计的概念结构作出约束;第三层次是具体会计准则和统一会计制度;第四层次是各企业按照自身的实际情况,根据具体会计准则或统一会计制度制定的会计操作制度。

市场经济会计模式的特征,突出表现在会计准则之中。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会计准则不宜采取公认的形式,而应采取强制性的形式。这是因为: ① 我国属于成文法国家,律大于例,与美国等判例法国家远远不同。② 会计人员和有关人员的法律、法规观念淡薄,若采用公认形式,只会对一部分企业有约束力,而对相当多的企业不会有约束力,这样,会计信息质量也就得不到保证。

会计准则可以划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基本准则,对会计目的、会计核算基本前提、一般原则、会计要素、会计报告作出一般性描述,为第二层次提供基础和指导;第二层次是具体准则,分别按会计要素的一般性项目、特定行业和特种业务立项,用来解决具体核算中的操作性问题。

我国是在西方市场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探索和实践了几十年后建立会计准则的,具有一个较高的起点,这是我们能够提出会计准则层次结构的重要原因。中国会计准则按层次结构制定,是对世界会计准则理论与实践的一大发展。

会计准则的制定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自由放任阶段;第二阶段是由会计专业团体制定会计准则的阶段;第三阶段则是由更大的代表性团体健全会计准则的阶段。在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以官方机构为主,同时应注意发挥有关各方的作用。“会计准则委员会” 本身是一个官方机构,隶属于财政部,当然,为了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必须利用各方力量,制定好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会计准则。同时,由财政部制定会计准则,并通过行政法规的形式予以发布,是中国在现实经济发展状况下的最佳选择。不过,在准则制定过程中,应进一步吸收会计和财务以外各界人士的意见,从而使其充分考虑各方的情况,兼顾各方投资者的利益,真正实现全社会的公认和由此而导致的高度权威性,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化,将会更加显示出必要性。

[1] [2]  下一页

关于中国会计特色的几点认识会计理论论文_会计论文 第四篇

特色即特征,一般是指事物所表现的独特色彩、风格等,依此推论,中国会计的特色是指中国会计所具有的独特之处或风格。从这一问题的提出至今已有20年的历史,但对于中国会计是否有特色、有哪些特色等仍然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体现了我国会计学术界的自由争鸣气氛,有利于推动我国会计学的进步与发展,但其中的某些认识和方法问题值得我们重新审视和研究。

一、关于中国特色会计讨论的简要回顾

早在1980年中国会计学会成立时,就有人提出“建立一套符合我国国情的中国式的会计方法体系,是会计理论研究中急待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1982年娄尔行教授等在中、美比较会计研究报告中,就有关社会经济制度对会计的影响、会计的任务、假设、概念和原则等问题进行了比较具体的,总结了我国当时会计的独特之处。1983年中国会计学会曾经明确提出,“在本世纪末,中国会计学会组织和开展学术理论研究活动的目标,是创立具有中国特点的以讲求经济效益为中心的会计理论和方法体系”,第一次给出了建立中国特色会计理论和方法体系的时间表。两年后,在中国会计学会1985年年会工作报告中,杨纪琬教授总结了两年来关于创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以讲求经济效益为中心的会计理论、方法体系的研究情况,进一步肯定了“在四化建设实践中产生的会计理论、方法体系,必然具有中国特色”。1986年便有人提出建立中国式管理会计问题,1988年又扩展到不同国家会计差异的研究,指出“尽管美国和西欧在体制、经济体制和文化背景方面具有许多共同之处,但他们的会计惯例在许多方面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黄世忠,1988)。1990年阎达五教授在《会计理论研讨十年回顾》一文中,针对有些人对“中国特色”不太理解的情况指出,“事实上‘中国特色’是指会计理论与方法必须与一个国家一定时期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民族文化、教育水平相适应,必须与该特定环境中的社会、、经济、法律制度相适应这一客观规律在我国的具体运用”,“实践已经和必将继续证明,抛弃‘中国特色’,我国的会计理论研讨就不可能健康地发展”(阎达五,1990)。

在此之后的十年间,我国会计学者对此进行了长期不懈的研究探索,了对中国会计有重要影响或决定其特点的主要因素;了不同法律体系下的会计模式;开始研究会计理论体系的基础理论与起点理论问题;探讨了会计理论结构、会计理论体系问题、会计文化问题,探讨了制定和实施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准则问题,尤其是探讨了市场经济环境下中国会计的特色问题。一些专家认为,中国的会计是会有中国的特色的,“不但过去有,今天有,甚至以后,一个两个世纪,也许还会有。也不止中国如此,世界各国,莫不如此。”(杨时展)关于何为中国特色,有一定代表性的观点是,中国特色是中国会计与他国会计的显著差别。这些差异可以采用某种方法缩小甚至消除,从长远看,会计的国家特色可能会逐步缩小,剩下的是一些非原则性、非根本性的差异,旧的差异被协调的同时又会不断产生新的差异,最终差异会越来越小,并认为中国特色是一个发展的概念,只要国家间经济、文化、社会发展差别存在,必然是会计的国家化与国际化并存,而会计的国家化与国际化并不矛盾。“方法差异以及具体经济业务会计处理的区别并不等同于特色,而特色主要在于一国整体会计框架、会计运行机制或者重大方面的差别。”而各国、经济、法律、教育、文化等会计环境的差异是人所共知的,正是这些差异使得各国会计具有了各自的特点,会计的中国特色即源于此(刘玉廷,2000)。在1999年12月和2000年12月两次“中国特色的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专题研讨会”上,绝大部分代表肯定了会计的中国特色这一命题。笔者同意这一看法,但在这一问题的探讨上,认为有以下几点值得我们进一步反思。

二、关于研究因素与研究范围

从目前所得到的资料看,我国会计学者对影响各国会计差异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四种不同观点:

四因素论:、经济体制、文化传统、国际经济交往(朱元午,1991);

五因素论:、法律、经济、教育、文化(曲晓辉,2000);

六因素论:一是经济、法律、、社会、教育、历史传统(孟凡利,1994),二是、经济、法律、制度、教育、文化六个因素(刘玉廷,2000),三是法律、、经济、税收、文化、教育(陈信元,1999);

十因素论:社会制度、制度、经济制度、经济发展水平、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社会文化发展水平、企业整体管理水平、企业领导对会计管理的重视程度、企业会计人员的素质、企业会计管理制度的完备程度(钱嘉福,1996)。

综观各种观点,人们对、经济、文化因素的影响具有共同的认识,大部分人对教育、法律的影响表示赞同,而对国际经济交往、税收、科技、社会、历史传统、企业内部环境等因素则有不同的意见。

笔者认为,影响各国会计差异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六个:、法律、经济、教育、文化、历史传统。因为:第一,国际经济交往的不断加强,一方面促进了跨国公司的发展、促进了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进而推进了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另一方面也促使各国加强国际会计方面的研究,尽可能实现会计的国际协调,以减小会计的国际差异,但这恰恰是缩小会计差异的因素,而不是相反。其次,税收对会计的影响主要是通过税法实现的,而税法又是法律体系的组成部分,所以税收因素仍可归属于法律因素。第三,一般来讲,科技水平代表了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又是科技水平的反映,因而科技因素最终表现为经济因素。第四,“社会”一般是指由一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构成的整体,或泛指由于共同物质条件而相互联系起来的人群,很显然“社会”是其他各因素的集合体,不必要也不可能单列为一个的影响因素。第五,企业整体管理水平、企业领导对会计管理的重视程度,既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函数,也是国民教育水平的外在表现,会计人员的素质更是如此,只有具备高素质的管理人员、会计人员,才可能有高水平的完备的会计管理制度,因此企业内部环境因素实际上是经济与教育两个因素的延伸。第六,这里的“历史传统”是指世代相传、具有特点的社会因素,包括风俗、道德、思想、作风、艺术、制度等,这恰恰是文化等因素无法包容而又对会计具有重要影响的因素之一。

至于各个影响因素中是否存在主导影响因素或关键影响因素问题,上述观点中并未提及。我认为,虽然各国会计差异是各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不同国家、同一国家的不同时期确实存在着主导影响因素,例如,改革开放前我国会计与西方会计的差异主要决定于因素,改革开放后则主要决定于经济因素,西方国家的会计差异有的决定于法律因素(加普通法系国家与大陆法系国家),有的决定于税收因素(如法国、德国的会计制度趋同于法律制度,不分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而其他大陆法系国家则大多是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分离)等。西方还有一种“文化决定论”,认为文化是一个国家会计制度形成中的重要决定因素,无论是会计理论与会计方法的选择、会计模式的形成,还是对各种会计现象的认识和解释以及会计实务的发展方向等,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会计所处的文化环境(郝振平,1997)。

上述各项影响因素必然在特定对象、特定时期、特定环境下发挥作用,研究中国会计特色自然离不开参照物,这就涉及到研究范围问题。从我国会计制度体系上考察,会计准则居于会计法之下、会计制度之上的中间环节,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正因为此,近年来我国对会计准则的研究力度远远大于对会计法和会计制度的研究力度。但会计法是我国会计工作的根本,会计制度是我国会计工作的直接依据,因此对会计法、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的研究不可偏废,以便更好地从总体上把握中国会计特色的理论体系、方法体系、实践体系。此外,从公开媒体上的研讨情况来看,我国会计准则的参照对象主要是北美、欧洲国家以及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的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从广泛借鉴意义上说,有必要对除了日本之外的亚洲国家、非洲国家加大这方面的研究投入。

三、关于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

一事物区别于它事物的根本标志在于其质的规定性不同,如果从不同角度考察,将呈现出不同的特征,中国会计特色亦是如此。我们不妨从以下视角进行研究与总结:

中国会计的基本特色会计理论论文_会计论文 第五篇

  :中国会计在其发展变革中已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色,这种特色不仅表现在微观实务处理上,更表现在宏观会计监管上,不但在会计实践上,而且在会计理论研究上也颇具特色。研究中国会计特色,要从整体上把握,本文从会计理论研究、宏观会计监管、会计实务处理三个层面了中国会计的基本特色。

[关键词]:会计特色 会计理论研究 宏观会计监管 会计实务处理

会计作为经济管理的一部分,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它必然受到国家的、经济、法律、教育、文化等诸多社会环境的影响,从而使各国会计产生一定的差异。当一个国家的会计与其他国家相比表现出较大差异并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时,就是会计特色。我国的会计在其发展变革中已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色,这是毋容置疑的。但在以往的研究中,人们更多的是关注微观会计实务处理层面的会计特色,即所谓会计的国家化。事实上,我国会计的特色不但表现在微观实务会计处理上,更表现在宏观会计监管上;不但在会计实践上,而且在会计理论研究上也有自己鲜明的特色。因此,研究中国会计特色应该从整体上把握。本文试图从会计理论研究、宏观会计监管、会计实务处理三个层面探讨我国会计的基本特色。

一、会计理论研究的中国特色

会计理论是人们在长期的会计实践中产生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经过辩证思维活动而形成的关于会计的理性认识。任何国家的会计现状,都是发展变革的结果,而任何国家的会计变革总是要先进行理论上的研究,上的准备。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过程之中,会计环境很不稳定,会计的变革是必需和必然的。如果没有理论的充分准备,没有的强烈导向,会计改革的阻力可想而知。此外,会计理论对于宏观会计监管和微观会计实务处理都产生着重大影响,因为宏观会计监管政策的制定实际上就是对各种会计理论的取舍过程,而国家会计政策又基本上决定了(在我国应该不止是制约)企业的会计实务处理,加上会计理论在上对企业会计实务处理的直接导向影响,使我国的会计理论研究发挥着较其他国家更为重要的作用。几年来,我国会计理论研究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会计理论研究工作者辛勤耕耘,取得了丰硕成果,而且在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上都颇具中国特色。

1、会计理论研究方法特色

会计理论研究方法是促进会计理论研究发展的重要工具,其本身也是会计理论研究的内容之一。我国的会计理论研究工作者一般受过较系统的主义基本理论教育,掌握主义哲学、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因此在会计理论研究中能站在较高的高度上把握,一般认为应将会计理论研究方法分为方和具体研究方法两个层次。

在会计研究的方层次上,我国会计理论研究工作者一般以主义哲学的认识论为指导,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进行研究。而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它主张用联系、发展和对立统一的观点去观察和认识世界,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一般方法和原则,对所有学科都具有普遍指导意义。自觉运用主义哲学的认识论,使我国的会计理论研究少走了不少弯路。

在会计理论的具体研究方法层次上,我国长期以来一直采用规范研究方法,即以规范化作为其研究的逻辑起点,旨在通过一系列会计原则的要求从逻辑上高度概括或指明最优化会计方法,进而指导会计实务,实现会计实务规范化。规范化研究方法以规范化概念为前提和基础来形成自己的观点,因此只有具有相同价值基础的人才会认同其观点,理解其过程。我国是一个经过长期封建统治和高度集权的国家,人们的思想观念表现得较为正统、稳定,而在将主义"教条"化的时代,人们的思想得到了"高度的统一",即使在改革、开放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人们的思维观念仍深受影响,对价值评判标准也有很强的趋同性,使规范会计研究方法有了肥沃的土壤,成为会计研究方法的主流。直至九十年代以后,才陆续有人采用实证会计研究方法,近几年,实证研究方法开始受到较多关注,形成了以规范研究方法为主,以实证研究方法为补充的格局。

2、会计理论构架特色

目前世界上会计理论构架主要可分为两大类模式,一是西方模式,由会计假设(或目标)、会计原则、会计要素等组成;二是前苏联模式,由会计的对象、职能、作用等组成。我国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起全盘引进了前苏联模式,直至一九九二年止,其间虽然也在会计理论研究上有所创见,如提出会计管理观点,会计决策职能等,但会计理论的构架从未有过突破。直至一九九三年,我国对会计进行了历史性的变革,以使会计实务接近或符合国际会计惯例,才相应地也引进了西方会计理论中的某些成分,主要是会计假设和会计原则等。而原有的会计理论又未舍弃,形成了融计划经济模式下的会计理论与市场经济下的会计理论为一体的会计理论构架。现在将会计理论表述为由会计假设、目标、原则、要素、职能、作用等组成的概念框架,几乎是会计界的共识,这种会计理论构架反映了转轨中的我国经济环境下会计理论的现状,也是我国会计理论的一大特色。

二、宏观会计监管的中国特色

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使我国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宏观会计监管体系和方法,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在由计划经济转变为市经济的今天,这些宏观会计监管的方法基本上没有被扬弃,而是继续被成功他沿用并有所创新与发展,正是由于从宏观上有效地进行了会计监管,才保证了我国经济转轨过程中会计工作得以稳定和健康发展,也使我国在宏观会计监管上体现出鲜明的特色,这就是用计划经济的强力手段为主辅之以职业界的自律来从宏观上监管市场经济中的会计工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会计工作管理体制

会计工作管理体制是划分管理会计工作职责权限关系的制度,包括会计工作管理的组织形式、管理权限的划分、管理机构设置等。我国在《会计法》中以法律形式规定了会计工作由各级财政部门主管,在管理体制上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除了部门外,会计学术界、职业界和其他会计组织均无管理会计工作的行政职能。

2、会计核算规范制定权限

会计核算规范是企业单位进行会计核算工作所必须遵循的法律、法规、准则、条例、办法和制度等规范性文件。我国现行的会计核算规范主要由企业基本会计准则、具体会计准则和行业会计制度组成,其制定权和解释权均属于财政部门,这与西方国家由职业界制定会计准则,由企业自行根据准则确定会计核算方法的模式不同,也与只制定统一会计核算制度的前苏联模式不同。

3、会计人员管理

我国会计人员的从业资格、任职资格、继续教育等也是由部门统一管理的。根据规定,所有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今年7月起实施的《会计人员从业资格管理办法》对会计从业资格的条件、考试科目,从业的注册和登记、检查与管理等有关内容作出了全面规定。会计人员的专业技术资格也由以前的评审改为由各级财政部门与人事部门共同组织和管理,实行全国统一考试。对会计机构负责人、大中型国有企业和国家控股企业的总会计师,则作出了严格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的要求。财政部发布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对不同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时间、方式、考核、管理等均作了明确规定。而在西方,这一切几乎都是由职业界自律管理的。

[1] [2]  下一页

契约会计准则国家特色的环境分析会计理论论文_会计论文 第六篇

会计准则国际化是当今世界会计发展的长期存在却依然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这是是因为会计准则是特定社会经济环境的产物;社会经济环境的特殊性决定了会计准则的特殊性。名国社会经济环境差异的客观存在是各国会计准则各具特色的决定因素,而环境因素是多方面的。本文对这一问题作些与探讨。

一、经济因素

在影响会计准则的所有各种环境因素中,经济因素是最主要的。经济因素不仅直接对会计准则的产生和发展起着重要影响,而且还通过对、法律、文化、教育等其它环境因素的影响间接地对会计准则产生影响。直接对会计准则产生影响的经济因素主要有经济体制、经济发展水平、企业资本来源、经济外向型程度和通货膨胀程度等。

(1)经济体制。

当前世界各国的经济体制大致可分划为5种类型:主导型市场经济体制(如日本);有计划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如法国);社会市场经济体制(如德国);竞争性市场经济体制(如美国);市场经济体制(如我国)。不同经济体制对会计准则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会计准则制定的目标和会计准则制定的权限两个方面。

在日本,实行主导市场经济,其公有化比重较高,在资源配置上力量很强,证券市场发达,股份公司在国民经济中起着重要作用,企业筹资中借款比重高,税法要求计税以会计利润为依据。因此,会计准则制定的目标既保护债权人和投资人的利益,更重要的是促进微观经济的发展和壮大。在法国,实行有计划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公有化比重较高,在资源配置上力量很强,但证券市场不发达,股份公司相对于其他国家重要性差,企业会计以税收为导向,强调会计为宏观经济服务。在德国,实行社会市场经济,股份公司相对重要,企业借款筹资比重很高,证券筹资比重较低,强调计税按会计利润进行,其会计准则目标强调债权人利益,并以税收为导向,重视社会责任目标。在美国,实行部分性市场经济,公有化比重小,在资源配置上力量弱,证券市场发达,股份公司是其经济的基础,企业证券筹资比重大,强调按科法计税,其会计准则目标强调满足多元化的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但主要倾向于保证股东利益。

在不贩经济体制环境下,在经济中的力量和作用越大,在制订会计准则的角色就越重要;反之,则弱。如,美国的会计准则,主要由会计程序委员会发布的《会计研究公告》和会计原则委员会发布的《会计原则委员会意见书》中至今被取代的内容,以及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发布的《财务会计准则公告》构成。这些准则都民间的。德国滑成言语诉会计准则,其会计准则寓于各相关的法律之中。法国的会计准则采取同的职能部门——财政经济部制定并颁布“统一会计方案”的形式。日本的会计准则完全由官方的财政部(大藏省)下属的企业会计审议会以《企业会计原则》的形式发布。

(2)经济发展水平。

经济的发展是推动会计理论和会计实务发展的原动力,是会计准则产生、发展与完善的促进因素。经济越发展对会计理论、会计准则与会计实务的要求就越高。例如,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财务会计中的一些问题尚未有妥善的处理办法,因而建立财务会计准则体系还处于探索阶段;而经济发达国家财务会计已基本形成了一定的模式,财务会计准则体系已较完善。再如,在经济发达的国家里,符合资本维护要求的各种会计原则和会计方法已得到了广泛应用,而欠发达国家投资者、企业都不愿意多计费用,资本维护很不理想。

(3)企业资本来源。

企业资本来源的形式和资本来源和范围对会计准则有明显影响。在发展中国家和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国家,国有企业的资本来源主要是国家财政拨款和国家银行贷款,因而企业会计信息的主要使用者是国家,而不需要对社会作广泛的公开披露;在大多数经济发达国家里,企业的资本来源主要是股东投资和私有商业银行的贷款,企业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分散在各个方面,因而必须向公众公开披露。另外,由于资本来源的不同,对会计实务就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在资本来源主要是贷款的情况下,企业会计应用会计原则和会计方法通常倾向于稳健,以迎合债权人的偏好;而在资本来源主要是股东投资的情况下,企业会计实务则往往倾向于反映较高的盈利水平,借以吸引股东投资。

(4)经济外向型程度。

随着对外贸易的不断扩大,特别是跨国公司的发展,出现了对有关合并会计报表、外币业务核算、外币会计报表的换算、国际转移价格的制定、国外收入与纳税额的计算以及不同国家的物价变动的影响等一系列特殊的财务会计准则的需求。例如,美国就已有这方面较为全面的会计准则。当一个国家参加了行业性或地区性经济组织时,出于团体内共同利益一致性的考虑,必然会对成员国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实务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这方面欧共体成立后在第4号指令中对成员车会计所作的规定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而在经济活动与国外交流较少的国家,用一般的会计准则就可以处理会计问题。

(5)通货膨胀程度。

通货膨胀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存在和一种经济现象,只不过是不同国家通货膨胀程度不同而已。通货膨胀对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产生影响,通货膨胀率越高,这种影响越大。因此,各国会计界纷纷对传统的历史成本会计重新审视,研究探讨通货膨胀会计,不少国家已经制订了相应的会计准则。巴西自50年代以来就使用通货膨胀调整会计,1964年创设了通货膨胀会计的全面体系,一此主要财务报表都要根据官方的物价指数进行调整。而在通货膨胀不严重的国家,对通货膨胀会计尚处于理论探讨阶段。

[1] [2]  下一页

会计准则国家特色的环境分析会计理论论文_会计论文 第七篇

会计准则国际化是当今世界会计发展的长期存在却依然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这是是因为会计准则是特定社会经济环境的产物;社会经济环境的特殊性决定了会计准则的特殊性。名国社会经济环境差异的客观存在是各国会计准则各具特色的决定因素,而环境因素是多方面的。本文对这一问题作些与探讨。

一、经济因素

在影响会计准则的所有各种环境因素中,经济因素是最主要的。经济因素不仅直接对会计准则的产生和发展起着重要影响,而且还通过对、法律、文化、教育等其它环境因素的影响间接地对会计准则产生影响。直接对会计准则产生影响的经济因素主要有经济体制、经济发展水平、企业资本来源、经济外向型程度和通货膨胀程度等。

(1)经济体制。

当前世界各国的经济体制大致可分划为5种类型:主导型市场经济体制(如日本);有计划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如法国);社会市场经济体制(如德国);竞争性市场经济体制(如美国);市场经济体制(如我国)。不同经济体制对会计准则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会计准则制定的目标和会计准则制定的权限两个方面。

在日本,实行主导市场经济,其公有化比重较高,在资源配置上力量很强,证券市场发达,股份公司在国民经济中起着重要作用,企业筹资中借款比重高,税法要求计税以会计利润为依据。因此,会计准则制定的目标既保护债权人和投资人的利益,更重要的是促进微观经济的发展和壮大。在法国,实行有计划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公有化比重较高,在资源配置上力量很强,但证券市场不发达,股份公司相对于其他国家重要性差,企业会计以税收为导向,强调会计为宏观经济服务。在德国,实行社会市场经济,股份公司相对重要,企业借款筹资比重很高,证券筹资比重较低,强调计税按会计利润进行,其会计准则目标强调债权人利益,并以税收为导向,重视社会责任目标。在美国,实行部分性市场经济,公有化比重小,在资源配置上力量弱,证券市场发达,股份公司是其经济的基础,企业证券筹资比重大,强调按科法计税,其会计准则目标强调满足多元化的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但主要倾向于保证股东利益。

在不贩 经济体制环境下,在经济中的力量和作用越大,在制订会计准则的角色就越重要;反之,则弱。如,美国的会计准则,主要由会计程序委员会发布的《会计研究公告》和会计原则委员会发布的《会计原则委员会意见书》中至今被取代的内容,以及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发布的《财务会计准则公告》构成。这些准则都民间的。德国滑成言语诉会计准则,其会计准则寓于各相关的法律之中。法国的会计准则采取同的职能部门——财政经济部制定并颁布“统一会计方案”的形式。日本的会计准则完全由官方的财政部(大藏省)下属的企业会计审议会以《企业会计原则》的形式发布。

(2)经济发展水平。

经济的发展是推动会计理论和会计实务发展的原动力,是会计准则产生、发展与完善的促进因素。经济越发展对会计理论、会计准则与会计实务的要求就越高。例如,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财务会计中的一些问题尚未有妥善的处理办法,因而建立财务会计准则体系还处于探索阶段;而经济发达国家财务会计已基本形成了一定的模式,财务会计准则体系已较完善。再如,在经济发达的国家里,符合资本维护要求的各种会计原则和会计方法已得到了广泛应用,而欠发达国家投资者、企业都不愿意多计费用,资本维护很不理想。

(3)企业资本来源。

企业资本来源的形式和资本来源和范围对会计准则有明显影响。在发展中国家和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国家,国有企业的资本来源主要是国家财政拨款和国家银行贷款,因而企业会计信息的主要使用者是国家,而不需要对社会作广泛的公开披露;在大多数经济发达国家里,企业的资本来源主要是股东投资和私有商业银行的贷款,企业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分散在各个方面,因而必须向公众公开披露。另外,由于资本来源的不同,对会计实务就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在资本来源主要是贷款的情况下,企业会计应用会计原则和会计方法通常倾向于稳健,以迎合债权人的偏好;而在资本来源主要是股东投资的情况下,企业会计实务则往往倾向于反映较高的盈利水平,借以吸引股东投资。

(4)经济外向型程度。

随着对外贸易的不断扩大,特别是跨国公司的发展,出现了对有关合并会计报表、外币业务核算、外币会计报表的换算、国际转移价格的制定、国外收入与纳税额的计算以及不同国家的物价变动的影响等一系列特殊的财务会计准则的需求。例如,美国就已有这方面较为全面的会计准则。当一个国家参加了行业性或地区性经济组织时,出于团体内共同利益一致性的考虑,必然会对成员国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实务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这方面欧共体成立后在第4号指令中对成员车会计所作的规定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而在经济活动与国外交流较少的国家,用一般的会计准则就可以处理会计问题。

 [2]  下一页

新标准新制度的中国特色及与国际惯例的协调会计理论论文_会计论文 第八篇

一、新准则和新制度的重大意义 

(一)新准则和新制度是进一步贯彻和落实《会计法》和《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的重要措施。《会计法》7章52条中多处提到国家实施统一的会计制度问题,《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也多处提到了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也可以这样理解,这次颁布的新准则和新制度是《会计法》和《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的重要配套法规,是《会计法》和《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的延续。法是比较原则的,条例也是比较原则的,在会计核算方面的具体要求就体现在新准则和新制度中。

(二)新准则和新制度的颁布实施与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国民经济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密切相关。国民经济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内容相当丰富,“十五”计划纲要中很多内容和会计工作相关,比如说,纲要中对企业改革有这样的规定,月门对国有大中型企业进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除少数国家垄断经营的企业可改制为国家独资公司,鼓励其他国有大中型企业通过规范上市、中外合资、互相参股等形式,逐步改制为多元持股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此次会计改革形成的《企业会计制度》暂在股份有限公司实行,但这不是终点,它的适用范围将要逐步扩大到其他企业包括国有企业;此次会计改革是为了国民经济发展和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造奠定基础,提供服务。我们简要地回颇一下1993年“两则”、“两制”的改革,实现了40多年计划经济的会计模式转向市场经济的模式性转换。实践证明,如果没有1993年的会计改革,后来进行的国有企业公司制改组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是无法想象的,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会计体系很难适应现代企业投资主体多元化的需要。此次会计改革仍然是为了配合我国进一步深化企业改革所进行的。大家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

(三)此次改革具有非常强的针对性。主要是针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中在会计方面出现的不规范行为,比如包装上市,会计做假,泡沫行为等等。同时也是针对资本市场以外的企业包括一些少数国有企业实际存在的资产虚增、利润虚增的情况,从会计政策和会计制度这个角度来促进和规范我国的资本市

场的健康发展。

(四)适应加人世界贸易组织(WTO)的要求。从这次改革的深层次,我们己经为加入WTO做好了充分准备。过去我们没有到位的地方现在到位了,此次会计改革实现了与国际会计惯例的充分协调。1993年的会计改革是初步的,是模式性的转换,深层次的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此次制度改革不是解决模式问题,是解决深层次问题,是在会计政策上和国际惯例进行了充分协调。

二、新准则和新制度的内容与结构

《企业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都是《会计法》中提到的国家统一会计核算制度的组成部分。《会计法》第五十条规定:“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是指财政部门根据本法制定的关于会计核算、会计监督、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以及会计工作管理的制度。”会计核算制度仅仅是统一会计制度的一部分,会计核算制度包括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

《企业会计制度》的发布实施是我国会计核算制度改革总体思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的总体思路是:(1)打破行业、所有制、组织方式和经营方式的界限,建立统一的企业会计制度,适用于除金融保险企业以外的大、中型企业,并在此基础上对各个行业、企业的个性业务,拟定各个专业核算办法。(2)针对小规模企业的特点,制定小企业会计制度。(3)考虑到金融保险企业经营的特殊性,制定金融保险企业会计制度。

已经发布的《企业会计制度》不是对现有行业会计制度的简单相加,而是以《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及其补充规定和具体会计准则为基础加以制定的。目前,财政部正准备起草特殊业务的专业核算办法,比如,工交企业成本核算办法、商品购销存核算办法、进出口业务核算办法、房地产商品开发业务核算办法,等等。这些特殊业务的专业核算办法也将作为《企业会计制度》的统一整体。

小规模企业和金融保险企业有其若干特殊性,难以执行《企业会计制度》。财政部在继《企业会计制度》发布实施之后,将着手考虑小企业会计制度和金融保险企业 (特别是商业银行)的会计制度建设问题。

三、新准则和新制度保持了会计的中国特色

财政部此次发布实施的新准则和新制度,是会计中国特色的重要体现,从准则和制度所依存的法律环境、制度形式、制度内容等诸多方面进行考察,它是符合我国现阶段实际情况的。

(一)新准则和新制度与我国的法律环境和法规体系相适应。

   

我国的法律体系类似于大陆法系,通过会计立法来规范会计行为是中国会计的重要特征。《中华共和国会计法》是会计工作的根本,是我国会计法规体系的最高层次。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作为我国会计法规体系的一部分,其制定权限是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的。新修订的《会计法》第八条规定:“国家实行统一的会计制度。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由财政部门根据本法制定并公布。有关部门可以依照本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制定对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有特殊要求的行业实施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具体办法或者补充规定,报财政部门审核批准。中国解放军总后勤部可以依照本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制定军队实施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具体办法,报财政部门备案”因此,《企业会计制度》作为会计核算的重要规范,由财政部制定下发,而不是曲某个事业单位或民间社会团体制定公布,这与中国的法律环境和法规体系是相适应。

在我国,《企业会计制度》以及《企业会计准则》都是国家统一的会计核算制度,其定位属于行政法规性的规范性文件,而不是公认会计原则。行政法规具有强制性的特点,有关企业必须执行;公认会计原则不具有法规性和强制性,而是作为公众普遍接受和认可的会计原则或惯例。作为具有行政法规性的文件,对于经济业务事项的会计处理,要求明确规定企业应当怎样做,不应当怎样做,不允许企业有更多 的选择会计政策的余地;公认会计原则却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实际执行中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和会计中介机构的职业判断。

我认为,《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与西方国家的公认会计原则是有本质区别的。照搬美国由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制定并公布上百项会计准则以取代会计制度,不仅在短时间内难以做到,即使能够达到,将会计准则作为公认会计原则,要求企业按照这些原则进行会计核算,不太符 中国的国情,即背离中国的法律环境,又会导致会计规范的弱化,会计人员将无所适从。

(二)继续保留了“会计制度”这种形式制定会计 规范,符合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习惯,便于理解和实 际操作。

   

我国著名会计学家葛家滑教授指出:从建国以后,我国的会计规范就采取“制定”的形式。这种形式不但在我国由来已久,为人们所亲见乐闻,而且制度向来被认为是法规的组成部分,具有明显的统一性和强制性。因此这同国家需要直接管理全国会计事务,统一会计制度的制订,更好地适应统一财政经济体制的需要是完全吻合的。

90年代初期,我国实行了以“两则”、“两制”为主要内容的会计改革,实现了与国际会计惯例的初步协调。自1997年以来,又陆续发布了13项具体会计准则,但是,会计制度这种形式一直延续至今,用来直接规范企业的会计核算,在实际工作中具有很强的生命力。近些年的实践表明,广大会计实务工作者仍然需要“会计制度”这种形式,通过“会计制度”明确规定应当使用哪些会计科目,记入借方还是贷方,期末如何编制会计报表,等等。较为现实、可行的做法是,将那些结合我国国情并借鉴国际会计惯例的改革内容,有机地深人会计科目及使用说明,会计报表格式及编制说明之中。只有这样,才便于企业广大会计人员实际操作,便会计改革的内容能够落到实处。

鉴于上述情况,此次会计改革继续沿用了“会计制度”这种形式,这主要是绝大多数实务工作者的意见。有一种观点认为,采用“准则”的形式才体现会计改革,“制度”形式具有倒退的迹象;另有一种观点,认为“制度”象是计划经济的,“准则”的与市场经济相适应;;也有观点认为,中国应当直接按照美国会计办法、进出口业务核算办法、房地产商品开发业务核算办法,等等。这些特殊业务的专业核算办法也将作为《企业会计制度》的统一整体。

(三)就改革的内容而言,新准则、新制度在很多方面也体现了会计的中国特色,这是由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现状所决定的。

   

比如说,“公允价值”是目前国际上最为流行的计量属性,但在我国市场经济尚未健全和规范的情况下,超前地引人“公允价值”,极有可能出现人为操纵利润的情况。因此,新准则和新制度对有关经济业务事项的处理,尽可能地回避了按“公允价值”计价,而改按帐面价值入帐。

1、关于债务重组的处理。根据新规定,债务人与债权人进行债务重组时,以现金清偿债务时所支付的

建立前后一贯有中国特色的会计基本理论与方法体系会计理论论文_会计论文 第九篇

会计理论必须前后一贯,否则将严重影响其科学性。我国会计学界存在信息系统论和管理活动论两大学派(以下简称“两论”)。“两论”长期相持,各自突出一种基本职能,不能前后一贯,背离了会计实际,有损其对会计实践的指导作用。用系统的观点进行辩证,可有所发现,有所进步。

一、会计基本理论必须前后一贯

(一)“两论”结合,建立前后一贯的会计基础理论体系

会计基础理论体系包括:动因、对象、本质(结构)、职能、目标等范畴。

1.会计与会计学。

2.社会环境与会计系统。会计是为适应环境和经济管理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社会环境对其有重大影响。社会环境千差万别,并不都与会计相关,即使与会计相关,其作用和影响也不一样。会计、统计、审计的社会环境相同,其本质和职能大不相同。应当充分重视社会环境的重大影响,深入研究会计系统的内部矛盾。

3.会计职能与动因。会计职能是会计系统的外在行为,联系会计系统与环境,体现会计环境包括会计主体及有关方面对会计的根本要求以及会计系统满足这些要求的可能性,是需要与可能的统一。

会计为什么会形成两种结构、两种本质、两种基本职能、两种基本目标呢?归根结底,在于建立会计系统的客观需求(或称客观必然性)。这里,首推节约劳动时间规律,它是会计产生和发展的基本动因。根据动因要求,既要核算劳动时间的消耗量和劳动成果,又要强化管理,促进劳动时间的节约,促进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高,这样就形成了会计的结构、本质、基本职能和基本目标。动因反映社会环境对会计的需求,是环境需求与会计本质、职能结合的统一与概括。基本动因是制约会计本质、职能、目标等“一切矛盾的胚芽”。以基本动因为逻辑起点,以基本职能为研究起点,建立前后一贯的会计基础理论体系。

4.会计对象与会计对象要素。会计对象是价值运动,会计对象要素是会计对象的具体化,是会计对象的初步分类。会计对象要素是会计科目的分类概括。会计反映是对会计对象要素具体内容的确认、记录、报告与。会计控制是对会计对象要素具体内容的规划、调节、监督与考评。

5.会计结构与本质。我国会计学界对什么决定本质、什么表现本质缺乏研究,从而影响对会计本质取得共识。决定事物本质和职能的是事物的结构,是事物的内在矛盾。两者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其外部表现是功能(职能)。功能表现结构,结构决定功能,功能是结构和本质的外部表现。通过基本职能研究结构和本质,不仅是系统理论的一般原理,也为会计理论研究所证明:通过反映职能,发现会计的信息处理结构和经济信息系统本质;通过控制职能,发现会计的经济管理结构和管理活动本质。

信息系统论和管理活动论都反映了会计本质,不应各执一词,而应将“两论”科学地结合起来,以全面地反映会计本质。职能内显结构和本质,外联环境和对象。结构和本质决定职能,职能表现本质和结构。本质和职能受环境影响,适应环境需要,但其决定因素不是环境而是结构——事物的内部矛盾。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6.会计目标与作用。会计目标是指导会计工作、评价会计准则的指南,是会计系统应当达到的境地。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职能是固有的、潜在的、相对稳定的,目标随环境的变化按有关方面的需求而变化。没有该项职能就不可能提出相应的目标,因而直接决定会计基本目标的是会计的基本职能。葛家澍、余绪缨教授指出:职能是体现会计本质的功能,而目标则是……会计职能的具体化。

基本目标为总目标服务,受总目标指导,力求实现总目标。根据《会计法》第一条,会计的总目标应是: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目标是应当达到的,作用是已经达到的,从整体而言,会计目标达到了,会计作用也就发挥了。两者只是角度不同。

综上所述,会计基础理论体系简略图示如下:

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在会计产生和发展的动因推动下,两种结构、两种本质、两种基本职能、两种基本目标,相互联系,前后一贯。按照质量要求,作用于会计对象,实现会计总目标。信息系统论与管理活动论结合是会计基础理论体系实现前后一贯的关键。

(二)以会计目标为起点,建立统一会计制度理论框架

统一会计制度理论框架(或称财务会计概念结构),是财务会计理论中最实用的一个部分,是用以指导和评价包括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在内的统一会计制度的理论体系。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统一会计制度理论框架包括会计目标、基本前提、会计原则、质量特征以及会计对象要素的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等。

统一会计制度理论框架以会计目标为起点,提供真实信息与强化经济管理并举,包括对会计规范、会计方法和会计工作的丰富的指导思想和原则。统一会计制度理论框架上承会计基础理论体系,下导会计规范与核算方法理论和会计工作,是两者的中介,构成前后一贯、逻辑严密的理论体系。

(三)以会计对象为基础,建立会计规范与核算方法理论体系

会计对象是会计核算和控制的客体,是统一会计制度、会计方法规范、核算、控制的内容,也是会计科学赖以建立的客观基础之一。会计理论和会计方法与其对象存在着相似关系,所以我们研究会计规范与核算方法理论都必须从其原型——会计对象出发,把会计规范与核算方法理论建筑在会计对象的基础上。

1.会计规范。我国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都分为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两个层次。基本准则对会计准则的总体结构和基本要求作出规定,大体分为两部分:一是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一般原则,包括信息质量要求和确认、计量、记录的原则;二是会计对象要素准则,分别就会计对象要素的确认、计量、记录、报告作出原则性规定。具体准则根据会计对象要素的业务特征分别制定。它们都以会计基础理论为指导,从价值运动的实际出发,对价值运动核算和控制的一般原则和具体规范分别作出规定。

2.记账原理。记账为什么记录对应双方?为什么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流行的平衡理论并不能说明问题。记账是反映和控制价值运动的。价值运动有运动(动态)和平衡(静态)两种状态,总是由一种价值转化为另一种价值,前者表现为来历,后者表现为去处,来历和去处是矛盾的统一。对每一次价值运动(经济业务)的来历、去处在对应账户的贷方、借方等额记录,就是借贷记账法。它既反映来历向去处转化的动态,又反映来历等于去处的静态,从而全面反映会计对象矛盾运动的两种状态。

3.账户设置和记录原理。账户设置在什么地方?为什么账户发生额都设置对立双方?为什么借方记录资产增加、权益减少,贷方记录则反之?为了全面地核算和控制价值运动,账户设置在两类互相联系、方向相反的价值运动的联结处。

价值运动有来历、去处,价值变化有增加、减少,两种方式是辩证的统一。所以,账户发生额必须设置对立双方,既反映价值运动的动态,又反映价值量的增减,余额反映每种价值变化的结果。借方和贷方是对立的记账符号,各有三种科学的含义:

①价值运动的方向:借方反映价值运动到哪里去,贷方反映从哪里来。

②价值的量变:借方记录资产和费用增加,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和收入减少;贷方记录则反之。

③余额方向反映账户的性质:余额若在借方是资产和费用类账户,余额若在贷方是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和收入类账户。

上述①、②均指发生额。从价值总体看,各账户贷方余额和借方余额分别表示价值总体矛盾运动的来历和去处。

4.会计报表原理。会计报表对价值运动的反映是丰富而全面的。就资产负债表而言,“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从某一时点来说,反映价值运动的静态,不同时期的资产负债表联系起来,又能以动态数列反映价值运动的动态。再如流动率计算表,资金占用额是静态指标,周转额则是动态指标,周转率以及该表显然是静态和动态的结合。它们都反映“又动又不动”的状态。

 [2]  下一页

对中国特色财务会计委派制的几点认识_会计论文 第十篇

[摘要]财务会计委派制,对于我国的会计环境来说是有其理论依据和实践意义的,当然会计委派制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于今后进一步改革完善。

[关键词]会计委派制;会计信息;内部人控制

从我国国情出发,财务会计委派制在规范经济秩序,发挥会计部门的监督职能,加强对国有企事业单位的经济监控,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等方面已取得了初步成效。早在1985年我国有的地方就进行了会计委派制的实践,成立了会计服务公司。1988年,襄樊市成立了国内第一家会计局。此后,许多县、市相继进行了会计委派制的试点,取得了一定的成效。1998年,纪委二次全会公报指出:在国有企业、国有控股企业进行会计委派制试点,有条件的地方和部门,也可以试行会计委派制。但时至今日,人们对应否实行会计委派制的认识还未统一,各地的做法也有很大差别,实际操作中还有一些难题未解决,笔者试就财务会计委派制的理论依据及其有关问题谈些粗浅看法。

一、财务会计委派制的理论依据

1.财务会计委派制是所有者加强经济监督的行为,而非行为对于国有企事业单位,国家作为所有者的代表,理应加强对经营者的监督,这是国际上的通行作法。我国国有企事业单位的经营者是由任命的,所有者要对经营者进行会计监督,为什么就不能再委派会计人员呢?在当前国有企业所有者缺位、单位主要负责人的权力过于集中、“内部人控制”等问题严重的情况下,只有通过由国家委派会计人员,才能很好地对经营者进行会计监督,以达到对经营者权力的制约作用,减少“内部人控制”现象。

我国《公司法》第4条规定:“公司股东……享有……选择管理者等权利”。第46、112条又规定由董事会聘任或解骋财务负责人,并决定其报酬事项。《会计法》第7条规定:“财政部门主管全国的会计工作”。这些法律规定为实行财务会计委派制奠定了法律基础。对于国有独资公司,因国家是唯一的股东,股东可选举和更换董事,董事会又可聘任财务负责人,因此,财务负责人就可由国家委派。对于国有控股公司,因国家是最大的股东,享有绝对的决定权,实际上也掌握着财务负责人的委派。因此说,财务会计委派制是所有者的监督行为,而不是行政干预,它是有法律根据的,符合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当然,为了防止国家委派的财务负责人被架空,还需要委派主要岗位的会计人员,这就必须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来决定了。

国有企业要进行现代企业制度改革,就必须明确国有资产的所有者。然而,国有资产的所有者和董事会的成员都会落实到具体的部门和人员,这些部门和人员并不是真正的国有资产的投资者,他们对国有资产的关心程度,比他们用自己的钱去投资的关心程度是有差异的。因此,更应结合财务会计委派制来增强所有者的监督力量。

2.财务会计委派制适应了会计的职能。作为对企业内部生产经营活动“过程的控制和观念的总结”,会计具有反映职能和控制职能。反映职能是指会计对生产经营活动的结果进行的反映,是受托人表明受托责任完成情况的汇报说明,也是委托人了解受托人受托责任完成情况的媒介,可见,反映职能主要是针对所有者而言的。控制职能是指会计对生产经营活动的过程进行的控制,以保证生产经营目标得以实现,受托人的受托责任得以完成,可见,控制职能主要是针对经营者而言的。因此,会计人员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财务会计人员,主要负责会计反映;另一部分是管理会计人员,主要负责会计控制。对于财务会计人员,为了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与可靠性,最好是由所有者委派或聘任。国有的独资企业、控股企业、企业集团、行政事业单位等应该委派财务会计人员;国家参股的其它企业,可由董事会聘任财务会计人员:小型的个体企业、私营企业等,可以聘请会计咨询服务公司代理记帐;乡镇农村经济组织可以采取会计统管站的形式,也可实行代理记帐办法。需要说明的是:财务会计人员管的是账权,而不是财权,财权仍由企业经营者掌管。

3.财务会计委派制是治理“内部人控制”的一种有效办法。在目前“内部人控制”问题严重的情况下,会计人员很难按会计准则的要求记帐。很多国有企事业单位的领导不重视会计的基础工作,任人唯亲,广大会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参与企业经营管理的更是少有,更不用说积极主动地为企业经营管理活动提出合理化建议,以加强会计控制了。因此,在现实情况下,会计人员既不能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又无法参与企业的理财活动。有人认为,实行会计委派制会使会计人员无法参与企业的理财活动,是只见其一,不见其二。不管怎样,实行了财务会计委派制后,最起码可以解决危害极大的会计信息失真这一难题,可以加强会计的基础工作。对当前来说,这才是最重要的问题,是主要矛盾,否则两方面都稀松。实行财务会计委派制后,财务会计人员的主要职责就是提供真实可靠的财务报告,而内部审计的工作重点仍然是经济效益审计,两者并不重复和矛盾。对于单位领导授意的会计信息虚假行为的发现和纠正,委派会计的作用又大于内部审计。

4.财务会计委派制符合我国国情。我国的、经济、法律等环境与美国是不同的,我国实行的是市场经济,公有经济占主体,在宏观决策和社会资源的配置上虽逐步淡化,但程度还是很高的。而且,我国的证券市场还不完善,民间审计组织的力量还不很强。因此,我国不能采取美国的那种自我管理型的、只是间接干预的会计管理体制。我国与法国的会计环境相似,法国实行的公共会计、监管员或监管小组和财政总监、专员等与我国目前实行的委派会计和财务总监的试点具有异曲同工之妙。因此,我国可以借鉴法国的做法,实行财务会计委派制。我国与日本的情况也相近,只是日本的证券市场比较发达,日本实行的是集中与立法型的会计管理体制,既注重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又充分强调管理和行业自律。因此,我国也可以借鉴日本的做法,在实行财务会计委派制的同时,建立会计师协会,加强行业自律;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同时,应努力完善证券市场。

二、财务会计委派制的实践意义

1.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减少会计信息失真。财务会计委派制为会计人员创造了良好的工作环境,会计人员的地位提高了,权力增强了,解除了后顾之忧,打消了顾虑。考核与奖惩挂钩,使其工作积极性提高了,敢于坚持原则,排除干扰,对违法乱纪的人和事敢于抵制,使所有者对经营者会计监督的有效性增强了。有利于行政事业单位加强预算内、外资金的管理,节约开支,保证预算外资金的及时、足额入库,减少乱收费、乱罚款等违纪行为,减轻企业的负担;有利于企业、乡村经济组织增加账目的透明度,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有利于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防止国有资产和税收的巨额流失:有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社会经济资源的合理配置;有利于广大会计信息使用者作出正确的决策;有利于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市场经济的稳步发展。

2.有利于净化社会风气,加强廉政建设。我国国有企业亏损严重,亏损面达2/3左右,绝大多数企业亏损的主要原因是人为造成的,单位领导贪污腐化、吃喝嫖赌、化公为私、经营管理混乱,致使企业经营资金严重不足,产品缺乏竞争力,企业效益每况愈下。实行财务会计委派制,可使会计人员消除对用人单位的依附,减少“小金库”、虚假利润、浮夸风等现象,减少贪污挪用、权钱交易等行为。是与会计信息失真相辅相成的,治理了会计信息失真,也就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因此,实行财务会计委派制,有利于净化社会环境,恢复和巩固我党在心目中的威信,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有利于社会稳定。尉建行同志在1998年二次全会上也指出:“我们必须从加强廉政建设,开展斗争,维护经济秩序的高度,深刻理解进行会计委派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3.有利于提高会计人员素质,稳定会计队伍,加强会计基础工作。实行财务会计委派制后,用人单位对会计人员素质的要求相对更高,会计人员要竞争上岗,其自身素质与工作业绩又紧密联系,就使会计人员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迫使其不断自觉地更新知识,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会计人员的这种危机感,也促使其切实履行工作职责,提高会计工作的质量,增强会计监督的力度。加上会计管理部门的定期培训,就会提高我国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减少因其自身素质原因造成的会计信息失真。

实行财务会计委派制,有利于会计人员人尽其才,避免出现大材小用和小材大用的现象,减少任人唯亲的弊端,有利于稳定会计队伍,也有利于用人单位会计人才结构的合理化。为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在委派会计人员的努力下,有利于用人单位建立和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加强会计的基础工作。

[1] [2]  下一页

文章地址:www.wordls.cn/zuowen/2745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