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舞蹈教学计划八篇
小班舞蹈教学计划八篇
【教学计划】导语,你所欣赏的本篇有11907文字共八篇,由殷焕劼精心纠正发表!假如你对这类文章感觉哪里不好,也可以上传分享给大家!
小班舞蹈教学计划 篇一
一、教学目标
1、培养幼儿喜欢跳舞和做音乐游戏.
2、能按音乐节拍做动作,培养节奏感.
3、认识自己身体的各个部位,学习正确的坐立基本姿势.
4、学会几种简单的基本舞步,能在众人面前自由地、愉快地表演.
二、周次和目标:
第一周:
1、练习队形,站立、压脚背跪坐的姿势.
2、交待舞蹈课的常规要求.
3、认识自己身体的各个部位(头、颈、肩肘手、跨、脚尖、脚背、脚跟等).
认识身体动作分解:
1-8:用手边指各部位边大声说,头头-胸胸-肚子肚子-头胸肚子
2-8:反复一次.
3-8:肩肩-肘肘-腕子腕子-手手(左右各一次)
4-8:跨跨-膝盖膝盖-脚腕脚腕-脚脚
5-8:双手向左旁平伸,反复一次.
6-8:前伸手,低头-后伸手,仰头
7-8:左前方-右后方(双手平伸)
8-8:反复一次
第二周:
1、复习上周的学习内容.(站立、压脚背跪坐、认识身体动作)
2、学习盘腿坐,要求幼儿双腿盘坐、头向正前方看、背部挺直.
手部动作组合分解:手放在腰后,站立.
1-8:双手前伸五指伸开,手(打开-合拢)
2-8:手腕左右转动,五指张开.手由前伸-双山膀(手转动)
3-8:左手握拳-打开,反复一次
4-8:手画圈-手放背后-双手向前伸出(最后一拍)重复一次
第三周:
1、复习上周的学习内容.(盘腿坐、手部动作)
2、学习伸腿坐,要求幼儿双腿伸直并拢、双手轻放在身体两边,头向正前方看、背部挺直.
3、学习小舞蹈<>:前奏:双手随节奏拍手、点头
1-8:双手五指张开伸直,两臂上举,膝弹动两臂屈伸在两旁(左右一次)
2-8:小碎步,两臂上举,小碎步,两臂侧平举
3-8:右手单指指眼睛,双手向后立掌同时小碎步
4-8:山膀位,击掌经头顶双手打开
间奏:跟随音乐点头
第四周:
1、复习上周的学习内容.(伸腿坐、小舞蹈)
2、学习踵趾步,小八字步准备.
1-8:左脚向右斜前方伸出,脚跟落地.右腿向2点屈膝,身体向左后倾斜,面向2点上方
2-8:右腿直立,左脚向6点撤步,脚尖点地,脚面向外,身体略前倾面向8点上方,反复一次.
第五周:
1、复习上周的学习内容.(踵趾步、小八字步)
2、学习勾绷脚.
腰部动作组合分解:
前奏:手放在腰后,压脚背跪坐
1-8:双手曲肘上下叠放在胸前,身体随节奏左右摆
2-8:双手前伸做放物状,双手翻掌后放在身体两侧
3-8:重复第一个八拍
4-8:手放在嘴边身体前倾,脚压脚背跪坐
5-8:左手放在肩旁左右摆动,右手伸直放在身体旁,身体向左转身面向2点
6-8:双手交叉画圈,压脚背跪坐
7-8:双手放在身体两旁,身体左右摆动,身体面向1点
8-8:双手合掌放在脸旁,做睡觉状
第六周:
1、复习上周的学习内容.(勾绷脚、腰部动作)
2、复习小舞蹈<>,鼓励幼儿在众人面前表演,进行分组表演,给予幼儿最大的鼓励,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第七周:
1、复习所学的基本内容.(压脚背跪坐、盘腿坐、伸腿坐、踵趾步、小八字步、勾绷脚)
2、学习小舞蹈<>:
前奏:双手随节奏拍手、点头,动跨
1-8:双手曲肘,左脚向右斜前方伸出,脚跟落地,右脚向2点屈膝身体向左倾斜,面向2点上方.
2-8:反面反复一次
3-8:双手五指张开曲肘,双脚做蹦跳步左-右
4-8:双手做游泳状,双脚做小碎步
间奏:双手随节奏拍手、点头后四个八拍反复一次
第八周:
1、复习所学的基本内容.
2、复习小舞蹈<>.
3、学习小碎步:正步准备,双脚跟抬起可有节奏也可无节奏地双脚掌交替快速、均匀地小步行进或原地走动.强调膝关节一定要放松.
第九周:
1、复习上周的学习内容.(小碎步)
2、学习头部动作组合:
前奏:双手叉腰,双脚跪立,身体面前1点,强调幼儿面带微笑
1-8:双手叉腰,低头-向前-仰头-向前
2-8:双手叉腰,左旁-向前-右旁-向前
3-8:反复第一个八拍;
4-8:反复第二个八拍
5-8:双手叉腰,左侧-向前-右侧-向前
6-8:双手交叉于胸前,手向两旁打开,双脚由跪立-跪坐,头左右快速摆动
7-8:反复一次8-8:反复一次
第十周:
1、复习所学的基本内容(压脚背跪坐、盘腿坐、伸腿坐、踵趾步、小八字步、勾绷脚、小碎步)
小班舞蹈教学计划 篇二
一、指导思想:
在音乐教学的基础上,以培养学生们良好的审美情操为切入点,通过规范的舞蹈基本功训练课,使孩子们外在优雅姿态的训练,同时也通过这种特殊的教学模式传播它们高雅的艺术精髓,培养孩子们内涵修养,使其的精神和形体之美达到统一,有助于提高学习者的良好气质和高雅风度.
二、社团特点:
低年级段舞蹈社团招收的都是一到三年纪的学生们,这个年级段的学生们主要也是培养兴趣为主要目的.进行舞蹈基本功训练,身体各个部分软开度训练,学习舞蹈节奏、舞步组合,节拍练习及舞蹈小节目,以学生们动作协调能力为训练重点,发挥学生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培养学生们良好的气质,提高艺术修养,增加学生们对舞蹈的了解.
三、教学重点:
针对此年龄层儿童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来编排和教授这门课程,希望通过这门课程中简单的站位,舞姿,动律动作及小的舞蹈组合训练,让学生们更充分、正确的'活动运用自己的身体,让学生们在学完这节课程以后,在柔韧性,模仿能力和表现力都有所提高,也更喜欢这门课程.
四、活动目的:
1、循序渐进地进行身体软开度的训练,培养孩子的兴趣、激发孩子的快乐天性.
2、通过舞蹈组合培养孩子们跳、唱、说的综合能力.
3、通过舞蹈剧目的排练树立起孩子们的自信心,勇于去感受美、学习美、表现美.
五、具体教学目标:
1.通过训练使学生们身体各部位有一定的灵活与协调能力.
2.跳舞时与音乐协调一致.
3.对事物的动态和舞蹈动作有模仿兴趣,乐于参与自娱性的儿童集体活动.
4.初步理解舞蹈表情,知道舞蹈与音乐的姐妹关系.
5.在舞蹈中与他人合作.
6.欣赏舞蹈,能有体态反应,掌握舞蹈风格.
六、活动主要内容:
(一):基础训练
(1)、 压腿
这是舞蹈基础训练中最为基本的训练内容,分别为压前、旁、后腿.压腿的练习有助于打开学生们腿部关节的韧带.
(2)、 压肩
这是打开肩部韧带的练习.压肩时,双手臂伸直放在把杆上.
(3)、 把杆训练组合
这些组合,适宜于少年儿童的身体素质和接受能力,随着学生们各方面的不断进步,在此难度上换花样,达到舞蹈训练的要求.
(4)、 劈腿跳
是为学习中间大跳做好准备的手扶把杆的跳跃组合.在做这一动作跳起来时要注意双脚同时一前一后打开.打开过程中,绷直脚背,伸直膝盖,跳跃越高,腿叉越开越好.着地时,双脚快速收拢,两脚并起来着地.
(5)、 下腰
年龄偏小的学生们腰的柔韧性不错,但是手脚都没有力量,支撑不住身体,常常是用头顶住地面下腰.双脚并拢蹲下来,双手抱住双膝,头埋下来.教师顺着脊柱给学生们做,保护她们的脊柱不受到伤害.
(6)、劈腿
有利于拉伸学生们腿部韧带.在训练时,注意脚背不能松弛.我们可以按照这样的顺序训练:
(二):成品舞蹈的排练<>
七、主要措施:(拟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1、教学方法:讲解法、示范法、分解法、完整法、对比法、预防纠正错误法、练习法等.
2、教学手段:影像教学、个别指导、分组教学等.
八、活动安排
第一周:制定计划
第二周:基础训练(压腿、压肩、把杆训练)
第三周:基础训练(劈腿跳、下腰、劈腿)
第四周:欣赏舞蹈
第五周:舞蹈排练<>
第六周:舞蹈排练<>
第七周:舞蹈排练<>
第八周:舞蹈排练<>
第九周:舞蹈排练<>
第十周:舞蹈排练<>
第十一周:舞蹈排练<>
第十二周:舞蹈排练<>
第十三周:舞蹈排练<>
第十四周:舞蹈排练<>
第十五周:舞蹈展示
小班舞蹈教学计划 篇三
一、课程的性质、教学目的、任务和教学基本要求
1、课程的性质、教学目的:
舞蹈是一门专业技能课.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学生透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舞蹈教育和舞蹈表演专业舞蹈技能,掌握训练方法,提高舞蹈素养,毕业后能胜任舞蹈教学和舞蹈表演工作,成为合格的教师和舞蹈表演者.
2、教学任务:
学生透过本课程的学习,具有适应舞蹈需要的正确身姿、完整、流畅、正确、优美地表演各种风格的舞蹈,掌握舞蹈的基本理论,具有创编幼儿舞蹈、组织幼儿舞蹈教学的潜力.
3、教学基本要求
舞蹈技能是一门规范性、理论性、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教学中,应按照幼师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突出"三基"资料的教学,使学生对教学资料全面掌握.融会贯通,到达培养目标所规定的要求.
二、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衔接、配合关系
本课程应以舞蹈基本理论、舞蹈技能训练为基础,音乐教学法相配合.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
1、教学方法:
本课程不是纯理论性课程.其核心是解决实践的问题.在教学中必须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工作的要求,加强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舞蹈素养.同时,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突出实践环节.提高感性认识.
2、教学形式:
为使每个学生都能到达培养目标的要求,教学形式以教师讲授、示范作为基础,同时,针对不一样水平层次的学生进行小组教学和个别指导与之配合.第一学期(注重软开度的练习)
Ⅰ、教学目的及教学要求:
透过本单元学习,要求初步掌握舞蹈的基本知识,具有正确的身体姿态,掌握舞蹈的基本舞步.动作有必须的力度和节奏感,舞蹈动作协调.
1、学时安排60学时
专业开设:民族民间舞(20)芭蕾舞基训(20)中国古典身韵(10)幼儿舞蹈考级(10)
教材(舞蹈学院xxx民间舞教材解放军艺术学院芭蕾舞基训舞蹈学院古典身韵舞蹈学院幼儿舞蹈考级)
2、教学资料:
一、理论课
1、掌握舞蹈的概念、种类,了解中国舞蹈发展简史.
2、了解舞台平面、空间、方位,懂得常用舞蹈术语,学会做舞蹈记录.
二、舞蹈的基本训练
1、学习中国古典舞基本手位、脚位.
2、进行不一样节奏的脚位站立、脚腕训练、胯关节训练,腰的训练、胯的训练,压腿和跑腿训练,走跑跳训练,基本舞步训练,身段组合训练.
四、民族民间舞训练
理解藏族舞的风格和动作特点,学习弦子基本步、平步、靠步、撩步、拖步、退踏步、滴嗒步,以及常用手臂动作:撩袖、摆袖、晃袖、献哈达、敬礼.学会弦子组合1—2个,踢踏组合1—2个.
五芭蕾舞基训
把上练习
双手扶把檫地组和节奏4/4
单手扶把双腿蹲节奏4/4
单手扶把檫地节奏2/4
单手扶把小踢腿节奏2/4
单手扶把单腿蹲节奏4/4
单手扶把控制节奏4/4
单手扶把大踢腿节奏3/4
六、中国古典舞身韵
地面元素训练
1、提沉
2、冲靠与旁移
3、含腆仰
4、云间转腰
5、横拧
6、旁提
七幼儿舞蹈考级
1.走步<>
2.音乐反应一<>音乐反应二<>
3.扩指<>
4.手臂动作<>
5.弯腰、转腰<>
6、前压腿<>
7、双吸腿<>
8、脚位<>
9、头的动作<>
10.摆臂<>11.蹦跳步<>
12.平踏步<>
13.游戏<>
小班舞蹈教学计划 篇四
总体目标:
1、培养幼儿对音乐舞蹈的兴趣和节奏感.
2、发展幼儿的感受力,记忆力,想象力和表现力.
3、能随音乐协调地做形体动作,知道其名称.
4、培养幼儿同伴友好相处,竞争,合作的个性.
5、学会3-4个完整性的幼儿舞蹈组合.
周次和目标:
第一周:
1、练习队形,站立姿势.
2、交待舞蹈的常规要求.(时间与物品)
第二周:
1、复习上周学习内容.
2、新授点头、肩、活动组合.
3、随音乐协调地进行点头,耸肩等动作.
第三周
1、复习手位,勾绷脚,点头,耸肩等活动组合.
第四周
1、复习所学内容舞蹈组合:"银波绿舟".
2、练习前压腿、旁压腿的动作.
第五周:
1、新授前踢腿、旁踢腿动作.
第六周:
1、复习前踢腿,旁踢腿,能随音乐节拍做动作.
2、新授地面动作:双吸腿、压脚跟练习.
第七周:
1、复习所学的内容.
2、练习压胯的动作,根据音乐协调地做压胯动作.
4、复习舞蹈组合:"我的朋友在哪里""银波绿舟"
第八周:
1、新授前腰、后腰、旁腰、侧腰的要部组合动作.
2、随音乐做腰部组合动作.
第十一周:
第九周:
1、复习腰部组合动作.
2、学习小碎步组合.
第十周:
1、复习以前学的内容.
2、新授步位动作.
第十一周:
1、新授双脚、单脚、向左、右、前、后、不同方位蹦跳的`动作.
2、复习舞蹈组合
第十二周:
1、复习从手位开始到步伐练习的所有动作组合,要求随音乐动作到位协调的表演.
2、对每个组合进行重,难点的力度辅导.
第十三周:
1、复习舞蹈组合:"我的朋友在哪里"
2、复习舞蹈组合:"七色花""银波绿舟"
第十四周:
1、学习在单一舞蹈动作的基础上进行队形变换,形成完整的舞蹈形式. 2、复习所有的动作组合,作好汇报演出的准备.
第十五周:
1、汇报演出,发放评价表.
2、请家长提出宝贵意见.
小班舞蹈教学计划 篇五
一、 班级特点
少儿舞蹈班招收的都是1~3年级左右的学生,这个年龄的学生主要也是培养兴趣为主要目的.进行舞蹈基本功训练,身体各个部分软开度训练,学习舞蹈节奏、舞步组合,节拍练习及舞蹈小节目,以学习动作协调能力为训练重点,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培养学生良好地气质,提高学生良好的音乐素质,提高艺术修养,增加学生对舞蹈的了解.
二、 教学重点
针对此年龄层儿童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来编排和教授这门课程,希望通过这门课程中简单的站位,舞姿,动作及小的舞蹈组合训练,让学生更充分、正确的活动运用自己的身体,让学生在学完这节课程以后,在柔韧性,模仿能力和表现力都有所提高,也更喜欢这门课程.
三、 教学效果
1、 软开度达到一定的标准(横、竖叉、下腰、压腿)完成.
2、 模仿手段(能够很快很形象的模仿老师的动作)
3、 表现力(跳舞蹈小组合要有一定的表情,自信)
四、 教学手段
1、 有计划的制定出每节课时的教学目标,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
2、 每次教授新课由老师表演示范导入教授新课内容.
3、 有步骤的教授课程内容.如:压腿练习(10分钟)步骤:
(1)教授正确的把握压腿方法;
(2)教师正确示范,口数节拍;
(3)口数节拍,教授学生压腿练习;
(4)口数节拍,学生单独完成;
(5)配合音乐,完成组合.
五、 教学计划
根据每期课时,分为四大阶段进行训练.
1、 通过有针对性,有趣味性的地面活动组合,由头到脚的引导学生们活动身上的每一个关节,每一寸肌肉,进行单一舞蹈动作的训练.
2、 由单一的动作练习过度到音乐组合中,主要通过单一的动作讲
解,示范和反复练习完成,为下一阶段的学习打下基础.
3、 这个阶段是最为重要的训练阶段,在以前课程的基础上,大量加
大组合的训练,同时还要不断巩固复习基础课程练习,并且加入舞蹈小舞段的练习,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舞蹈表现力,全面的复习本学期学习的课程内容.
小班舞蹈教学计划 篇六
一、 教学目的
启蒙舞蹈班的授课内容针对才接触舞蹈幼儿不能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好奇心强、缺乏身体协调性的特征,以激发孩子对舞蹈及音乐的兴趣,培养孩子的身体协调性及乐感,增强孩子的自信心为教学目的.在内容设定上,保持儿童的天真、活泼的天性,为进一步的舞蹈教学打好基础.
二、教学任务
1、培养幼儿喜欢舞蹈和做音乐游戏.
2、认识身体的基本部位及空间上、下、左、右、前、后等,并对身体各部位进行松弛、伸展和灵活运动的初步协调性训练.3、学会正确的站姿和双跪坐、交叉盘坐、伸腿坐等几种基本姿态.
4、能按照音乐节拍做动作,培养节奏感.
5、学会几个简单的舞蹈,能在众人面前自如地表演,培养自信心.
三、教学内容安排
1、活动部分
第一部分:排队带着孩子们绕教室四周的活动,放欢快的音乐,通过快慢不同的走步,拉手绕圈小跑,变换不同的造型、步伐,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导入上课的气氛.
第二部分:师生共同热身,将孩子插空排成两排,老师面对孩子,带领他们做动作,活动头、颈、肩、腰、臂、膝等部位.
2、软开度初步训练
简单的压前、旁腿,弯腰等.
3、舞蹈组合
A、认识身体的基本部位,唱、跳结合.首先认识双手和双脚的左与右,练习手脚的协调配合和反应能力.
B、碎步练习、蹦跳步练习.根据孩子的步伐选择相应的歌曲进行游戏和律动,培养孩子的平衡感和节奏感.
C、基本舞蹈坐姿的培养,在舞蹈中加入双跪坐、交叉盘坐等坐姿,提醒孩子要挺胸拔背.伸腿坐时指导孩子们注意绷脚、双腿加紧,通过示范和纠正动作,培养孩子的听从指令、自省意识.
D、模仿及观察能力练习.让孩子模仿平时见到的小动物,跟着音乐进行练习,培养孩子的想象力.
E、让孩子学习按照音乐节奏一拍做一次动作,训练孩子的节奏感.
通过这学期的学习,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舞蹈知识,在音乐中能自己完成舞蹈动作,通过一系列的学习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各方面的能力.
小班舞蹈教学计划 篇七
舞蹈是动作的艺术,是用人体动作塑造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抒感的一种视觉表演艺术,它的动作富有节奏性,造型性,准确性和连贯性的特点,不同类型的舞蹈都具有不同的风格特点.而幼儿舞蹈是力求简单,生动,但不能一律追求高难动作,这样就会背离了幼儿舞蹈带给幼儿身心愉悦懂得教育初衷.对于小班幼儿来说,我们适当加入一些形体,如芭蕾手位,古典手位等.动作简单易懂,孩子易学会,这对刚学舞蹈的孩子来说,不会产生厌倦心理.
在对孩子进行舞蹈形体训练的同时,孩子的音乐感训练也是很重要的`.节拍是音乐的基础,是音乐训练的基本元素.音乐的节拍和音调在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语言的抑、扬、顿、挫.从幼儿熟悉的词语开始,从节拍入手,用有节拍的朗诵,以游戏的形式对幼儿进行节拍训练.如音乐反应曲<><>都是用来训练幼儿节奏感的曲子.小班孩子对音乐的欣赏还比较简单,只有欣赏音乐的表面,对其中的内容还不太懂,他们比较喜欢欢快,活泼,节奏鲜明的曲子,一些通俗的歌谣对他们来说也易于接受,也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
本学期的舞蹈兴趣班教授的内容,我充分考虑到幼儿的生理特性,并结合幼儿的心理特点,把知识性、训练性、娱乐性及表演的适用性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把中国舞等级考试第一级的内容与情趣舞的内容相结合,以情趣表演为主提高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孩子对舞蹈的兴趣和注意力.在教学上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舞蹈基础训练,一部分为表演性组合.现将本学期的教学进度安排如下:
周次
基础训练内容
舞蹈组合内容
第三周
部位、方位、手位训练、走步
<>
第四周
音乐反应练习
<>、<>
第五周
扩指
<>
第六周
手臂动作
<>
第七周
弯腰、转腰
<>
第八周
绕腕动作的基本练习
<>
第九周
前压腿
复习<>
第十周
脚位
<>
第十一周
复习前面的基训
复习前面的舞蹈组合
第十三周
头的动作
<<小鸟的
小班舞蹈教学计划 篇八
一、指导思想:
以成立"乡村少年宫"为契机,实现校内外资源的有效结合,培养孩子们的学习爱好,开阔视野,增长见识,为进一步提高农村未成年人的整体素质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二、教学目的:
1.增强对舞蹈的兴趣,提高学生对音乐的节奏;
2.掌握舞蹈方位、力度、感觉;
3.发展学生的柔韧性和协调性,树立学生大胆表现个性;
4.增进学生的灵活性的形体,培养学生群体的合作精神;
5.培养学生的舞台表现能力,增进他们的表现欲;
三、基本功训练:
1.把杆练习:压腿(前、旁、后),踢腿(前、旁、后)、控腿、腰的训练等;
2.中间动作:大踢腿(前、旁、后)、大跳、转的技巧、舞姿训练等;
3.舞蹈技巧训练:翻、转等训练.
四、时间安排:
每周二、三、四下午第三节课
五、具体内容安排如下:
第一周:在低年级吸收新队员,并确定适合人选.热身组合.
第二周:舞蹈基本动作与技能训练:手臂的意识组合.
第三周:舞蹈基本动作与技能训练:脚的意识训练组合——大腿、小腿、膝盖、脚背.
第四周:舞蹈基本动作与技能训练:肩和胸腰的开度练习.
第五周:舞蹈基本动作与技能训练:跳跃意识组合.
第六周:舞蹈基本动作与技能训练:腿及脊椎的规范意识组合 .
第七周:舞蹈基本动作与技能训练:上体活动练习:下旁腰练习、涮腰练习. 第八周:舞蹈基本动作与技能训练:软度与腹肌的开发性训练.
第九周:学习舞蹈《玩具畅想>>.
第十周:学习舞蹈<>.
第十一周:基本脚型:勾脚、绷脚、勾绷脚.
第十二周:脚的灵活性与节奏配合.
第十三周:基本脚位:正步、丁字步、小八字步、大八字步、踏步、弓箭步、虚步.
第十四周:手臂的基本姿态:单山膀、双山膀、顺风旗、双托掌、山膀按掌、
斜托掌、冲掌、提襟.
第十五周:手臂的基本动作:单手动作(撩掌、盖掌、切掌、分掌、穿掌端掌、摊掌).
第十六周:学习舞蹈<>,参加校庆元旦汇报演出.
文章地址:www.wordls.cn/zuowen/271820.html